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卡百公里油耗是多少_三一重卡加油价格表最新
1.又把搬上了卡车,只靠大卧铺和低价卖车,三一重卡能走多远?
2.三一重卡385马力怎么样
3.解析三一重卡的“隐忧”与康明斯的“战略之乱”
4.同样是潍柴、法士特、汉德,你买陕汽重卡还是三一、大运重卡?
又把搬上了卡车,只靠大卧铺和低价卖车,三一重卡能走多远?
三一重卡在业界号称是“互联网卡车领先品牌”,他们的思路说起来也不复杂,走的就是高性价比、高配置路线,然后解决目标用户的痛点需求。配置类似的车型中,三一重卡售价比其他品牌便宜五六万,国内用户非常想要的大卧铺三一不但做了,1.2米超宽沙发床还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因此在普通散户群体里面三一重卡的话题度一直很高,三一做的车就是他们想要的,除了担心售后、质量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顾虑。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用个性化方式迎合用户需求。三一重卡以用户为核心的第一阶段小目标已经达成,不过三一初代产品只能以单一的配置去优先解决大部分人的痛点需求。第二阶段就是如何以个性化方式为车辆提供更丰富的功能配置,在满足痛点需求的基础上再去解决不同用户的各种痒点需求。
今年的上海宝马展,三一卡车推出了用于第二阶段 探索 的一款卡车,而这台车就是三一再一次用“互联网思维”去迎合用户的一个产品。
实不相瞒,三一重卡虽然在市场上卖了一段时间,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所以在外观方面还是想多说几句自己的感受。
说起三一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不由自主的想到小米,两家企业在起步初期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比如外观部分,小米手机早期的理解是“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说起来很神乎其神的口号,其实本质上是在产品初期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家族语音,每一次产品的换代都是随波逐流的去追寻市场同类产品的脚步,最后呈现出的东西就是,不会很丑,但也不会很出彩,没有自己的调性在里面。
三一这款重卡也是一样,糅合了市面上重卡的各种元素,外形整体上确实不会让人感觉丑,惊艳感自然也是没有的,与其他品牌车型有点似是而非的错觉,灰色进气格栅一直与侧面窗舷连城一体,这种处理手法是斯堪尼亚卡车标志性的风格。
三一很聪明的做法是原厂就带有三一涂装,车身侧面大大的“SANY”字样,即为车辆外观增色,又能很好地宣传自己的品牌,更重要的是掩盖了侧面造型的不足。为了节省驾驶室成本,用料比较薄是其一,造型上也在尽量避免线条,侧面相对很平整,除了卧铺窗户区域有个冲压,还有就是在窗沿下方一条比较明显的棱线,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开发难度。而在门把手之下和挡泥板之间的那一段区域其实是塑料覆盖件,三一就开始随心所欲的凹造型了,棱角分明,去弥补驾驶室上半部分过于平整单一的设计。
转到侧后方,三一重卡“一战成名”的重要原因就来了,1.2米宽的卧铺仅仅靠驾驶室内那点空间是怎么都分配不出来的,一般的重卡驾驶室从前到后的空间也就2.5米,除掉仪表台和驾驶员座椅空间,后面的卧铺宽度顶多就是80-90cm。但是重卡有导流罩啊,反正外面看上去都一样,驾驶室往后扩展一下与导流罩融为一体,空间不就出来了吗?我相信很多一线驾驶员都有过这个想法。三一的互联网造车经验就是来自于此,于是乎正面看上去就是普通带导流罩的卡车,到后面一看就发现根本没有侧导流罩。
这一部分像导流罩的空间与驾驶室有一条明显的缝,看着很像导流罩,那可不是为了像而故意做的。实际上这一部分空间就是额外加上去的,焊接之后打胶密封,与驾驶室并不是一次成型的整体。所以在发生追尾事故的时候整个驾驶室的后部强度以及接缝的耐久度都会是一个疑问。
三一重卡卧铺宽度这个事在前段时间还有一个纠纷,卧铺宽度超过法规限定的95cm,车管所不给上牌。这个问题并不是车管所故意刁难,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 中有详细的规定,规定原文附下面。当然了,国内国情原因,大部分地区通过“非”通道还是可以为车辆上牌的。
也正是这个事一出,就解释了为什么国产其他卡车厂商不做这种超宽卧铺车型。不是他们不想做,也不是不懂用户需求(确实也有不懂的),而是他们都知道法规限定在那里。三一重卡知道吗?肯定也知道,初生牛犊不怕虎,打打擦边球就过去了,反正新车一年销量也不会很多。像解放重卡一年十几万的量,即便是0.1%的概率被车管所为难,那一年也能爆出上千个用户维权,事情可就变得不可控了。
