国际油价调整_2022国际油价研判
1.如何有效控制金融市场风险
2.原油期货上市对油价有什么影响
3.奔驰放弃燃料电池?FCV普及比预想更难,但仍是新能源车终极方案
4.2020年中石油退出市场化政策?
5.俄罗斯对抗金融险境,发猛力加息1050个基点,如何影响A股?首席解读来了
如何有效控制金融市场风险
规避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金融市场
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后,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虽然我国的经济贸易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是机遇,更多的还是挑战。我国的市场和国际市场目前实现了接轨,中国的自主商品能够及时投入到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但是金融方面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事实,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国际市场由于需求量变化、价格调整等问题造成金融风险的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我国自身存在的经济问题。其次是国际市场上带来的影响。从上述问题来看,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够完整,例如:根据相关的标准,资本市场、货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组成,这些都是必须具备的元素。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金融市场逐渐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金融风险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市场架构,市场规模扩大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二,衍生品创造了一个风险管理的市场,其意义在于补充和完善了金融市场的所需,大大加快了金融市场各组成部分的更新与发展。
(二)建设金融工程
众所周知,金融市场风险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必将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21世纪的标志性工程,将我国的发展对象和目标转移到金融工程中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是一次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中国如果想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应该把投资重点放在金融业上,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金融竞争力,积极参与到国际上的金融竞争过程中去,通过采取:放开金融价格、消除金融压制、鼓励金融创新等相关措施来积极参与到新世界金融业工程中去。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中国金融工程进步的同时,需要以一个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应该把眼光放长、放大,这样才会发现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措施的选择提供真实的资料来源。
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我国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这是因为金融工程能够代表现代金融高科技的运用情况,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实现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有着深远的促进意义。国家或者政府需要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抉择,对于金融技术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金融工程技术的效率,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在发展金融工程的时候,需要做到的几个方面是以金融风险管理为中心,实现金融市场工具的创新;加强金融体系的风险配置功能的改进,目前,造成中国金融体系风险配置功能不完善的实际表现形式为,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配置,且没有足够的市场工具。中国在发展金融工程技术的时候,需要给予金融工程足够的重视。弄清金融工程技术先进性与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了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金融工程技术来发展自己,特别是在完善金融体系风险配置功能,提高金融机构管理决策水平等方面开展金融管理工作。对于金融工程,我们也应当深刻认识到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管理,防止出现照搬照抄国外的产品和模型。对于金融工程的管理作用,我们可以使用金融工程技术来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于金融工程的局限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三)实施金融监管
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有着必然性和紧迫性,这不仅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管理需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资本流动需要。尽管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世界市场仍是资本主义市场为主,并且形成了跨国联系,造成各国资金流动跨国界。资金的跨国流动能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经济危机。一旦某个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问题,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加强金融监管。第二,我国金融市场的需要。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更是显示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成绩。尽管我国的金融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出现了很多金融违规事件,使得金融风险的概率加大。
以上的问题均表明在我国加强金融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笔者分析总结了加强金融管理的具体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开展:
(1)弄清风险承受能力。金融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行业,出现问题后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家应该弄清自己的风险应对能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设定可承受的风险范围。避免因风险能力薄弱而带来的问题,对于风险承受力的范围更加需要控制,否则将出现经营危机;阻碍了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加强风险管理力度。风险管理力度的增强,主要是经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其重点在于做好以下工作,例如:风险的识别、衡量、管理方法、控制、监察等不同的环节。目前人们对于风险的衡量已经积累了很多测试方法,并且对风险控制系统检查,形成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3)保持信息反馈。保持信息反馈的意义重大,除了可以满足市场有效前提的存在,保证各个资金投资者的合理流动,促进国内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保持金融信息的反馈,应该积极发挥“两会一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作用,通过三方联席会议制度,使得内部关系和谐发展。(4)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能够对金融风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法的裁决,也是约束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但是当前我国对于金融业的法律还比较少,这就不能保证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国家应该召集大量既熟悉国际惯例又了解国情的人才,进行构建监管法律体系的工作。