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_2016年国际油价走势
1.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一个时代落幕的开始
2.为什么说查韦斯是委内瑞拉的“掘墓人”?
3.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4.国内油价再次触发地板价保护!连续两轮暂停下调,2016年来首次
5.国际油价都负数了,两桶油一季度还亏损360亿,怎么看?
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一个时代落幕的开始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SH:601857)在A股风光上市,首日开盘价被疯狂的投资者推高到48.60元,市值峰值达到80456.02亿元。彼时的中国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接受央视访的时候表示:
2015年,这位基本满意的董事长犯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
五年之后的2020年尾,中国石油总市值跌落至75亿元,只剩下2007年那个疯狂早晨的十分之一不到。不知道这位基本满意的董事长在看到这个数字时,会作何感想。
另一端,一个来自福建的民营企业。2020年的最后一天,宁德时代(SZ:300750)的市值定格在了8179亿元,比中国石油高出582亿元。
在此之前十几天,董事长曾毓群在一次行业活动中告诉同行,
作为对比,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不过100GWh左右。
也就是说,在曾毓群的预测下, 中国未来5年的时间内,锂电池将会面对一场十倍级的产能扩张,宁德时代在其中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40%。 而支撑这些扩张产能的,正是快速增长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
曾经贵为A股 历史 上市值最高企业的中国石油,仍然是每个人开车出行的必然选择,2.2万座加油站遍布全国。但已经远远地离开了资本市场的舞台中心,不再是那个追捧的“亚洲最赚钱公司”;
90%老百姓都不知道做什么的宁德时代,却和新能源 汽车 一起,成为了这个时代资本眼中最美的大红花。
也许大多数人还没有适应“宁德时代=中国石油”这个等式。但两者的命运,真实地在2020出现了令人瞠目的汇合。我们也是时候讨论下,未来这个等式是否会变成: “宁德时代>中国石油”。
讨论宁德时代与中国石油的关系,就绕不开资本市场里成长与价值的区别。
注重成长的投资者认为,企业市值的提升,投资者利润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企业在上市后不断成长,企业规模扩大,抢占市场空间,营业收入与利润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投资者获得的是更大市场空间带来的利润,是寻求更大市场的 “增量思维” ;
而价值型的投资者则认为,企业市值是价格,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价值。价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投资者需要在企业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这时市场往往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然后在市场恢复景气、企业价格高于价值的时候卖出,获得利润。
这种投资类型的投资更看重存量价值, 偏向于“存量思维”。价值型投资者在观察上市公司时,往往更看重市盈率是否足够低——也就是说,股票的售价是否够便宜。
从价值的角度看,宁德时代的价格确实相比价值出现了非常大的偏离:一年的时间,股价从100元左右上涨到350元以上。但从财务数据方面去观察,其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甚至都是负增长。
观察制造业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是毛利率,甚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已经下降至27.41%,相比2015-2018年40%左右的数字落差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大幅度的股价上涨,怎么看都是“不合理”,更像是概念股的炒作,或是各路公募、私募基金抱团取暖的结果。
中国石油的情况看起来更糟。虽然按照2020年收盘价格计算,市净率已经跌至0.63,但雄厚的资产规模却并没有产生与之相匹配的利润。
几年的时间里,国际原油价格跌跌不休,中国石油的业绩随波逐流。
东方财富Choice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6年之间,中国石油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为由-3.78%下降至-85.68%,扣非净利数额从1379亿元直线下滑,一度只剩26.34亿元。
到2017、2018两年其利润表现经过了暂时的反弹,但从2019年开始却再次陷入了利润下滑的漩涡里。这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石油的股价也只是没跌而已。
成长股的投资者,以成长的思维投资宁德时代,并不在乎它收入、利润的负增长和毛利率的下滑;
而看到中国石油的财务数据,包括价值型投资者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提不起兴趣,做不出来“价值低于价格”这样的判断。
机构投资者往往更看重价值,大宗交易是观察机构投资者动作的路径之一。从公开的大宗交易的数据看,中国石油并未获得机构投资者的抄底买入。
2017年至今,可查的资料中,只有两次机构专用席位买入中国石油,分别是2020年12月17日机构席位以3.73元的高折价买入8.23亿元,2017年6月14日,某机构专用席位以7.66元的价格,买入了315.67万元。
对于一个万亿级市值的大企业来说,这样的交易数字异常寒酸。
2018年10月至今,中国石油股价从8.5元左右一路下滑至现在的4元出头,腰斩有余。 而同一时期,大盘的涨幅接近30%。
重仓中国石油,意味着基本和这几年的结构性牛市无缘了。
难看的财务数据,是投资者放弃中国石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宁德时代的财务数据也远谈不上完美。在2020年的前三个财报季,很多数据看起来甚至是让人望而却步。
