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油价走势最新_中国油价记录
1.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哪些
2.为什么中国流行suv
3.俄罗斯战斗的民族
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金融风暴,欧元汇率问题
6.高考剩下9天了,成绩不好,怎样才能有奇迹呢?请高手给招!
7.2009国内十大经济事件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国戏剧
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 、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梨园戏、歌仔戏等。
中国建筑
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汉字汉语
汉字
汉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种是埃及圣书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唯一一种使用至今,并仍然充满活力、历久弥新。
汉字作为表意(语素)文字的杰出代表,独霸世界文字之林半边天(另一半是各种字母、表音文字)。
汉字及其所记录的汉语,精妙绝伦,其艺术性盖诸文字之冠。产生了古典格律诗、对联、字谜、测字算卦等世间仅有的艺术。
少有文字的书写能成为一门艺术,更无一能达到汉字书法艺术之高度。碑帖、篆刻、牌匾、楹联、尺幅、扇面,样样精妙绝伦。
汉字的一笔一划,无不体现祖先们的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所谓中国哲学,在汉字的构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春联、倒「福」字,到「招财进宝」,以及「福禄寿」字画,还有洞房里火红的「囍」字,灵堂前肃穆的「奠」字,汉字就是活生生的民俗与文化。
汉字维系中华一统数千年。九州四海、古人今人用的是同一种汉字,交流无碍。今天的人们仍可阅读秦简汉帛、唐碑宋贴,在世界所有文明中,堪称绝无仅有的奇迹。
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打油诗等……
传统中医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宗教哲学
儒、道、佛、周易、阴阳、五行、干支、罗盘、八卦、占卜、风水、面相等
民间工艺
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凤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
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武当
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国、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民风民俗
礼节、婚嫁(红娘、月老、聘礼、洞房)、丧葬(孝服、纸钱、头七)、祭祀(天地祖先);门神、年画、鞭炮、汤圆、饺子。
衣冠服饰
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中山装、唐装、旗袍,各少数民族服饰、各类传统及现代的佩饰、鞋、帽等。
四大雅戏
花鸟鱼虫
动物植物
龙、凤、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月季,桂花,杜鹃花,水仙花和茶花。
龙生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椒图、蚣蝮、貔貅。
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金银器、瓷器、红木家俱、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器、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十八般兵器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
饮食厨艺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汤圆、粽子、年糕、月饼、筷子;鱼翅、熊掌、海参、鲍鱼……
传说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天仙配、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白蛇传......
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传统音乐
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道教音乐、佛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
“戏曲”
戏曲“四大声腔”
四声腔,展辉煌,对戏曲,有影响;
昆山腔,经改良,艺术上,有开创。
弋阳腔,节奏强,加滚白,调高亢;
梆子腔,声响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黄腔,二合一,称二黄,和西皮;
西皮刚,二黄抑,后发展,成京剧。
声腔中以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为典型。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中国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禅宗文化、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中医文化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名山大川
中国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
上古道家修仙圣地: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等
道教现四大名山:青城山、龙虎山、武当山、齐云山。
佛教现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
为什么中国流行suv
喜好从家轿转变为SUV也不过是几年的事情,SUV为何突然成了中国车市的香饽饽呢?
车媒体先科普一下小姿势:其实,SUV车型是从皮卡车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就是为何最初的SUV基本都是硬派越野车(非承载式车身),而说起皮卡/SUV,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国家:美国(此处掌声恭喜川普大叔登堂入室、出震继离)。
尽管现在的美国SUV车型已与往日大有不同,大多数SUV车型同样是采用轿车平台或专门的SUV平台生产,而并非与皮卡共线而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因此,这些SUV在乘坐舒适性、燃油经济性以及驾控性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改观,与以往由皮卡演变而来的SUV车型有本质区别。
但,这并不妨碍美国人对SUV或皮卡车型的喜爱。在美国居民区,你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些人家的门口既有SUV车型又有皮卡,尤其是在乡村、田园,这些地方几乎很少见到轿车。这种情况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在这个地广人稀、劳动力极其昂贵的国家,男人就是家里的电工、木工、水管工甚至装修队,而这些平常人基本都不会使用的工具以及水泥、木板、针子等产品都可以在大型超市或家居超市购买到,男人们要负担起力所能及的一切家庭重体力兼技术劳动,而这时,显然一辆轿车或者欧洲人所钟爱的旅行车是完全不能胜任运输任务的。
几年前,这种SUV大潮流行到了中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连年夺得车市销量增长率第一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在SUV市场持续火爆的情况下,甚至还出现了“一款热销SUV救拔一个车企”的奇迹。不过,SUV的火爆、车市的升温是一方面,消费者的选择是另一方面,但从SUV的持续热销中还是反映出了国人对SUV的热爱。
那么,如今汽车市场车型何其多,为何单恋SUV呢?