(5)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自律的根本是在倡导企业实施自我管理,如今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方法是行业自律进行金融监管。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辅相成,只有将其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律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金融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是巨大的,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融资证券化等都是将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造成全球经济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带来的结果是金融资产在价格、估计、预算等方面逐渐成为了测量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所在。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应该积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在金融工程和金融监管两大方面实现突破。
原油期货上市对油价有什么影响
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货,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让市场满意的成绩单。
以两桶油为代表的境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都积极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业内认为,我国原油期货的上市,能更直观的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为国内成品油定价公式提供基准价格,进而推进成品油行业价格机制改革。
两桶油积极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原油期货总成交量为27.8万手,持仓量为8198手,总成交金额为1159.23亿元。
从成交趋势来看,原油期货交易日趋活跃,相比开市前两日,后三天成交量明显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还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与壳牌公司签署了中东原油供应长约。该批中东原油长约货这成为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交易后,首笔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的实货合约,推动上海原油期货在亚洲石油市场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上海原油期货交易,努力推动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基准价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油)达成了品种为含硫油、交易量为10手(1万桶)的首单原油期货交易。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陈彩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货是中国第一个允许海外国际投资者参与的期货品种,这是中国融入世界原油定价体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代表着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贸易公司,正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两个领域积极参与交易,努力推动我在原油进口以原油进口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实现上海原油期货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价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理顺省级管网体制,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
这意味着油气改革在今年将继续向深水区迈进。我国现有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外原油期货的价格,以10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对应的调价幅度是否达到50元/吨为门槛,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采纳的是国外原油品种,因此既不是国内供需的真实反映,也不够及时。
而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反映国内的真实供需情况,使得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有了权威的参照,并及时做出价格上的反馈。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赵桂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与国内在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及消费季节等方面的差异,难以反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真实供求状况;此外,成品油进出口贸易壁垒会导致国内外价格联动存在差异。如果成品油期货上市,能更直接的指导成品油现货市场价格,有利于炼厂进行风险管理与市场研判。
而原油期货上市后,是以人民币做结算的,也就是说,我国在逐步拥有原油定价话语权的同时,国内主营及地方炼厂的原油加工成本或将下降。
“有市场人士担忧成品油价格会出现相应回落,其实这种担忧没有必要。”赵桂珍还指出,因为国家是允许境外资本参与中国原油期货交易,一定程度上将会活跃原油期现货市场价格。原油期货价格将会与成品油价格产生联动性,不久的将来,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将会被提上日程。
奔驰放弃燃料电池?FCV普及比预想更难,但仍是新能源车终极方案
“戴姆勒放弃氢燃料电池,你怎么看?”有人这样问我。
可是问我的人,一上来就把最基本的事实弄错了,戴姆勒并没有放弃燃料电池(FC),更没有放弃燃料电池车(FCV),只是“暂时搁置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开发计划”。
这只是一家车企在某个时间段,基于对市场环境的研判,结合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出的阶段性战术调整。
这再正常不过了,企业经营当然要时刻因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相应的战术调整,一成不变的按既定方针办,那是傻瓜。
或许因为奔驰的明星效应太强吧,戴姆勒的这次战术调整,被过度解读了,有些则是故意的误读,希望误导大家得出这样的结论——氢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终极解决方案”被彻底否定了。
对于戴姆勒暂时搁置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网络上充斥了各种误读和误导。
01,FCV“商用车先行”是行业共识
事实当然并不如此。
戴姆勒仅仅是暂停了乘用FCV的开发计划,仍将继续研发燃料电池商用车。现阶段,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显然更容易推动,一方面商用车的燃料电池系统平均吨公里的运行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商用车(比如公交)行驶路线和运行时间相对固定,建设配套的加氢站比较容易。
所以,商用车先行,也是目前许多国家都采取的氢能发展策略:通过发展商用FCV,提高燃料电池的产业规模,降低成本,同时逐步带动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再逐步拓展到私人乘用车领域。我国就是如此,2019年全国FCV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5%和79.2%,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商用车。
“商用车先行”是当前行业对FCV发展路线的共识,丰田现有的FCV,除了一款MIRAI,其余的都是商用车。
之前,戴姆勒对乘用FCV商业化进程的判断有点过于乐观了——没错,戴姆勒之前一直都是FCV的激进派。更激进的则是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通用,通用汽车在2001年的时候信心十足地宣布“2011年FCV就可以实现商业化”。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乘用FCV的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的国际油价跌到现在这个熊样,也是事先任何人都没有料到的,FCV普及的时间节点当然也会相应推迟。
FCV概念当年如火如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普遍认为油价将持续走高,谁能想到国际油价会跌到如今这样?