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便是营业总收入的同比增长,这会直接展示企业业务的拓展情况。
2015-2019年,宁德时代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557.93%、160.90%、34.40%、48.08%、54.63%,对于依赖投资拉动、边际成本较高的制造业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好看的增长数据。
但在2020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营收同比增速则变成了-9.53%、-7.08%、-4.06%,下滑明显。有投资者依此判断宁德时代的成长性被高估了。
整个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宁德时代出现了部分产能闲置甚至是停产的情况,甚至有些工厂都出现了停工。
实际上不仅是宁德时代,整个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都面对着同样的困难: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0.21%,情况好很多。
整体来看,2020年1-11月份,中国动力电池的装车量累计50.7GWh,同比累计下降3.5%。但 受益于新能源 汽车 的快速发展,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投资机构都没有因此看淡后市。
到下半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恢复快速增长,宁德时代很快全面恢复生产,进入满产满销的状态。
数据显示,目前宁德时代还有多个在建项目尚未达产,产能基本维持在2019年的53Gwh。 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想要获得收入的更快增长,就必须打开产能天花板。
2月底,宁德时代斥资100亿元部署、规划产能45Gwh的宁德锂电新能源车里湾基地项目开工,在2021年底达产;
7月,宁德时代宣布定增1亿元,高瓴、本田、瑞信、国泰君安、摩根大通等知名机构参与认购,这些资本将全部投入到总计52Gwh的产能扩张中。
未来两年,随着车里湾、江苏时代等这些新项目的竣工达产,宁德时代的总产能将提升至大约160Gwh。
也就是说,2020-2022年间,随着宁德时代在建产能的陆续完工与投产,其营业收入将随之出现翻倍增长,而 这种增长在新项目开工之前,完全无法在财务数据中体现出来。
目前宁德时代超过200倍的动态市盈率,是以2019年产能作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不能反映160Gwh左右产能达产后的总利润规模。
未来具有确定性的需求,与产能随之扩张的情况下,投资者选择直接用2021年甚至是2022年的产能计算利润,也具有足够的合理性。这最终导致目前宁德时代看起来被“高估”了。
毛利率的持续下降,也是宁德时代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黑点”。
宁德时代毛利率的下滑其实已经持续很久。自2016年开始,从43.70%、36.29%、32.79%、29.06%下滑到2020年三季报的27.41%,只看趋势的话无疑很难看。
有分析人士认为, 毛利率的下滑,是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的体现。 国产厂商扩产之外,日韩厂商也获准进入中国市场,这将进一步拉低宁德时代的毛利率水平。
相比之下,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石油同样作为一家高市场占有率、行业内基本没有竞争对手——甚至是有政策支持来提升盈利能力的能源企业,毛利率常年维持在20%-25%左右,2020年三季度降至了18.40%。
那么 同样作为能源型的制造业企业,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如果长期维持在35%以上甚至是40%以上,显然并不合理。
如果宁德时代2017年左右的毛利率水平持续下去,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将会形成暴利局面,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迅速拉低产品价格与毛利率。
让毛利率回归能源企业、制造业企业的常态,对于宁德时代来说,不仅符合产业规律,同样也可以“劝退”一部分潜在的竞争对手, 这是制造业很重要的一种壁垒,我们可以称之为“低价壁垒”。
对于中国石油来说,虽然能够依靠政策与市场寡占地位,获得相对较高的毛利率,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就此“坐着数钱”了。
作为央企,中国石油必须履行更严格的 社会 责任,在周期波动的情况下不裁员、少降薪,甚至在很多厂区,仍然要履行很重的 社会 责任,投入社区管理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石油身上的“出血点”,让其在毛利率与净利率之间产生巨大的差额,这对于关怀企业职工与履行 社会 责任来说都是有益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却并非如此。
作为典型的民营企业,宁德时代显然不会像中国石油一样承担各类 社会 成本,因此对于投资者(也就是股东)来说更加“友好”。
宁德时代股价表现(2019年1月-2021年1月)
更重要的是, 宁德时代的锂电池产品,代表着 汽车 行业的未来。 在碳中和的预期之下,新能源 汽车 对于传统燃油车的取代,已经几乎成为了板上钉钉的确定件。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几年、几十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的燃油车。
能源的替代可能是出于政策推动,但出行场景的智能化,则更多是来源于消费者需求的引发。 传统燃油车由于电路系统、智能设计的局限,无法适配大量智能设备,而新能源车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电池作为所有新能源车最重要的零配件之一,成本占到了整车的40%。 站在机构投资者的视角,像新能源车这样确定性极强的赛道,是没有理由不去参与的, 这必然会引发“超配”,从而进一步推高估值。
被取代的燃油车,由中国石油提供动力;发展中的新能源 汽车 ,由宁德时代提供能源动力的载体。两者之间的对比,在未来仍然将会被不断提及。
但大概率的,我们将会看到市值越来越高的宁德时代,万亿也不会是终点。而留给中国石油的,更多是对那8万亿市值的回忆与感慨。
注:文中K线图均来源于东方财富。
为什么说查韦斯是委内瑞拉的“掘墓人”?