中国卡车的发展要感谢两个“师傅”,重卡感谢奥利地斯太尔,轻卡感谢日本五十铃。轻卡先不谈,重卡领域,即便到了2018年斯太尔的各种衍生还在发光发热。现在的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都是斯太尔的另一种生命延续,市场口碑也就形成了潍柴+法士特的动力链搭配,重卡市场产品的同质化也源于此。
换位思考一下,要做一个新的卡车品牌,最保守的做法就是选择用户认可度最高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车桥,欧曼是这么做起来的,大运也是这么做起来的。三一选择的也是这条路线。当下火热的潍柴WP13发动机,500马力,法士特手动12挡变速器,汉德车桥,一整套搭配下来完全就是和陕汽一模一样,整车售价价格便宜几万块。刚好这套动力链有口皆碑,宣传上省事很多,只要三大件不坏,其他的小毛病修修也不贵(用户心声)。
从前面说起,汉德前桥,全车固特异轮胎,珀然铝合金轮圈,除了没有免维护的轮毂轴承,没啥不好的,考虑一下不到30万的售价,还要啥自行车?
因为展车的原因,底盘两侧带有侧裙板,实际销售的车型没有这个配置。侧裙的造型与整车的风格很搭配,做工还过得去。
后面的汉德驱动桥就用上了油润滑的免维护轴承,速比3.364,整车经济车速大约是75-95km/h。据说在后桥速比选择上三一重卡比较死板,就只有一两个固定的选择。为了控制成本,零件同质化程度越高肯定是越利于降低购价格和管理成本,反正一堆车桥都是这个配置,装上去就行了。
鞍座比较讲究的选择了JOST免润滑产品,依靠上面的复合材料可以免涂抹润滑脂,鞍座的价格比较昂贵,大约过万元了。
比较意外的是在车架的做工和管线方面三一做的非常棒,车架的喷涂和质感已经超过很多国产车,管路从头到尾被包裹的整整齐齐严严实实,电线捆扎好不凌乱。我不知道量产车是什么水平,展车这个水准绝对是能秒杀一干国产旗舰车型。
底盘上还有一个小亮点是用了锂离子电池代替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差不多同样的体积锂离子电池能提供的电量更多,例如装了独立电动空调,铅酸电池用6个小时就低压报警,锂离子电池用8-9个小时可能都还有不少电量,另一方面车上电器负载多也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传统的铅酸蓄电池除了成本低和安全性相对稳定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优点了,换用锂离子电池算是小创新。不过锂电池最大的问题是环境稳定性和安全性略差,成本又过于昂贵,暂时没有批量装车的可能。
中国市场有其独特的卡车运营模式,散户在当前还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占据大多数。“食无定点,居无定所”是最真实的写照。迫于行情压力,大部分车主辞去一个司机,把老婆带在车上一起陪着已经成为常态,俗称“夫妻车”,这样夫妻俩的衣食住行都在车上,对车辆的空间需求就与普通驾驶员不同。这种现象随着物流行业洗牌以后肯定会消失,不过那都是后话了,在当下如何满足这一部分用户群体对空间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三一重卡的切入点就是这个,用一个远超国内其他车型的大卧铺直击这些用户的内心,那用户的心声肯定就是:“啊,终于有厂商懂我的需求了,买买买。”
仅仅是靠一个卧铺肯定只能叫好不叫座,比同类产品便宜五、六万的的价格才是让用户愿意掏腰包尝试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很多卖的不好的卡车厂商都应该想明白一个道理,不管你产品是不是真的好,在同样价格和配置相近的情况下,购车用户为什么不选择解放、东风、陕汽之类的大品牌?只有价格合适才是硬道理,就算车子明显不如其他品牌,只要价格便宜就有人愿意尝试,品牌不如人的时候就要舍得给出价格诱惑。
在空间和价格已经做到极限的时候,三一还能有什么花样?这次宝马展三一重卡的内饰就是他们给出的答案。
可以再从用户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一些讲究的人肯定是不满足于原车内饰的各种大塑料。豪华车是怎么做的?大面积的皮革包裹!欧洲卡车内饰改装是同样的思路,各种大面积的皮革用在原车内饰上,去营造所谓的高级感。
打开车门就能发现三一走的是同样的路数,乳白色和棕色的皮革包裹在内饰各个部分,一些塑料件不方便包裹就用同色油漆代替,是不是感觉有点意思了。在细节上的处理还是能看出来是不太完美,瑕疵很明显,类似的细节在车内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后面就不一一列举了。
除了皮革,还有仿木的材质大量应用在中控台区域,方向盘上也有一部分仿木纹理。从现场观众的反馈来看,这个内饰还是很受一线驾驶员欢迎,他们已经眼前一亮,内心蠢蠢欲动,他们的评价才最有参考意义,驾驶员喜欢就好了。
顶部储物箱打开,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大喇叭是什么意思?