另外,不要觉得戴姆勒作为奔驰的母公司就多么有钱,当前的戴姆勒集团降成本压力巨大,2019年该集团息税前利润下滑逾6成仅为43亿欧元,净利润仅为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5亿元),同比下滑64.5%,营业利润率不到2.5%,离亏损也就一步之遥。作为对比,丰田集团2019财年净利润188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5亿元),营业利润率为8.2%。
今年受全球疫情冲击,经营情况肯定会更加恶劣,戴姆勒必须不惜一切降成本,暂时搁置起码10年内不太会真正有机会的乘用FCV开发计划,可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戴姆勒集团近五年息税前利润变化曲线,这家世界最大的豪华汽车制造商离亏损只有一步之遥。
总之,戴姆勒暂时搁置FCV乘用车开发计划,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长远来看,FCV作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改变。戴姆勒的研发人员马库斯?谢弗就表示:“燃料电池车表现出色,现在只是成本问题,而这取决于量产规模。”
02,宝马、现代坚定看好FCV未来
几乎与此同时,宝马集团日前首次公布了BMW?i?Hydrogen?NEXT氢燃料电池技术细节,并强调将“持续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傅乐希表示:“从长期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有可能成为宝马集团动力系统组合的第四大支柱。”
i?Hydrogen?NEXT的燃料电池系统可产生125千瓦电能。一对700巴压力罐可容纳6千克的氢,加氢只需3-4分钟。
宝马集团表示,虽然目前并不具备足够的外部条件应用氢燃料电池,比如必要的基础设施,但宝马集团对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长期潜力坚信不疑,并已经在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工作,不断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制造成本降低到可以支持量产的水平,待基础设施和氢能源供应到位便可立即投向市场。
1997年宝马首次研发出自己的燃料电池;2022年宝马计划将基于X5车型对氢燃料电池系统实验性地小规模量产。
当前,在FCV领域最激进的则是韩国的现代汽车集团。该集团近期发布的一个主题为“Next?Awaits”(下一个期待)的品牌宣传短片,一开头就是一辆氢燃料电池车NEXO。
现代汽车集团最近发布的“Next?Awaits”宣传片,开头就是一辆氢燃料电池车。
NEXO搭载的是现代汽车第四代燃料电池技术,系统效率高达60%,储氢量达6.33kg,加氢仅需5分钟,续航里程达到800公里以上(NEDC工况)。2019年,现代汽车也以4818辆的销量超越丰田成为FCV世界销量冠军。
现代汽车纪念今年“地球日”的另一部宣传片的主角也是NEXO。这款FCV俨然已经成了现代汽车的第一代言人。
03,FCV真正的普及可能还要20年
当然,无论是MIRAI的两千多台,还是NEXO的不到五千台的年销量,对于一款乘用车而言,都还是太少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只是个开头。
1997年丰田的第一款混合动力车(HEV)普锐斯刚推出的时候销量比这还低,只有区区300台。丰田混动实现第一个累计销量100万台,用了10年时间,但是第二个100万辆只用了3年。
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走势。
2019年,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约为160万辆,大约相当于全球所有厂家纯电动车(BEV)销量的总和。10多年前,欧美许多主流厂家对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是多么不屑一顾啊,可是现在,混合动力已经成为丰田巨大的竞争优势。
FCV的发展当然要比HEV更难、更曲折,也需要一个更长期的过程。
虽然丰田坚定地看好FCV的未来,但是丰田从来不认为FCV可以很快普及。下图是丰田的“电动化发展路线”,在丰田的规划里,到2030年,丰田的FCV和BEV加起来占比也才刚刚超过10%,到2050年,FCV的占比仍然小于10%。
下图是国际能源署(IEA)2016年对全球汽车市场做出的预测,他们同样认为到2030年FCV的商业化才能起步,到2050年FCV的全球销量占比将达到大约20%。
也就是说,10年内FCV在商业上基本没什么太大机会,真正的普及可能要到2040年甚至2050年以后。但是,从人类社会可持续移动性的角度去看,FCV作为新能源车终极解决方案的地位不可替代,BEV只能以短距离移动工具的形式作为市场的一个重要补充而存在。