从感性的方面讲,其实SUV车型并非完美无缺,比如视野盲区大,重心高、操控性差,车重、风阻系数大、油耗高等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选车这事儿就如同找对象,基于国人喜欢“高大威猛”的购车心理,SUV车型从开始就给了国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不过,除此之外,小编还有几点关于SUV的优势,可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首先,就是SUV空间较大。大块头有大肚量,这用来形容SUV是再合适不过,相比轿车来说SUV有着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较高、较宽的车身使得车内纵向、横向的空间比较大,即使装个婴儿车这样的大件行李或是出游时拉一大堆东西也比轿车轻松的多,并且,车内的座椅高度也比轿车高一些,驾乘者乘从舒适性较高一些。
其次,驾乘SUV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这种心理上的暗示很明显,在SUV车内,无论是驾车者还是乘客都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尤其有拥堵的城市,驾驶SUV车型的车主能够越过前面的轿车看到更远处的路况,这多少对缓解堵车的郁闷的心情还有所帮助,甚至还有种“你在车里看尾灯,我在车里赏风景”的意境。
再者,当前SUV车型更符合国情。中国不像美国地广人稀、油价便宜,因此大排量车型随处可见;同时,也不像日本弹丸小国、人口稠密,倾向于小微车型;国内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并且目前,国内多数有车家庭也只有一辆车,更注重实用性,而且,在一些较大的城市,由于停车难的问题,同级别的三厢轿车甚至还如SUV灵活,因此也催生了SUV市场的兴旺。
还有,SUV车型更适合国内路况。尽管我国的公路建设成就已经世界瞩目,但相对来讲,无论是公路密度还是真实路况,都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与此同时,山区、丘陵、川泽等地段的复杂路况不仅在乡村公路会遇到,甚至一些大城市也存在这样的路况,复杂的路况让人们不得不选择底盘高的SUV车型,即便这样的SUV并不具备很强的越野能力,但是在应付非铺装路面时还是要比轿车强得多,因此,可以说选择SUV也是无奈之举吧。
从理性的角度看,还有一些原因让国人倾向于选择SUV车型,这其中有政策层面的原因也有汽车技术发展的原因,还有中国汽车市场的原因。
先说政策层面的原因,那就是“限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机动车“限购”已经成了非常“流行”的做法,与此同时,摇号获取车牌的方式同时也大兴其道,因此对于摇号买车的人们来说,每个总有那么几天会让你为之忐忑不安,茫茫的摇号大军,低低的中签率,遥遥无期的等待,能够将任何人的毅力榨干,而一旦摇号成功,那种喜悦的感觉绝不亚于中头彩。因此,这种“中国式烦恼”,让更多的消费者在选车时选择“一步到位”,无论论实用性、论方便性还是论空间等各方面优势,SUV都是不可多得的选项。
再说说汽车技术方面的原因。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研发,如今的SUV无论从设计、内饰、配置、功能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往先进了很多,某些方面更是直接媲美轿车甚至优于轿车,比如在大多数消费者最关注的燃油经济性方面,由于先进动力总成的配备以及车身轻量化技术的应用,SUV车型已经与同级别的轿车在油耗方面基本持平或相差无几,在这种情况下,SUV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而选择SUV也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
最后说说汽车市场方面的原因。由于越来越多的品牌齐齐发力SUV市场,越来越多的品牌染指SUV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SUV车型逐渐投放到市场。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如果“物”不再“稀”,自然也就不“贵”了,SUV的发展就是如此,从这几年各级别SUV车型的价格走势便可以看出,几乎所有品牌的SUV车型价格都在不断下探,尤其前几年那种一车难求、加价提车的情况,如今也少之又少,而随着汽车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SUV车型的价格也不再令人们望而却步,而是价格逐渐平民化,车型逐渐多样化,市场逐渐细分化,人们不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可以以更少的代价购入称心如意的SUV,因此,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种种,都可以看作是人们青睐SUV的原因,也是SUV只在中国火爆的主要原因。而对于未来SUV市场的发展,小编认为,尽管增速可能没有这几年“凶猛”,但也一定是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一方面原因是国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逐渐形成,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的休闲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自驾游,这样的生活方式更呼唤SUV车型成为家庭的一员,而这也是SUV盛行和高增长的核心动因。
另一方面,SUV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这也意味着未来各级别SUV车型的价格会进一步下探,同时,油耗标准收紧,也更加促使各车企在研发技术方面的投入的创新,可以说,未来SUV车型的全能性基本可以超越所有其他类型的车型,
这样一来,作为消费者的你,不选SUV,那你选什么呢?
俄罗斯战斗的民族
“战斗民族”一词来源于日本漫画大师鸟山明所绘《龙珠》,赛亚人是天生的战斗民族,好战而且越战越勇。这么形容俄罗斯人是因为他们性格都比较彪悍,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这是对俄罗斯人的一种调侃,没有任何羞辱或讽刺的意思。
无论男女老少,有时候会表现出如超人般的勇气,有时候又会表现得像没长大的孩子。从他们的日常举动中,能够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特质,勇敢、坚强的同时又有些幼稚和滑稽,俄罗斯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彰显着民族的个性,我们称之为“战斗民族”。
俄罗斯是我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对俄关系在我国战略全局中具有重大价值。我们对俄罗斯形势的观察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绝不应跟着不明所以者甚至别有用心者起哄。那样做,对中俄关系、对我国国家利益没有任何好处。
一.“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真是出自普京之口?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媒体、学界乃至外交圈在提及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时,经常引用一句所谓普京霸气外露的话:“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可以见到的其他版本还有:“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给我20年,还你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这句“普京语录”在中国流传很广,甚至成为当下中国很多人观察普京和俄罗斯的一个“图腾”。