。
三一已经在积极 探索 车内的各种休闲 活动,打开外置储物箱就能看到里面装了功放之类的K歌硬件设备,驾驶室顶部有旋转灯,主驾驶座椅后面有点歌的屏幕,两支无线麦克风一上手,麦霸就要闪亮登场了。
K歌太闹了?副驾驶座椅后面小桌板放下,茶具摆起来,电视机打开,坐着喝茶看电视有何不可?
车后的大卧铺准确的说叫“沙发床”,兼具沙发和床的功能,抽屉收起的时候就是个沙发,抽屉拉出来把垫子铺上才是1.2米宽的床铺。两个抽屉内一个是车载冰箱,一个是微波炉。
换挡杆边上还有一个车载饮水机。
仅看上面的文字描述,一切都很美好。这是三一重卡对卡车驾驶员业余生活的想象,舒适性配置确实能提升驾驶员在车上的生活品质,这是不可否认的。
“ 探索 ”是个好听的词,因为它是不成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行为,最终呈现的东西可能就会与理想产生差距。三一这些配置和理念真的很棒,实际落地执行的时候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1、K歌的两个喇叭在储物箱内,箱门却没有铰链或支撑杆,导致箱门无法保持在开启状态,把喇叭盖起来唱歌好像有点不对劲吧。
2、车载冰箱是购买第三方品牌直接放进抽屉内,与车辆并不太匹配,冰箱散发的热量就闷在抽屉内,影响卧铺的舒适性。
3、微波炉更为离谱了,不是车载专用,微波炉的门被抽屉挡住并不能开启,是一个只能看不能用的功能。
4、两个抽屉拉开都需要先把地板上的脚垫掀起来,不然会导致抽屉无法拉出。
5、车载饮水机出水口位置安装过低,每次装水需要一只手拿起出水口,一只手拿杯子。与地板过近的出水口很容易被地板上的灰尘所污染。
互联网思维是以用户为核心,解决用户的需求只是初级阶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如何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日后脱颖而出的硬实力。简单来说,卡车产品同质化之后如何俘虏用户芳心?“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就是最好的答案。“精”就是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就像手机系统不断的更新迭代去做到更加的人性化。三一重卡现在低价格、大空间、大卧铺是做到了“人无我有”,也是三一目前最核心的竞争力,不过这些东西门槛不高,很容易就被竞争对手学习并超越,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体验做到“人有我精”才是持续领跑的正确方向,不然等待三一的就是昙花一现了。
图/文:陈接锋
三一重卡385马力怎么样
三一重卡385马力是比较强劲的。
三一重卡385将搭载三一道依茨专为重卡全新开发设计的D09发动机,该发动机排量为9升,最大马力380PS,最大扭矩1550N·m。得益于道依茨一贯引以为傲的动力性,这款发动力也延续这一特性,在动力上完全满足短途运输市场。
在整车材料轻量化上,王道385整车用800L铝合金油箱、铝合金储气筒,并标配全车铝合金轮毂,使用寿命也更长。而且新车用全新的轻量化传动轴,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使得整车自重低至7.7吨,与国内同类竞品相比至少轻200kg。
三一重卡385的舒适性:
在整车舒适性上,王道385用驾驶室四气囊悬置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路面颠簸;驾驶员座椅用空气减震气囊座椅,支持多向调节,驾驶舒适性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王道385用发动机前后双孔悬置应用,减震性能优于竞品30%,整车振动小、颠簸时晃动小、噪声小,能够给到驾驶员一个安静、舒适的行车环境。
解析三一重卡的“隐忧”与康明斯的“战略之乱”
在中国重卡行业每年百万辆的版图上,自2018年始,多了一个“奇妙”的存在——三一重卡。
“奇”在于三一重卡一上市,就可以用低于市场5万-8万元的价格,买到一台三大件同样为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的整车。
“妙”则是,许多行业人士反复推敲、依然不解的是,在重卡行业成本透明化的今日,用适配广泛的重卡“黄金动力总成”的三一重卡是如何做到“同质低价”的呢?