未来,不同类别的电动化汽车有各自不同的定位。纯电动(BEV)由于先天的局限,只适合于短距离移动。
对此,各个国家其实是心知肚明的,都制定了非常明确的氢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和美国的规划一样,都是燃料电池车累计产销100万辆,加氢站1000座;日本的规划是燃料电池车累计81万辆,加氢站900座。韩国最激进,规划到2040年燃料电池车累计达到290万辆,加氢站1200座,基本上全面进入“氢能时代”。
各国规划中的“氢能竞赛”。
04,氢能是人类社会实现“零排放”的最佳选择
现在一些厂家,或者因为自己的短视,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毫无技术储备,或者因为根本就是投机份子,只能做纯电动(因为纯电动没什么技术门槛),当然会竭力否定纯电动之外的所有技术路径。为了否定FCV,他们说了许多误导公众的话,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全是忽悠外行的,比如说FCV的能量转化效率没有纯电动高。
这是事实,但从根本上讲,人类是不缺能源的,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地球一天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就足够全人类用上40年!人类能源危机的本质,是“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需求”之间的能量供给体系的危机。
大家都知道,风电、光电,这种清洁能源发电量在中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很小,2019年前7个月,全国风力发电占比仅为5.23%,太阳能光伏发电占比仅为1.68%。这种情况下,全国“弃风”、“弃电”的现象却非常严重,2015年,中国平均“弃风”率为15%,“弃光”率也高达12%。
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6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17%,全年“弃风”电量497亿千瓦时,超过三峡全年发电量的一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电不能像石油或煤炭、天然气那样储存起来,这边需要多少电,那边就发多少电,多发的电没有用。电池当然可以储能,但是成本太高、效率太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太低,充电时间太长),这样做,还不如把一部分不能及时用掉的电放弃掉。
如果我们建成了一个以氢为核心的能源供给体系,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用这白白被放弃掉的497亿千瓦时的风电来电解水制氢,按照目前80%的行业最高效率,可以制氢大约11亿公斤。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这些氢可以供大约600万台丰田MIRAI行驶一年。
丰田MIRAI的美国EPA能效是每公斤氢能行驶66英里,约合106公里。
这仅仅是2016年我们的“弃风”电量啊!如果氢能体系一旦全面建成,整个交通的能源供给都可以轻松实现可再生化,再进一步,整个社会全面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就指日可待。
所以,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的能源供给体系,其本质是未来人类社会“一次能源”和终端市场能源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目前来看,氢能体系是人类社会实现彻底的“零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05,FCV成本5年内有望达到普通燃油车水平
过程当然会很漫长,横亘在我们和最终的氢能社会之间的,还有很多巨大的挑战,比如说加氢站网络的建设,但并不包括FCV的成本问题。
戴姆勒这次暂时搁置乘用FCV开发计划,最主要的公开理由是“FCV的制造成本至少是同等BEV的两倍”,但实际上,阻碍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的从来都不是成本,因为通过大规模的产业化,成本一般最终都会降下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过去20年里,FCV成本的下降幅度要远远大于BEV。
2014年底,丰田MIRAI问世,被称为“MIRAI之父”的田中义和后来告诉青主,和丰田在2008年推出的燃料电池系统相比,MIRAI的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降低了95%!虽然MIRAI当时的产量规模很小,但是在日本市场补贴后的售价也已经和燃油版的丰田皇冠相当。