但问题是,普京真说过这句话么?笔者经常关注俄罗斯问题和普京的言行,但从不记得普京说过这句话,也没见俄罗斯媒体、学者和政界人士引用过这句话。出于较真心理,笔者近年来翻遍普京的重要讲话,联系在俄留学的同学用俄罗斯最大的搜索引擎反复搜索,仍未查到普京说过这句话的任何线索。据笔者调查,俄罗斯政治学者和研究俄罗斯当代史的历史学家都表示,普京没说过这句话。俄罗斯一些汉学家更直截了当地说,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媒体、学者把这句话归到普京头上。
经过进一步求证,笔者发现沙皇俄国首相斯托雷平倒是说过类似的话。斯托雷平于1906年被沙皇任命为首相兼内务大臣,彼时的俄国正处在因日俄战争失败和随后爆发的社会所导致的困境中。斯托雷平一方面以铁血手段整顿秩序,另一方面全力推进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大规模改革。1909年10月1日,斯托雷平在接受当时的《伏尔加河报》采访时说:“给俄罗斯20年内外安定的时间,它将变得让你认不出来。”只是随着斯托雷平1911年9月遇刺身亡,他所憧憬的这一前景也灰飞烟灭了。
其实这句话是普京的偶像,沙俄最后的改革家斯托雷平说的……
普京当政后对斯托雷平推崇有加,称其为真正的爱国者、智慧的政治家、为国家和民众服务的榜样。普京对这句“斯托雷平语录”也很熟悉,并在2011年主持召开纪念斯托雷平诞辰150周年组委会会议时引用过,用以称赞斯托雷平的改革和对俄罗斯发展前途的信念。但普京同时不忘强调,这句话不是别人,而是斯托雷平说的。这是目前笔者所能查到的普京唯一一次援引这句“斯托雷平语录”。
从普京对斯托雷平的推崇,结合普京的执政轨迹和思路,似乎不排除普京也有“20年情结”,但他确实没说过这句话。在中国,究竟何人或哪家媒体最早传出这句“普京语录”已不可考。我们的媒体或学界自主创造出这么大的一个乌龙已经令人不解,更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十多年时间里,这句话居然越传越广,那些引用的人对此信以为真,无人求证真伪、探究来龙去脉。其实,仅从逻辑上讲,在现代民主政治和舆论氛围下,普京作为一个政治家甚至是政治“精算师”,绝不会说出这么露骨的话。同时,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媒体和学界引用这句“普京语录”,加之又有不同版本、引用时都不注明出处,从中也可看出不是那么靠谱。
这件无中生有的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中国各界对俄罗斯的了解和研究还有浮于表面和想当然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或许也表明当下中国社会浮躁从众之风仍存、缺乏思辨和怀疑精神。对此,媒体、学界似乎尤需注意。
二.“俄罗斯崩溃论”与事实相去甚远
俄罗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俄罗斯崩溃论”乘势泛起。此种议论在西方媒体上比比皆是,在我国互联网上也不时可见。给人的感觉是,俄罗斯经济危机四伏、社会面临全局性动荡、普京政权垮台在即。就连普京最近签署组建直属总统的国民近卫军,也被指为了应对政变危险。然而,“俄罗斯崩溃论”与事实相去甚远,很大程度上是种主观臆断,甚至是恶意“唱衰”。
俄罗斯经济的确陷入多年未见的严重困难。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对于一个70%以上出口、50%以上财政收入依赖油气,经济结构严重畸形的能源资源国来说,的确是个严峻挑战。西方制裁一轮接着一轮,导致俄罗斯资金外流、流动性下降,不少企业陷入支付和投资困境;去年全年GDP下降达3.7%,今年很可能仍是负增长;进出口总额也在大幅下滑,其中对欧贸易下降达38.5%,对华贸易额下降也在25%以上;由于高档消费品进口受阻,部分高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可以说,俄罗斯经济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用“危机”来描述目前的经济形势应当不算过分。但这绝不意味着俄罗斯经济面临所谓“崩溃”,更谈不上俄罗斯社会酝酿、政权即将垮台。
俄罗斯目前并未出现经济“崩溃”的情况
首先,“俄罗斯崩溃论”对俄经济形势的描述过于黯淡。虽然俄罗斯GDP大幅缩水,外汇储备也有所下降,但债务总额不到GDP的30%,财政赤字仅占GDP的2.6%,远未形成规模性支付危机。从经济走势看,政府反危机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去年第四季度经济衰退势头得到明显遏制,10月甚至出现环比正增长。大型超市各类商品仍然琳琅满目,尽管商品价格较一年前普遍提高,但市民购物依然踊跃。问及购物者对经济形势的看法,虽然普遍表示感受到了困难,但绝少有人持悲观看法。另外,俄人口总数、人均寿命继续处在增长轨道上。说到底,俄罗斯经济再困难,也难不过1998年,更不可能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相提并论。
其次,俄罗斯是自给能力最强的世界大国。俄罗斯不仅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且科技潜力雄厚、教育水平较高,从而为其提供了巨大的“腾挪空间”。经济危机特别是油价下跌还倒逼俄罗斯下决心加速“再工业化”进程,“进口替代”初见成效。据多位能源问题专家预测,国际油价已经跌至谷底,进入缓慢回升轨道,俄罗斯油气产业最困难的时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结束。俄罗斯的农业生产近年进步很大,去年粮食产量1.043亿吨,仅出口就达3070.5万吨。俄罗斯又是能源生产大国,供暖供电充足。也就是说,俄罗斯人的温饱没有任何问题,俄罗斯人遭遇的困难绝对不是某些媒体报道或想象的那样忍饥受冻。
再次,“西方不亮东方亮”。俄罗斯正在大力加强与东方国家的经济合作、科技合作,扩大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技术设备甚至军事技术装备引进,以应对与西方经济技术合作受阻的困扰。虽然俄罗斯对欧洲的贸易规模明显缩小,但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显著扩大。由于俄欧关系恶化给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随着政治关系的解冻,恢复以往经济合作规模可能不需太长时间。
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工业产业有所复苏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民族具有极强的韧性和抗压性,外部压力愈大愈是抱团御侮。俄罗斯人普遍把目前的困难归因于西方大国的恶意打压,并未归罪于普京政权。普京被西方描绘成“”,却被俄罗斯多数民众视为民族的“救世主”、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者。普京成为俄罗斯民族的骄傲,民意支持率从当选时的%飙升至去年的80%以上,近74%的俄罗斯人准备下次大选投票给普京。西方欲借俄罗斯经济困难煽动“颜色革命”,但普京政权具有很强的控局能力,应对措施也非常到位。与此同时,亲西方势力的社会基础却越来越薄弱,就连原来持反普京立场的民主派人士,不少也转而站到了普京一边。这哪里能够找到俄罗斯民众酝酿“起义”、普京政权面临垮台的影子?