委内瑞拉今日政局混乱、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根源在于查韦斯。查韦斯上台后,激进左翼的意识形态与民粹主义政策的结合,无限放大了委内瑞拉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固有弱点,导致政治制度退化、经济风险失控、国家治理能力衰败。
1998年,军人出身的查韦斯以反腐败、追求社会平等和维护中下层百姓利益为口号,最终以高票当选总统。执政后,查韦斯为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主张,利用一时的民意优势和与生俱来的克里斯玛气质,以制宪、修宪、公投等手段,将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总统之手,破坏了宪法层面的权力制衡。特别是,在任内发动两次公投推动总统无限期连任,从根本上动摇了委内瑞拉民主体制。虽然查韦斯第三次当选不久后即离开了人世,但其作为已经将委内瑞拉民主法治逼到悬崖边上,为当前委内瑞拉政治乱局埋下了祸端。
委内瑞拉是一个非常强调经济安全,特别是个体经济安全的国家。查韦斯上台后,长期实施民粹主义经济政策,导致委内瑞拉经济的固有弱点被无限放大,直至全面崩溃,既无力保护个体经济安全,也无法抵御国家经济风险。
1998年,委内瑞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回落至1963年的水平,仅为18年峰值的三分之一,基尼系数高达0.488,通货膨胀率358%,失业率113%。社会分层扩大,社会冲突加剧,委内瑞拉经济在个体和国家层面都变得更加不安全。在此情况下,查韦斯抛出查韦斯主义,赢得了大选。
在其后十几年执政期间,查韦斯一直聚焦于个体经济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激进的政策措施。制定了严格的员工解雇条件和程序,连续多次上调最低工资,试图保障就业和收入安全。投入大量补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保障低价食品和燃料供应。由于长期缺乏经济安全压力,委内瑞拉民众丧失了参与工作与创新的热情和积极,国家经济安全潜在风险不断积聚。
在高油价时代,这一风险还能为巨额原油出口收入所掩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原油价格下滑,原油出口收入急剧萎缩,国家经济安全风险突然爆发。不幸的是,查韦斯去世后,马杜罗不仅没能及时纠正错误,相反为迎合公众全盘因袭了前任政策,部分领域甚至更加激进,使得委内瑞拉经济进一步堕入深渊。
为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商品供应,委对物价进行了严格管制,导致商品市场乱象丛生。价格控制使得商人无利可图,进口商因此减少了进口,生产商因此降低了产量,导致绝大部分商品长期供应短缺。2016年以来,委内瑞拉连基本生活用品都已无法保障供给,面临陷道主义危机的风险。
为控制汇率,委内瑞拉实行了严格的外汇管制。2003年,委内瑞拉成立外汇管理委员会,开始实行外汇管制,取消并禁止外汇自由兑换。2008年,推行新货币——强势玻利瓦尔,将原2150玻币兑换1美元官方汇率改为215新玻币兑1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玻币贬值风险剧增。2010年,委内瑞拉迫于压力推出1号外汇管理系统,实行汇率双轨制。双轨制并未能缓解新玻币贬值压力,2014年,推出2号外汇管理补充系统,用于优先级别较低各类商品进口,实行罕见的三轨汇率制。2015年,推出新的边缘外汇系统,允许个人和法人通过兑换所、券商和银行自营买卖外汇,汇率由供需决定。2016年,再度实行汇率改革,设立保护汇率和补充汇率两种标准。委内瑞拉对于汇率的管控,实际上造成了外汇市场的分割,扭曲了市场机制,其结果注定不能如其所愿。事实上,如前面所说到,每次改革带来的只是更大的贬值压力直到最终崩溃。
为摆脱美国公司对委石油的控制,查韦斯2003年推出石油产业国有化。这一举措引起业界反对,停产罢工,导致当年石油产量大幅下降。次年,査韦斯赢得公投,在民众支持下粉碎了军事,强行推行了石油国有化。其后,委内瑞拉又先后将对电信、电力行业收归国有,创建了国有银行、国有粮食、国有钢铁公司,并出台了一系列外资进入限制政策。查韦斯雄心勃勃的国有化,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特别是西方投资者的信心。2004-2013年,委内瑞拉累计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仅32亿美元。同期,拉美加勒比地区累计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1000亿美元。