MIRAI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密度是丰田2008年推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2.2倍。
随着产量规模的扩大,FCV的成本还有巨大的下降空间。韩国的《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就明确提到,当FCV年产达到3.5万辆时,成本将降至5000万韩元,年产10万辆时,成本就能降至传统燃油车的水平——约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而这——根据韩国的氢能发展规划,不过是5年后的事。
2030年,日本市场燃料电池系统价格有望降至2018年的20%。
事实上,即使是现款的丰田MIRAI,青主认为已经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它比特斯拉MODEL?S便宜多了,只要广州有5个加氢站,东南西北中各一个,青主就很愿意买一台这样的车;而虽然广州现在号称已经有5万个充电桩,但我还是不会考虑买一台BEV,因为加一次氢只需要3~5分钟,而充一次电你却需要2~4个小时。
大家不要期待未来超级充电桩能普及,那是不现实的,能够普及的只能是普通的快充电桩,基本上充一个小时的电也就够你开一个小时。我们开车出趟远门,每开一个小时要停下来充一小时的电,这种出行模式会被广泛接受吗?
这是一台BEV在高速服务区快充电桩的充电数据,1个小时充了26度多的电。这些电只够这台车在高速上跑1个小时。
大家喜欢算纯电动如何省钱,可是年纪越大就越明白,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将两三个小时干耗在充电站里,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大家不要总是期待某一天有一个什么技术突破,然后纯电动车就可以续航1000公里,充电只需几分钟,现实中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欧阳明高院士也已经劝大家放弃这种幻想,他说,电动车更主要的还是应该用慢充,快充只能偶尔为之,经常快充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都会很快衰减。
FCV普及的真正瓶颈在于加氢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并非因为加氢站网络建设本身多么困难,这涉及到从石油社会向氢能社会的全面转型,这个过程能在三五十年内完成就已经非常迅速了。
06,建设氢能体系?中国最具优势
说这么多,就是想强调,戴姆勒暂停乘用FCV的开发,不应成为我们放弃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正是我们应该抓住的机会。我们花了巨大代价鼓励纯电动,光是补贴就发了大约3000亿元,但是结果我们在BEV领域还是竞争不过别人,特斯拉一家就打得中国品牌纯电动满地找牙,按照目前的趋势,欧洲纯电动车产业规模也有可能很快超越中国,这没有办法,因为BEV确实更适用于欧洲的市场环境。
但在推动发展氢能经济方面,中国则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首先,FCV比BEV更适用于中国和美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欧洲人的“长途旅行”在我们看来连“中途”都算不上;
其次,中国发展高度不平衡,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而发电资源集中在西部,造成大量弃风、弃电,我们本来就存在着建设一个高效氢能供给体系的内在需求;
将部分加油站改造成加氢站,比遍地建充电桩更可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这次全球疫情抗击过程中,大家必须承认,当面对全社会重大挑战的时候,中国的制度确实有天然优势。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加氢网络,对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前十年可能都是纯粹的投入期,难以获得回报,这样的事,自由资本是不愿意干的。但是,对国家资本来讲,只要看准了大势所在,政府下定决心,将中石油、中石化的一部分加油站改造成加氢站,或者加油加氢两用站,我们的氢能社会基础设施,一年即可小成,三年就能完善,这个道理和高铁建设是一样的,而投入远比高铁要小。
文?|?青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中石油退出市场化政策?