说到底,“俄罗斯崩溃论”更多的是西方政客和西方媒体的主观臆想。此论在国内互联网上流行,则大多属于亲西方人士鹦鹉学舌,或者是对俄罗斯真实情况不大了解者人云亦云。
三.“战斗民族”,国人的盲目崇拜?
不知从何时起,“战斗民族”作为对俄罗斯人的专称开始流行于中文网络媒体和论坛上,从新闻到政治、军事话题,常常可见含“战斗民族”词汇的大标题。某些情形下,使用这个词有调侃的意味,更多带着“赞誉”的成分。有研究俄罗斯的专家说,这可能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敢跟西方掀桌子有关。没有其他语种的媒体称呼俄罗斯人“战斗民族”,俄罗斯媒体对此说法也不关注,俄罗斯虽有人对中国网民这一叫法表示理解,几乎没人觉得该称呼是“恭维”。一名在华留学的俄罗斯人直言,听到“战斗民族”这一说法时很惊讶,在她看来,“战斗民族”意味着“凶悍”“侵略”。俄罗斯人的典型性格特征是什么?跟俄罗斯打交道最多的欧洲人用过“冰人”“伏特加民族”,最近也用过“好战民族”,对一个民族的性格进行概括,无疑是很难的。
俄罗斯人喜欢喝酒是全世界广为人知,但“战斗民族”似乎只有中国人说
为什么叫“战斗民族”?百度百科上有一段解释:“战斗民族”是对俄罗斯人的一种调侃,没有任何羞辱或讽刺的意思。该词来源于《龙珠Z》,赛亚人是天生的战斗民族,好战而且越战越勇。这么形容俄罗斯人是因为他们性格都比较彪悍,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此外,网络上还有其他各种解释,比如“俄罗斯民族形成后一直处于战斗状态”等。
客观地说,中国网民用“战斗民族”诠释俄罗斯,更多是充满仰慕的正面评价。对讲究温良恭俭让的东方处事哲学来说,俄罗斯的强大恰恰表现在敢作敢为,敢于担当。最近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无疑更加深了这样的印象。
不过,几乎没有俄罗斯人认同“战斗民族”这一标签。曾有媒体记者特意就“战斗民族”一词询问数名俄罗斯人,包括会中文的人时,他们均表示没怎么听说过这个词,也不觉得这是“恭维”。有中国媒体记者与“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的同行闲聊时,发现俄罗斯人似乎可以理解中国网民用“战斗民族”来形容俄罗斯民族,因为他们并不反感贴在脑门上的“北极熊”之类的绰号。
“印象中只有中国人这么说,”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副院长孙力舟说,他多次去俄罗斯考察,和俄各阶层有过交流,从没听说过俄罗斯人说自己是“战斗民族”。
尤莉娅·叶普法诺娃是重庆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第一次听到‘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时,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看来,‘战斗民族’意味着‘凶悍’‘侵略’,”叶普法诺娃说两三年前从中国人那里听到这一说法,“但俄罗斯民族并不是因为凶悍而战斗。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安全需求,俄罗斯必须扩张国界,所以必须打仗,而且很多时候是主动打仗。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全。我相信,很多俄罗斯人都是这么想的。”她还表示,从没见俄罗斯媒体说自己是“战斗民族”,也没见到俄媒体对中国人这个叫法有报道。
其实俄罗斯人挺喜欢人家称他们为熊的,因为在俄罗斯人眼里,熊是强壮的象征,当然,像上图这样的污蔑是另一回事
孙力舟的一位精通英俄汉以及突厥语的鞑靼朋友也表示,俄罗斯人不叫自己“战斗民族”,也没有其他民族这么称呼他们,唯独部分中国人这么说。“这是中国人一种盲目崇拜的结果,受媒体以及俄美对抗背景的影响,”他说,还有在争议岛屿问题上,俄罗斯对日本很强硬,“中国一些人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俄罗斯人做到了。”
“‘战斗民族’这个词应该是一些不了解历史的国人妄自加上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闻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个词不太符合俄罗斯的历史情况。俄罗斯民族在历史上经常受欺负,俄罗斯人普遍有爱国主义情怀,在受到侵略时奋起反抗。他认为,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比较强硬,“战斗民族”这个词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而出现的。但即使普京比较强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目前的强硬来界定整个民族。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领域和层面,深刻论述过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推进,根本上都是在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并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关于发展问题的很多重要思想。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发展问题上也曾经走过弯路,经历过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的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则出现了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次,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其三,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回复: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久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罢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发展是主体,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适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从国际形势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针对这种形势,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紧紧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从国内形势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针对这种形势,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这为我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托。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迫切要求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应了这些新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地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 四、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的执政理念。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因为执政理念是***执政规律的反映,它决定着执政能力、执政使命和执政结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执政理念。 一是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不仅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并把“民主执政”作为“科学执政”的先决条件,倡导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就实现了“执政为民”和“民主执政”的统一,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加丰富完善。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求真是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之真,务实是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实,改革创新关键是转变不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观念、制度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这就从目标指向、思想内涵和制度机制上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不同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并保持廉洁,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奋斗并保持廉洁,为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而奋斗并保持廉洁。 四是丰富和发展了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意,因为科学发展观蕴含了创新精神与和谐精神。