对于“低价”,从诸多见诸报端的言辞中,可以将三一重卡的“秘诀”归结为:“独有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减少了赚取差价的经销商环节”,并不止一次的提到:“三一重卡为了降低成本,在供应商方面大都是独家合作,前提是供应商要给到最低价,且生产环节用自动化生产,人工成本低。”
也就是说,通过省去经销商环节、降低供应链成本、生产自动化这三道核心步骤,三一重卡将同等产品售价拉低了10-20%。那么让笔者疑惑的是:满打满算三一重卡年销量1.5万台的规模,能让供应商作出多大程度的让步?
此外,众所周知的是,发动机是整车最大的利润点,而据公开消息,三一重卡在和潍柴做购价格谈判时,底气不足。那么,笔者觉得三一重卡这个10-20%的差价空间到底从哪里来,还真是一个需要智慧破解的迷局?
至于如何做到重卡主流品牌“同质”?关于三一重卡的文章不约而同地指出:三一重卡品质有保障,是得益于与潍柴、康明斯等的体系合作,确保了动力提升。
中国重卡行业素来有“得发动机者得天下”的说法,重卡前五无不完成了垂直配套的体系建设。三一重卡亦厉兵秣马,筹谋通过与道依茨的合作来达成晋级“前五”的目标。2019年9月28日,三一智联重卡项目开工暨道依茨发动机项目签约动员开工活动举行,规划年产能60万台,并于2022年实现量产。
但是,造车不等于造发动机。造发动机也绝非儿戏。前有华菱造汉马动力,深陷资金链窘境,6年伏枥方得累计销售5万台的战绩。
公开数据显示,如果从设计开始到量产,一般轿车在欧美是3~5年,日本是3~4年,国内独立研发是5~15年。重卡显然比轿车的技术难度更大、零部件更多。而三一重卡自立项到上市仅381天,而且上市以来,已经迭代10次。
自2019年来,三一重卡的质量问题不绝于耳,除了某媒体人士爆出的涉及保险杠、转向机副支架、刹车总泵等部件的设计缺陷,卧铺设计违规等,发动机也爆出了渗水漏水的问题。
潍柴主打10升/12升产品在重卡市场保有量超过200万台,无愧于重卡用户心中认可度最高的“黄金动力”。但,这样一款既叫好又叫座的动力,一到了三一重卡身上就屡屡爆出问题,难道没有人去深究,到底是发动机质量问题,还是整车装配工艺问题?
“得发动机者得天下”此言不虚,但汽车厂家的装配工艺同样不容忽视。如何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各种零部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组装成整车,这一工艺过程需要的不仅是设备、know-how,还有无数次经失败验证过的经验。敢问一句,从立项到上市仅381天的三一重卡,又在装配工艺上积累了哪些心得呢?