1、低油价下,保护国内油田勘探开发
2020年3月以来全球油价呈断崖式暴跌,对油气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上游勘探开发环节可谓是元气大伤。
回顾过往,受地缘政治、大国博弈、贸易摩擦等因素刺激,国际油价愈发动荡,建立健全低油价下,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保护政策显得愈发迫切。于是,值此两会之际,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在内的多位行业人士纷纷呼吁,坚持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动摇。
具体而言,从政策扶持角度,支持国内页岩油气、超深层油气、深水区油气等领域的勘探开发,包括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等;从技术发展出发,加大国内接替资源的技术攻关力度,实现效益开发;从资金保障方面,建议设立国家油气资源风险勘探基金,并将企业自设的风险勘探投入纳入国家基金,确保低油价时期勘探开发力度不动摇。
2、技能工人高质量发展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技能人才是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支撑。纵观国内油气行业的发展,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技术创新尚不能完全满足油气行业发展的需要。对此,行业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快补齐短板,努力攻克石油石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过程中,上至行业、下至企业需要完善创新机制,助推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多位行业代表提议,应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产业大军,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等一系列的激励制度。从顶层设计上,完善技工等级晋升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为技能工人营造更完备的成长路径,形成崇尚技能、尊重技能工人的良好氛围。
3、加快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内石油石化的发展离不开前沿的技术装备支持。多年来,我国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需要清醒的是,部分关键核心装备仍依赖国外制造,成为国内能源安全保障的不确定性因素。
基于此,中石化总经理马永生呼吁,国家层面明确牵头部门或在相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攻关工作,统筹协调相关力量;同时,鉴于针对高端材料、关键装备、核心部件等“卡脖子”项目,建议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扩展资料
中石油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
1、中石油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中石油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中石油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中石油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3、中石油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中石油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4、中石油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中石油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中石油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资及并购分析。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7、中石油行业市场营销。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俄罗斯对抗金融险境,发猛力加息1050个基点,如何影响A股?首席解读来了
在东方证券宏观研究员陈达飞看来,俄罗斯央行紧急加息20%目的很明确,补充银行存款,缓解资本外流。战争爆发后,卢布大幅贬值,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又加剧这一贬值预期,因为金融制裁限制了俄罗斯银行在跨境往来中的作用,并且美方的一项新的法律提案(《欧洲领土永不妥协法案》)如果通过,制裁还会升级。向来交战国的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战争结局都有指示意义的,卢布贬值和利率提高都不利于俄国经济稳定。
罗志恒亦指出,俄罗斯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的,相对可控。另接受采访的多位首席经济学家与宏观分析师也均表示,俄罗斯加息溢出效应有限,对于A股而言,影响并不是很大。
搅动国际资本市场