体现在党的执政理念上,就是以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带动人民民主的创新活力,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与和谐力凝聚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这就把党的创新活力与人民的创新活力,把党的和谐与社会和谐,把党的发展进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融为一体,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一,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以其鲜明的科学理念、丰厚的思想内涵、清晰的理论脉络,建构了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蕴含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理念,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所必须坚持的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和根本方法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是以发展的思想学习贯彻发展的理论,在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中学习贯彻发展的理论。随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破除,但思想观念更新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而且随着科学发展的实践进程还会不断出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出发,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深入研究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深入研究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措施,使科学发展观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贯彻落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发展中顺利推进。
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结合,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结合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最显著的是,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了大的起落。2003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最好时期之一。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一是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努力提高调控的有效性。我们既注重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时适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克服市场缺陷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二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努力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全局的倾向性、关键性问题。针对粮食减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严格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合理调控货币总量,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和关税税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使“三过”问题得到缓解。针对结构性、输入性的物价上涨问题,采取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通胀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三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努力提高调控的灵活性。既合理控制总量,又积极调整结构。一方面,坚决抑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对农业发展、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改善民生、中西部地区发展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这是乌鲁木齐市外环路(2005年9月28日摄)。
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从2003年到2007年的5年间,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形势,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关税、利率等多种手段,果断推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密不可分。新华社发
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要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更为艰难。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并会继续显现,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不少。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股市、房市波动较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加。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今后几个月,还要密切观察和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明年打好基础。我们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还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从宏观上看,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国际经验看,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是很困难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控制物价两者平衡点,防止顾此失彼。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财政收入、社会发展都会出现困难,民生问题难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总需求比较旺,但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保持必要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抗御风险是必需的。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加大金融调控和外汇储备资产经营管理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会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这是需要努力缓解和避免的。我们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金融风暴,欧元汇率问题
一楼是行家!!相信是同行!!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政府纷纷市。美国现在政府声称4万亿的投资计划,俗称“国十条”其实政府没有那么多盈余的钱,那么贬值人民币、发行债券和大量印刷纸币是难免的,那么就意味着另一轮的通货膨胀。 汇市上人民币连续跌停板也充分验证了此观点,不管连续跌停是市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人民币贬值是毋庸置疑的!人民币贬值符合中国的利益和需求。
1月份以前人民币、英镑、欧元都是看跌的,大涨的几率很小,其中人民币将会跌的最凶。欧元利率2.5%,美元利率1.0%,英镑利率2.0%,美元和欧元、英镑的利差正在缩小,也就是说,欧元、英镑还有1-3个月的空间可以下调利率,换句话说,下跌的空间有限。
为什么我说1月份看涨呢,因为很多机构都在等待美国的年报出炉,特别是几大行业:银行、汽车、地产。。。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换做你我是机构会怎么做呢?当然是把一部分甚至很大部分的资金转移到风险系数相对较小的欧元和英镑上面了,特别是英镑,原因我就不说了。
建议欧元不动他,或者换英镑。当然最把稳的是买股票!!现在这种行情是股票的绝佳时期,同意一楼的说法,一年见成效。但是千万不要买金属版块,建议买电力、医药、电信等版块的。
补充:
很高兴和五楼探讨金融相关问题:
1.金融危机就是流通不足,就是没有现钱,美国没有,中国也没有。您可以参考政府经济信息网,上面有中国财政盈余的官方数据。大家的问题都一样:没钱。国家没钱,人民更没钱,所以内需拉不起来,刺激没有作用。
2.现在的危机不是膨胀也不是紧缩,是通货膨胀和资金流动不足的矛盾,两难之间的调整。加大流动就通货膨胀,控制通货膨胀不好资金流动更差,资金流动差经济就成死水了。
3.美元需求无法强劲,你拿人民币不拿美元,我也不拿,基金也不敢多拿,因为风险太大,5大投行破产了只剩2家,年报出来才知道剩下这两家能不能守住。但是数据肯定是好不起来的,现在12月了,1个月反超比分拿是奇迹。
4.人民币印的多。美国救市资金占经济总量的6.2%,日本占1%.而中国占的比例是16.23%,多印多贬值。
5.人民币贬值是对中国有利的。中国外汇储备几年间从2千亿到2万亿,不是发展是热钱。1:8.27进来如果1:6甚至1:5出去,你算算从汇率上要亏多少?贬值出口能提升,中国玩的就是出口,美元贬值美国出口得到迅速增长。不管好还是不好,人民币已经开始在贬值了。这已经是事实。
6.现在经济不是比谁好,是比谁差。欧洲英国都不好,但比美国好,特别是投行。市场对美国的银行(特别是投行)、地产、汽车等几大行业的年报持悲观态度。
我们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的,非美货币贬值是符合非美国家利益和规律的。而中国贬值空间最大,中国的利率最高,未来将是一系列的降息。美国人不希望美元升值,但是这一次他的敌人是全世界。
高考剩下9天了,成绩不好,怎样才能有奇迹呢?请高手给招!