现如今,三一重卡又要搭载福康发动机,这么一来,“物美价廉”的三一重卡仅仅靠着发动机,便成功“蹭了”主流重卡们的“流量”。
所以,三一重卡让很多重卡企业如坐针毡的,可能不只是价格战,而是把那些主流品牌辛苦数十年打造的口碑拉到同一阵线。毕竟,大部分用户认的是发动机,并不懂得整车装配工艺高低对质量影响的云泥之别。
三一重卡,搅局者还是乱局者,笔者无法妄下判断,但是从引入福康、又落力与道依茨合造发动机时,隐忧的伏笔已然埋下。
一方面,从康明斯向三一重卡伸出橄榄枝,足可窥见其中国战略之混乱。众所周知,康明斯素来以“高端”“进口机”闻名于重卡业界,而且在华与多家整车厂共建发动机厂。在这种情况下,康明斯应该竭尽心力与合作伙伴,共同发掘卖点、做大做强合资产品,继续深耕维系卡友心中高效、可靠、智能的品牌形象。
但是,康明斯转而一心谋求通过扩大外配,来占据更大份额,不知其合资企业的中方作何感。试想,整车厂为什么要自建发动机?不就是为了形成核心竞争力。康明斯的“多情之举”可能会让整车厂数十亿的投资打了水漂。
谋求外配若在情理之中,定位“高端”的康明斯应该乘势而上,全力塑造“全球顶级动力”的品牌形象,但此时它却自降身价,转战低端重卡市场,先后“委身”三一、大运等一些主要靠价格来抢市场的低配重卡,而康明斯本身在低端市场的产品布局和服务能力,都存有明显短板,如此一来不啻于自砸招牌。
数据显示,康明斯近年来在华发动机总出货量——2017年51万台,2018近50万台,2019年54万台,康明斯在华销售数据呈现低增长态势,急于扩大市场份额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良禽择木而栖,康明斯选择切入低端重卡市场,恐怕此举不仅不能起到扩大份额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其在中国的长期发展,逐步影响合作企业信心,未来将更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战略合作伙伴。三一重卡把“宝”压在康明斯身上,并不乐观。
更堪忧的是,三一重卡将未来跻身行业前三的“底牌”放在了道依茨身上。如果说在千禧年之际,道依茨还是车机市场叫得出名字的品牌;那么时至今日,道依茨在中国重卡市场的“没落”有目共睹。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越是隐忧重重,越应该对于未来的战略布局做出审时度势的冷静判断。只要踏实造车、用心造车,相信三一重卡一定能和三一重工一样,成长为民族品牌的全球代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同样是潍柴、法士特、汉德,你买陕汽重卡还是三一、大运重卡?
在重卡行业,潍柴+法士特+汉德的组合是最有名的黄金动力链,以陕重汽、北奔、徐工、三一、大运为代表的品牌大量用该组合,尤其是陕汽重卡,可以说和这个黄金动力链互相成就,如果没有黄金动力链很难有陕汽的今日的成就,如果不是陕汽排他性大量装配黄金动力链,潍柴组合也很难有如今的高占有率,市场的新品牌也都带有动力组合崇拜的成分,以大运、北奔、徐工以及刚火爆起来的三一为代表,黄金动力链在重卡市场遥遥领先。
对了,还忘了说四川现代的致道,当创虎重卡卖不动的时候,四川现代也曾尝试做一款经济型产品,这既是致道,这款车说白了就是创虎的减配版,它配的也是潍柴、法士特、汉德的组合,据说高端重卡代表广汽日野也曾讨论是否要装潍柴这套配置,最后不了了之,足见潍柴黄金动力链的威力。
许多卡友一定也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潍柴的这套黄金动力链,配在陕重汽、大运、徐工、三一上,该买谁?
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回答,因为从重卡的整体来说,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大件也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的配置以及调校,因此,如果这三大件有保障,而且是同样的经过了验证的成熟组合,理应说装到谁家的车上都不会有太大的不同,然而,凡事都有个“但是”。
但是,有些人就会认为还是有不同的,一来,据说潍柴给陕重汽提供的发动机是特供,和其他企业用的不一样,而且汉德、法士特就在陕重汽工厂旁边,成本也会更低。二来,陕重汽是搭载这套系统时间最长的企业,和整车的配合也会更好,同样的三大件,装到大运、徐工和三一上就会有不同的性能。
然而,有趣的事来了,不是说陕汽重卡有更低的成本吗?那为什么反倒是三一重卡最便宜呢?同样的配置,一个30万出头,一个27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