“对国际市场而言,俄乌冲突短期难以缓解,经济滞胀担忧抬升,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罗志恒从两个方面谈及了此次加息对国际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供应链形势更加严峻。尽管俄罗斯GDP全球占比不到2%,但俄罗斯原油出口占全球的份额超10%,有色金属、小麦出口份额更高,未来国际原油、重要工业金属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会加剧通胀预期。美日韩对俄罗斯供应的稀有气体依赖度高,半导体产业面临材料供应风险。随着制裁措施推出,海外诸多半导体厂商开始对俄断供,全球半导体采购和供货格局还要发生调整,可能拉长芯片交付时间,加剧供应瓶颈。
另一方面,将会强化全球加息周期,加快资金流出新兴市场。自去年美元加息预期升温以来,土耳其、阿根廷等脆弱市场的风险提升,拖累了新兴市场汇率和资产价格。俄乌冲突发生后,资金避险升温,波动率提升,加剧了新兴市场资金流出的压力。新兴市场的输入性风险加大,俄罗斯加息后,可能推动竞争性加息,流动性紧缩是确定的。
对A股影响有限
罗志恒分析称,对国内资本市场影响有限有如下原因:首先,中国外需走弱影响有限。当前俄罗斯大幅加息后国内投资将放缓,而国内通胀严重叠加居民避险可能抑制消费,中间品和产生品进口需求或将受限。2021年度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占总金额的2.0%,俄罗斯对中国外需的影响相对较小,外需更多取决于今年海外政策支持退出以及欧美经济动能放缓的节奏。
其次,国内输入性通胀风险较低。俄罗斯央行连续加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压通胀。就中国而言,消费品价格方面,中国粮食自给率超95%,食品价格直接受俄乌粮食供应减少和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小;工业品价格上,油价上行风险可能推动PPI短期反弹,但保供稳价政策驱动PPI中枢下行趋势不变。
最后,中国汇率和金融稳定性强。在俄乌冲突和俄罗斯加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稳健,甚至走出一小波升值行情。这反映出,新兴市场并未都是风险资产,关键还是要看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国经济周期和货币周期领先于海外,稳增长宽信用的窗口期仍在,两会开幕在即更多政策红利有待释放。
罗志恒还提到,俄罗斯加息可能会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俄罗斯加息若不足以应对资本外流,而外汇资产储备可能受到欧美金融制裁,人民币融资需求或将加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势必将加快,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月1日,A股迎来三月份“开门红”,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涨0.77%,深证成指涨0.24%,创业板指涨0.16%,总体来看,两市个股普涨。
俄乌局势最新研判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代表团2月28日在白俄罗斯东南部靠近乌边境的戈梅利州举行谈判。谈判结束后,双方均表示,将各自返回国内进行磋商,为下一轮谈判做准备。下一轮谈判可能于近期在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地区举行。
如何评估俄乌局势对市场的影响?各大券商正不断更新观点,评估这场诡谲的战争。天风证券最新研报表示,地缘风险或将对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存在持续影响,俄乌冲突进一步扩散的实际幅度的扰动下市场或持续波动,从 历史 上地缘冲突事件来看,小范围的地缘冲突并不会改变中美股市中期趋势。市场短期调整或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短期走弱背景下,外围环境波动以及市场对“新一轮监管”的过度担忧所致。加之最近受地缘冲突影响,本周国际市场出现短期避险情绪,市场存在一定的超调反应,但后半周美股反弹明显,证明市场对于优质资产仍长期持乐观态度。
中原证券指出,俄乌战争影响或大于预期。美国已明确表态不会派兵,但会制裁俄罗斯和援助乌克兰。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经济体量和贸易份额在全球的比重较小,对全球经济直接影响有限;但是两国在石油、天然气、粮食、化肥、稀有气体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战争势必加剧全球通胀水平。若战争升级,导致西方和俄罗斯全面对抗,甚至发生直接冲突,俄乌战争的影响将大幅超出预期,对全球政治经济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西部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通过反向假设的方式予以分析。她称,假如没有俄乌问题美股或再创新高。风险事件大概率加剧波动,但或并不改变趋势。美股趋势或许并不受俄乌局势是否升级甚至俄乌战争是否爆发的影响。若不考虑俄乌冲突,从情绪面看目前的美股极像1999年Q3,一旦Q2市场对通胀担忧降温,美联储持续、多次加息预期缓和,美股再摸一下新高的概率并不低。
张静静指出,目前最需要担忧的仍是油价。“首先,今年底到明年初美股再度重挫的概率不低。一方面,明年美国经济衰退为大概率。另一方面,下半年油价将继续创出疫后新高。2008年与2018年美股两度重挫都是在经济基本面转差叠加油价大涨共振之下发生的,我们怀疑今年底该情形或将重现并再次刺破美股泡沫。但是,假若俄乌冲突持续升级、欧美最终将制裁之手伸向能源(尽管概率极低),油价大概率将继续飙升。一旦如此,美股泡沫或将被提前戳破,美国经济衰退也有望提前到来。”
陈达飞亦指出,包括土耳其在内的新兴国家在2021年就开启加息进程,英国也提前采取加息措施。对于市场的影响,实则主要由油价引发,这或将加剧美国内通胀压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