今天距2012年高考还有9天时间,大部分高三学生早已停课在家复习。如何把握住最后一个多星期的宝贵时间,为你的高考成绩再加几分。昨日本报邀请东北师大附中、吉林省实验中学、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十一高中的众多名师点拨高考最后复习,他们中有的是高三年级学科备课组长,有的担任本校实验班教学多年,有的多年研究高考考纲走势、出书著文无数,有的是我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相信他们必定能为考生指点迷津。
语文
一句话点拨
重新翻看做过的试卷,从规律上认识试题,甚至明了命题人的意图和命题规律。
1.在做题方面。不要再做太多的新题,翻看一下高考试卷,浏览一下最近做过的卷子。对做过的卷子中的文言文阅读题、诗歌鉴赏题、成语使用题、病句辨析题要特别关注,再回顾一下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的使用方法,再加深一下文言文文化常识知识,对诗歌鉴赏中涉及到的表现手法要再进行领会和理解,对常用易错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要反复理解直至能够熟练把握,再次明确6大病句类型知识,做到病句题有法可依,不是模糊判断。
2.在知识积累方面,回归教材,翻看重点篇章,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落实。教材重点关注文言文重点篇章和诗歌名篇,一边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一边再次背诵文言文与诗歌必考篇目,反复诵读优美的经典篇章,学以致用,在考试作文中恰当运用。
3.在答题技巧方面,冷静理清思绪,回想平时学习过程中,老师关于各类题型答题的要求和具体步骤。翻看学案,关注学案的考纲分析和策略指导部分,使平时冗杂的训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不再纠结于一两个文字细节,而是从规律上来认识试题,甚至明了命题人的意图和命题规律,居高临下,带着一种心理优势去看学案,看以往的任何一道试题。
4.在自主学习方面,做到三个关注:(1)自己会但是容易马虎的内容。总有一些知识,其实会,但是因为不用心判断而马虎丢分,这是很可惜的,那些容易马虎的东西,就是你这几天要格外关注的东西,仔细琢磨规律,克服认识误区,掌握判断技巧,就可以克服马虎。(2)自己会但是操作总是不完美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你一定做得少,因为觉得太会了,所以总是看看就过去了,这几天不妨拿来几道这样的题,边看题,边看答案,琢磨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想想自己要是答,会丢掉哪些要点,为什么会丢掉,怎样才能不丢掉。(3)自己虽然不会,但是一直认为很简单,只是尚未有时间落实的内容。这些东西我们可能会忽视,比如一直写作文没啥新鲜素材,总等着考前再看,现在就到时候了;比如一直以为文言文中的官职常识很重要也很容易把握,总想有一天再系统研究,这时候也该下手了,这样的东西,就是所谓唾手可得的东西,千万别放过啊。
英语
一句话点拨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查缺补漏。
距离高考没几天了,有些同学开始发急,盲目做题。考生要明白这时候往往是思维和心理素质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程度”的比拼。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查缺补漏”,总结归纳会做的题型中的思维步骤,解答步骤,来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做题精确度、速度以及进一步加强答题的规范性。
在这有限的考前几天中,你需要做的工作就是:
牢记“理在书中,题在书外”,回归教材,回归基础。
1.按照高考说明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逐个进行筛选,把那些还没有过关的点解决掉。包括对词汇的熟悉及其用法、语法的基本规则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要特别注意从语境和语意中来解决语法问题。
2.检验复习,强化记忆。
英语中有些知识内容需要记住,熟记于心,才能在用时不出错。比如,一些固定句式、时态公式、固定搭配等等。
3.英语听力,要坚持每天听。
调整并保持听力状态很重要。建议考前,考生要保持每天20分钟的听力练习量。
旧题重翻。
把曾经做的试卷找出来,错过的题逐一过关。特别是单选题。不要过目了事,要彻底弄明白错的原因。
保持语感。
1.完形填空,每天要保证做一篇。不一定做新题,如果时间不充裕可以把做过的所有完形填空题正确答案填上,然后大声朗读,不要求背诵但是至少要能做到熟练朗读。在朗读中,慢慢领悟。
2.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头戏,提高成绩,阅读理解是关键。考试临近也要坚持阅读,每天抽出20-30分钟阅读英文篇章,做一些限时训练,并认真分析,重点对付过去经常出现错误的类型题。
作文。
1.要熟悉英语书面表达中常用句型及常用模板;
2.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文章的体裁格式,主体时态用什么时态?人称用第几人称?分几段,用什么过渡词、连接词;
3.一定要列出提纲,然后再丰富和完善提纲;
4.注意写作对象和语言风格,要有读者意识;
5.要有主次之分,详略得当;
6.必须符合逻辑;
7.要做到思想健康,积极向上;
8.词数要符合要求,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过多会显得啰唆,太少又无法表明意思。
9.避免卷面问题太多;
一些考生的作文出现严重的卷面问题,致使得分明显偏低。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标点符号使用混乱,涂抹严重以致得分降低1个~2个分数档;词数偏少或偏多,从总分中扣掉2分;没有按要求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或出现了笔细、色淡、字小的现象,以至于阅卷老师看不清、看不懂,都会影响得分。
调整心理状态。
对于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谁都希望能获得成功,面对高考,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给自己加压,而是减压,使自己在复习、应考阶段,能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在高考中高水平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
数学
考前要不间断地做一定量的中低档题。
高考数学取得好成绩,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熟练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还要具有综合运用各个单元知识的思想意识和方法,此外,面对一道数学题时的灵活分析和良好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考生考前应该做好如下准备。
重温知识点,再做书上题
高考二轮复习历时一个多月甚至更多时间,通常考生注意力放在做高考模拟卷上,这样使得有些考生对教材内容和基本知识点有些遗忘,基本知识或生疏或模糊,解题时就不能清晰准确运用,建议考生在考前要回到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上来,理解是关键,把各个单元知识系统化对有些重要知识要再次弄清来龙去脉。
重视运算能力,动笔做题不间断
考前要坚持每天解一定量的题,并实际动笔写出解答过程,不要只看题而不写解答,这样可以使运算能力有一定提高,数学公式和定理性质等要背诵熟练,这样可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平时考试经常丢分或不会的题考前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深入细仔地研磨出解题规律,避免考试中再次丢分,尤其每单元中需要考生注意的一些内容,如基本不等式的取等号条件的验证,解方程中判别式的验根、直线斜率问题注意讨论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等等。
总结答题技巧,提高考试技能
解题中一时没思路咋办?这时就要再次或者多次地反复读题,想一想平时做题的常用方法,看该题的已知条件与要解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数学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的解答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小题尽量不大做,大题解答尽量规范化。
塌实备考,提高自信心
稳定的心理准备很重要,考前保持稳定的情绪,回顾总结平时所学知识的技能和解题方法,当考场上遇到新题型时,就是考验你的心理素质的时刻,尤其是遇到一道没有思路的题,要有坚持做下去的信念,考前建议考生可以持续做些“新题”来磨练一下自己的毅力。立足容易得分的题,争取应该得分的题,不要放弃任何一道题。
文科综合
A、政治学科高考备考(于明波)
首先,要回归教材,按照考纲要求,把教材从头到尾重新看一遍,力争做到对知识点比较熟悉。同时,边看教材,还要边回忆以前做过的习题,思考这一知识点会出什么样的题,这样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要把以前归纳的错题本拿出来,重新审视自己错过的题,找到错题的原因,注重分析的过程,力争把不会的题学会,这样也可以多得一些分。
再次,思考很重要。在整个高三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很多题,这时候应该把它们加以整合,分类总结,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在设问上有什么区别,将来在高考中还能怎么问,我们都可以多思考。