查韦斯上台伊始即宣称,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多元化战略,减少对石油行业的依赖,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然而,委仍旧沉溺于旧的地缘政治思维,沉溺于与美国的口舌之争,对于全球化带来的新的外部经济安全风险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产业多元化更多的是宣传口号,委内瑞拉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产业调整的重要性,缺乏推动相关政策落实的决心,相关领域投入的十分有限,仍将大部分支出用于满足民众提升要求。投资缺位,民间投资又被抑制,产业多元化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到2014年,委内瑞拉国内生产总值25%仍来自于石油行业,出口收入的90%以上来自于石油出口。迄今,委内瑞拉仍不能实现粮食自足,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需要进口。更为可悲的是当国际市场好转,国际油价有所回升时,委内瑞拉却因为缺乏维护,油气开设施老化,无法及时扩大产量。
国际油价一直在降为什么国内油价不降?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消息,就是国际原油暴跌百分之六。那么很多人就是想国际原油既然跌了,那我们国内的油价。会不会降下来呢?其实纵观之前油价的涨跌,大家应该能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国际油价暴跌的时候。
国内油价反而没有降多少,尤其是在去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二十美元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还是在五元左右。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其实我们国内的油价它不光是油。
还有其他税费在每一升汽油里面有百分之二十六点八一的消费税,百分之十四点五三的增值税。百分之二点八九的城建税,百分之一点七五的企业所得税,百分之一点二四的教育附加税。
百分之零点八三的地方教育附加税在一升汽油中,这些各种各样的税加起来占比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八点零五。而真正的汽油成本价却只有百分之五十一点九五,所以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我们的汽油价格降得很少,这就不难理解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原油降价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降价幅度很小了吧。
国内油价再次触发地板价保护!连续两轮暂停下调,2016年来首次
4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截止4月15日0时,国内油价第10个计价工作日,本轮原油变化率已经跌至-3.41%,预计下调汽柴油价格115元/吨。但由于当前综合原油均价低于40美元/桶,按照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相关规定,低于下限“地板价”40美元/桶时,本轮国内油价将不再调整。
既此前3月31日,上一轮国内油价调整日触发该规则后,本轮又连续触发保护机制,系2016年国内发布该规则后首次。
3月以来,国际油价延续此前颓势,美国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均下跌了50%以上。当前WTI油价已经低至22.41美元/桶,按“一桶”等于158.98升换算,原油价格仅为0.14美元/升(约合人民币0.98元/升),甚至低于国内一瓶500ML瓶装水的价格。
此前3月1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创下了自2013年成品油新定价机制以来最大降幅,其中92号汽油下调幅度达到0.8元/升。至此,全国包括海南在内的所有地区92号汽油都已回归“5元时代”。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前92号汽油市场价格为5.50元/升,95号汽油市场价格为5.86元/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际油价都负数了,两桶油一季度还亏损360亿,怎么看?
亏损有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肺炎,大家用油减少,导致储存油周期更长,成本增高,销量下滑。
第二是,会计口径的问题, 这个是主要因素,例如中石油存了2亿桶油,原理是45一桶,现在是11一桶,核算资产时候,这个就是亏损,资产贬值了嘛。所以亏损很正常。
一季度,“两桶油”合计亏损超过350亿元。为何在政策“保护”、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三次未作调整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巨亏?