第四,适当训练。高考前不宜再大量做题,尤其不宜做更多的生题,以免增加自己的紧张情绪,但如果干脆不做题了,难免会产生生疏感,到考场上找不好答题的节奏,所以要适当做一些文综的训练,主要把握好做题的时间和节奏。
第五,要把教材中的目录、每一框题的标题记忆清楚。政治学科有些主观题的答案,就是用到这些知识,所以学生要对这个内容准确把握,力争得分。
最后,关于热点问题,一般来讲,热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常态热点,比如,国家对“三农”的关注,国家的宏观调控,这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会有所接触,比较熟悉。另一部分就是当年的热点。对这两部分热点,一般了解就行了,出题时往往会作为题干出现,我们在解答时,注意分析好材料,按照平时的训练正常答题即可。
B、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赵赢)
历史科的复习主要在于“突出主干,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强化技巧”十六个字。
第一,制定计划,严格执行。比如把高考涉及的内容分成几大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对薄弱内容要着重复习;然后根据情况列出清单,把学习任务落实下去,严格按计划执行。
第二,对照考纲,回归课本。就是要根据考纲,再次熟悉课本的章节子目,明确重大概念的内涵外延,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准确、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注意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打破章节、目录等原有的知识结构,把同类知识、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梳理。同时要注意查漏补缺,对教材中的历史概念和结论一定要背下来。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坚持“先回忆,后看书”的原则,以恢复记忆为主,重新记忆为辅,注重规律与联系,提高记忆效率。
第三,联系热点,勾连教材。历史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考查非常隐蔽或者说非常含蓄。2012年备考要重视的“现实热点问题”包括:(1)时政热点:国际上的经济危机、欧债危机、中东变局、美俄法等国家的大选等,国内的经济发展瓶颈、体制创新、社会公平、食品、交通安全、社会道德、台海局势、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2)周年纪念。如哥伦布发现美洲520周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完成490周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220周年,英国议会改革180周年,《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新宪法颁布30周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等。(3)长期热点。如和平与发展、民主与法制、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改革与革命、经济结构与平衡、环境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教育与科技创新等。
复习热点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在历史考试中,热点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实际考查的仍然是教材知识,所以复习时要以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梳理历史知识,指明考查方式或方向,设计或选择一些试题进行训练,不能离开教材知识,空谈热点,片面追求热点。
第四,整理错题,总结反思。每天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做题,保持“手感”。尽量在看书复习后做题,而且绝不翻书做题,特别是选择题。对完答案后,针对错误的内容再次看书或研究。
由于时间紧迫,此时做题不宜贪多。所以可以翻看以前的错题本,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知识性失分,要及时回归教材;方法性失分,要重新审题,找准切入点,理清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技巧;过失性失分,则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第五,重点题型,掌握技巧:观点论证类试题是这两年历史高考常见的考查形式,从去年的高考成绩看,学生对此类问题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其实此种类型题往往会有答题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即可做答。如观点明确,就是做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同意或不同意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在明确观点后要拿出证据,这些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知识,二是试题所给材料,无论来源哪一方面,证据必须要与观点高度统一;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就是任何论证批驳型试题的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在论证时要注意表述的层次和角度。在做答前最好先在草纸上列好条目。
C、地理学科高考备考(王宏伟)
目前,考生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高考临考的备考工作。
首先,浏览高考试题。特别是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浏览高考试题主要注意几个情况,一是关注高考试题中的设问方式,如比较、评价、分析等关键词,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模式。二是分析标准答案的评分标准。哪些是材料分析得出的,哪些是所学知识迁移的,知识之间是如何联系的。三是学习表述的地理语言,避免出现大白话。
其次,注意回归教材和考纲。建议考生阅读考纲和必修三及选修教材部分,看考纲主要是找复习中的漏点。看教材的时候不要再关注细节知识,应站在一定高度去宏观把握知识体系和结构,特别是对教材中的黑体字要进行总结,高考考查的知识迁移能力,答案往往来自于这些内容。
第三,回顾错题本。错题就是你的薄弱点,应注意及时回看,把知识漏点补上。如果没有错题本,可以看以前做过的练习题,找错题进行分析。不要去借错题本。
第四,做几套模拟试题。一方面把握答题时间的安排和答题节奏,另一方面保持答题感觉。注意的是多关注答题方法的总结,答案设置的依据,不必在意得分的高低。
最后,关于热点,地理热点主要是世界和中国的区域开发、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油价、奥运会等。注意复习时不要停留于热点本身,要从地理视角,分析热点问题,关注与热点地区有关的问题,特别是教材或考纲中涉及的典型问题。热点中是出题的切入点,搞好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才是根本。
2009国内十大经济事件
事件一世界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相继推出
关键词:经济刺激 极度宽松
回顾2009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各主要经济体均遭到重创,各国纷纷推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帮助经济尽早走出泥潭。各国相断出台宏观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衰退领跑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经济复苏曙光在望,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欧元区探底回升,深度低迷日本也已触底。
中国与2008年年底公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此来发挥2010年前提振内需的效果;于此同时,各大型商业银行业推出史无前例的巨额放贷行动。美国总统与2009年2月签署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连续降息至0-0.25%区间,美联储还于3月18日宣布购买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和1.25万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
事件二G20成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关键词:G20 经济新秩序 金融峰会
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G20)***在美国匹兹堡联合发表声明,宣布G20将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协调的首要平台。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G20***分别于2008年11月、2009年4月和9月召开金融峰会,取得丰硕成果:华盛顿峰会为全球协调应对金融危机奠定基础;伦敦峰会成为金融危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匹兹堡峰会则标志着危机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诞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未来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影响力。