亏损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其一,一季度石油公司加工的原油是油价暴跌前进口的高价原油。为了保证生产稳定,石油公司必须事先消耗一定时期加工量的原油库存。从原油购到加工成产品销售的周期约为2-3个月。
3月初,沙特和俄罗斯就减产协议谈判失败,国际油价暴跌。3月7日收盘,WTI原油价格跌至41.2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45.27美元/桶,此后一段时间维持在40美元/桶。
3月17日,到了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期,按照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近10个工作日的价格变化做出调整。
换句话说,这时石油公司卖出的成品油价格挂钩的是4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为此,石油公司损失了约30美元/桶。
其二,在疫情影响下,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销售量大幅下滑,不仅影响了营业收入,且延长了高价油的库存周期,这进一步影响了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
一季度,中国石油(601857.SH/0857.HK)亏损162.3亿元,中国石化(600028.SH/0386HK)亏损191.45亿元。两家公司的炼油、销售板块均现巨亏。
其中,中国石化炼油板块经营亏损257.94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亏损15.36亿元;化工板块亏损15.68亿元。
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板块亏损额为87.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7.72亿元。
“两桶油”业务板块略有不同,受油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中国石油以上游勘探开发为主,由于国内油气生产成本较高,当原油价格处于低位时,其上游业绩会受到较大冲击,中下游会有盈利;油价高时,上游则受益较大。
作为全球最大炼油商,中国石化则以炼油和成品油销售为主,90%的原油依靠进口。油价低时,其原料成本降低,中下游会因此受益;油价高时,业绩受损较大。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两种极端情况会令石油央企出现政策性亏损。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徘徊在20美元/桶附近,甚至一度出现“负油价”,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三次未作下调。
不调价的依据来自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不调整,金额以风险准备金的形式上缴国库。
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的“天花板价”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同样导致“两桶油”出现政策性亏损。
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创下 历史 最高点147美元/桶。WTI和伦特原油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00.06美元/桶和.26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8.66%和34.37%。
彼时为了稳定物价,成品油价格并未同步进行大幅上调,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石油公司出现政策性亏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曾表示,成品油价调整设定上下限,主要是考虑中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2008年,在国际油价均价在100美元上下,国内成品油价格6.3元/升左右。中国和三家石油央企为此“补贴”1652亿元。
国际油价在2008年登顶 历史 峰值,中国石油利润却同比下降22%;中国石化炼油业务亏损615亿元,利润同比下降47.34%。
因此,石油央企的盈亏并未和国际油价的涨跌完全同步。只有当国际油价运行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之间时,石油央企的盈亏和市场表现较为一致,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或者高于130美元/桶时,政策端的影响便会显现。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油企也投资了海外的企业,并且大部分的海外投资的石油也在国际市场销售,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
s://.ixigua/i6820317340387770893/
油价和两桶油的业绩长期以来是很的人所诟病的,特别是有车一族和炒股的,两桶油作为央企背负了很多的任务,维持稳定、税收、战略储备、能源安全等,我国定了一个地板价,每桶原油跌到40美元时国内油价不再调整指在保护石化油服、石油开踩等国内相关产业链公司,当然作为央企它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前几年出现的各种油老虎让国人对它们的印象差到了极点,潜意识里认为两桶油里还有很多老虎、苍蝇,造成了信任感缺失。
国际油价跌到了负数并不是现在去拉油别人倒给你钱,负油价的产生是资本的博弈,是美国资本挖韭菜根的一件事,利用油轮稀缺,储存已满,时差,规则等,对参与石油期货资本的收割,两桶油的成本对油价变化是不敏感的,因为石油不能长期大量无损化的储存,所以都有库存,中国的石油储备在60天左右,所以原油的价格变化要持续60天以上才能体现出成本的变化,如果油价在20美元左右持续到年底,两桶油的业绩就不会亏,石油、烟草、银行、电力、是国家支柱性产业,他们税高点、利润多点,其实是国家的须要,关乎国家大事我们不应该抱怨,而是多一点支持!
最近有人在问,为什么国际油价都那么低了,最新公布的季报显示中国的两桶油一季度还亏了360亿元,差不多以每天4亿元的速度在“烧钱”?其实答案很简单,两桶油作为我们国家的超大型国企,其经营范围除了炼油、卖油之外,还有其他业务,这中间包括石油开、石油钻井,石油工程建设等,可以说包圆了整个石油行业的上、下游;而这些业务很多都是重资本,高技术密集、高劳动密集的产业,这些产业需要相对合理的油价作为支撑,才能获得利润。我们可以对比下美国的页岩油企业,他们目前的油成本和两桶油差不多,都是40-50美元/桶。自从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之后,美国页岩油企业是亏得厉害,很多都陷入破产的境地。
那么两桶油为什么亏损那么多呢?老易特意找了下他们各自发布的一季度季报,其实里面说得很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或者证券软件上去查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易花3分钟时间简单帮大家梳理下两桶油亏在了哪里――
先说中石油的季报,季报显示中石油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总共亏了 133.49 亿元,,归属母公司利润净亏损162.30亿元,亏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一季度由于疫情严重,部分产能转为喷绒布等防疫物资生产,导致炼油和化工板块经营亏损87,02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62.92亿元,化工业务亏损24.1亿元。
2,受到成本品价格下跌和市场需求下降影响,成品油销售亏损165.93亿元
3,销售进口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亏损39.33亿元。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最主要的亏损集中在油气营收减少和成品油销售额下降,光这两块就亏损超过300亿元。(当然也有盈利的业务板块,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为全部列出)
我们再来看中石化亏在了哪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