每一次重大的危机都意味着全球经济秩序的变革。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发达经济体也受到一定影响。于是1999年在G7的倡议下成立了G20组织,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防范类似的危机重演,增强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事件三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中国成最大受害国
关键词:贸易保护 两反两保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抬头。WT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34起,反补贴调查23起。全球对华贸易保护展开猛烈攻势,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截至11月份,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103起。涉案总金额共约120亿美元。
预计2009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将达230起-250起,同比增长将达11%-20%;新发起反补贴调查将达41起,同比将增长193%。
事件四澳大利亚率先加息,各国“退出”与否成焦点
关键词:退市 经济复苏 加息
百年花旗解体、CIT破产、苏皇及瑞士信贷面临史上巨亏……银行业频频告急使得各国在奋力拯救陷困金融机构的同时,大刀阔斧地进行金融改革。在经济金融情势缓解后,10月6日,澳大利亚打响“退出”第一枪,成为金融危机之后二十国集团中首个开始退出经济刺激措施的国家。市场投资者一方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信心增强,另一方面也对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刺激计划退出的进程存在担心。
市场投资者认为此举将拉开各国纷纷加息的序幕。分析师表示中国的加息会在明年年中出现,美联储的第一次加息可能也在明年年中。
事件五美元:2009年一片惨淡
关键词:跌跌不休 弱势美元
2009年美元汇率走出一个明显的波峰。
美元对西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整体变化的美元指数在3月5日达到今年的最高点约89.5,之后,该指数转头向下,一路阴跌。截至目前,美元指数的年内最低点出现在11月25日,约为74.2点。
美元贬值增加了美国出口竞争力,美国出口增加,更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所以对美国来说,政府的官员们大概就会一面继续念着“强势美元”咒语,一面却对美元下跌袖手旁观。而美元的跌跌不休加上美国启动印钞机直接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引起全球市场的动荡,尤其是对出口型经济国家将带来重创。在临近年尾岁末之时,美元开启一波反弹之势。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美元岁末上涨是市场的技术调整。2010年,美元将继续保持下跌的趋势。
事件六石油:年初狗熊,年末疯牛
关键词:震荡走高 复苏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2008年7月一度飙涨至147.27美元的天价,随着危机爆发油价迅速回落,今年2月12日跌至33.55美元的低谷,短短7个多月跌幅就达77%,国际原油市场哀鸿遍野。油价低落似乎让世界经济“松了口气”,但2月中旬以来油价又转入震荡上行轨道。第二季度油价上涨了四成多,创下199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单季涨幅。在反反复复的震荡走高中,国际油价在10月21日一度冲上80美元,近期则有所回落。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期权资深交易员雷蒙德·卡本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在6个月的时间里看到了通常两年才有的变化”。
纵观油价全年波动,“复苏”是一条主线。有分析师称:投资者认为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复苏迹象日益显著,石油需求最终会上扬。日前,虽然国际原油价格小幅度下跌,但还是收在今年的高位。
事件七黄金:后危机时代的“王者归来”
关键词:冲千 强势回归
2009,可以说是全球黄金爆发年。
今年全球金价三度冲破每盎司1000美元“天花板”,其间行情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而最终再创新高,从表面上看是受到了经济危机和人们对滞胀担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全球金价的走向还是与美元贬值息息相关。
2009年全球金价的走势基本围绕着“冲千”展开。一年中,在演绎了三度冲千、惊心动魄的几轮行情之后,黄金价格终于站上了每盎司1000美元的高位,并且一路直逼1200美元的惊人新高,创造了2002年以来的一轮黄金牛市的新纪录。被经济学家凯恩斯誉为"最后的卫兵"的黄金,正在让全球投资者重新发现其金融属性,强势回归投资市场。
事件八迪拜:主权债务危机袭来
关键词:迪拜 主权债务 降级
提到迪拜,世人脑海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迹和奢侈的生活。然而,奢华背后,却是靠总计800亿美元的债务泡沫在支撑。由于金融海啸冲击全球经济,迪拜的旅游业和地产业遭受重创,收入大幅下滑,泡沫破灭,此前的债务再也捂不住了。迪拜不得不站出来,于11月25日要求债权人延缓催债,从而引发迪拜债务风波,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短短几周内,先是迪拜的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多个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也遭受牵连。另外一家评级公司穆迪也指出,即使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大块头”如果不能洁身自好,也将面对同样的威胁。而随着主权债务问题的风险不断曝光,许多国际大行和评级机构都发出警告称,主权债务危机可能是明年全球面临的头号风险。
事件九美国年内倒闭银行140家 创20年新高
关键词:破产 银行危机
2009年10月30日,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宣布关闭加州国民银行等9家银行,创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单日宣布关闭银行最多纪录。11月2日,美国最大的商贷机构CIT申请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5大破产企业。截至12月23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的美国年内倒闭银行数已达到140家,创20年来新高。由于美国商业地产价格已下跌35%至40%,商业地产信贷和商业贷款违约率持续升高,一些规模较小银行前景仍然堪忧。
美国银行业危机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说2008年美国大银行上演的悲情一幕仍让人们触目惊心,而2009年中小型银行的倒闭潮又给刚刚开始愈合的金融体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更多的银行倒闭表明危机效应仍在延续,上一轮信贷膨胀所导致的资产负债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消化,虽然这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但无疑将拖累实体经济的复苏步伐。
事件十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无果而终
关键词:哥本哈根 气候峰会 碳排放
12月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五次大会落下帷幕。在这次长达13天的会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减排原则、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有超过110个国家的***出席会议。大会闭幕时通过《哥本哈根协议》,重申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依旧很大,在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上未能达成一致。《哥本哈根协议》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将努力推动协议在2010年成为法律文件,并于2013年开始实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失败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比如,欧洲碳排交易所的碳排权价格暴跌,与会国之间就协议失败相互追究责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