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油价走势_油价价格走势
1.雅思写作真题及解析:看报纸是获知新闻的最好途径吗
2.电动汽车的真实电耗与用车成本分析
3.行业研究报告的分类
雅思写作真题及解析:看报纸是获知新闻的最好途径吗
雅思大作文真题:看报纸是获知新闻的最好途径吗?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newspaper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about news, while others believe that more effective way is through other media.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解析&审题
本周考题虽然在近些年没有出现,但烤鸭们应该感到很开心,因为这实在是个太熟悉的话题了,也许我们经常讨论这个话题,尤其是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2012年6月9日曾经考过一个有关“新闻”的题目,原题如下:
Some people think news has no connection to people's lives, so it is a waste of time to read the news on the newspaper and watch television news program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这个题目要求我们讨论的观点是:新闻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因此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新闻节目是浪费时间。就这个题目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反驳其前提条件去论证新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阅读报刊和看电视新闻是非常重要的。
回到本次考题,我们发现题目要求与2012年6月9日不同,这次问的是关于获知新闻的方式:阅读报纸是不是获知新闻的最好方式?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这种提问方式我们也不陌生,2018年3月3日和3月10日两次考试就是这种提问方式,其中3月3日问的是监狱是不是解决犯罪问题的最好方式,3月10日问的则是提高车价和油价是不是解决交通和污染问题的最好方式。回答这种问题的思路通常是先肯定题目中提供的方式的有效性,然后提出这个方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其他更好的方式。
比如本次考试,我们就可以先论证报纸的确是获知新闻的很好途径(包括阅读心理、深度分析等),但报纸的问题就是出版速度慢,而且需要花钱购买,携带也不方便,而电视、网络则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获取新闻,而不是仅仅依靠报纸。
老师笔记 01
The newspaper will remain to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eople’s newsconsumption, even though other media may get the upper hand. Many predict that the print’s days are numbered due to strong competition from television, radio and the Internet. In terms of popularity, newspaper isstatistically down but is not emotionally out.
尽管其他媒体可能占上风,但报纸仍将是人们新闻消费的重要来源。许多人预测,由于来自电视、收音机和互联网的激烈竞争,印刷品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就受欢迎程度而言,报纸在统计意义上会下降,但在情感上却不会出局。
解析
(1)本段引入话题,并提出观点:newspaper is statistically down but emotionally not out。
(2)consumption 消费
(3)get the upper hand 占上风
(4)days are numbered 日子屈指可数了
(5)popularity 受欢迎度;流行度
(6)statistically 数据方面;从数据上讲
02
Statisticall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print news audiences are dwindling, which means newspaper readership is getting eclipsed by other ways of learning about news. It is a long, slow and painful downward spiral to the point that the newspaper, like vinyl records and film cameras, is a relic for collectors.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news industry, local television is the number one source of news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ith digital news coming in second, followed by the radio, and then by the newspaper.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why the newspaper is being left farbehind is that many people do not see the point in buying a print newspaper if they believe they can get all the news they need elsewhere for free.
从统计上说,印刷新闻的受众正在减少,这意味着报纸的读者群正在被其他的新闻获取方式所蚕食。这是一个漫长、缓慢和痛苦下降螺旋线,最后报纸会像乙烯基唱片和胶卷相机一样,成为收藏家的古物。根据新闻业的研究报告,本地电视台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新闻渠道,数字化新闻排在第二位,其次是电台,最后是报纸。报纸被远远抛在后面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如果人们相信可以从其他地方免费获取新闻,那么花钱买报纸是没有意义的。
解析
(1)本段论述报纸已经不是新闻渠道首选及其原因:其他渠道是免费的,而报纸需要花钱购买。
(2)dwindle 减少
(3)eclipse n.(日、月)食;v. 使遮蔽,使失色
(4)spiral 螺旋
(5)relic 遗迹;古物
(6)news industry 新闻业
(7)leave behind...... 落在......后面
(8)for free 免费地
03
Nevertheless, for emotional reasons, print newspapers will continue to existfor a good while. To begin with, the feeling of a warm newspaper right off the press is one of traditional readers’ favorite moments to begin a regular day. Unlike other ways of delivering news, a print newspaper can be physically held in a reader’s hands, and this is a huge pro for print editions. In addition, newspapers can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longer, more in-depth feature articles that tend to be read in full. Instead of becoming a thing of the past, print newspapers are still widely read and preferred by many audiences.
尽管如此,由于情感原因,印刷报纸仍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首先,传统读者的日常一天就是拿到一份刚出炉的报纸那个温暖时刻开始的。与其他的新闻传递方式不同,纸质报纸可以拿在读者手中,这是印刷版新闻的最大优势。此外,报纸还可以刊登更长、更深入的特写文章,供读者全文阅读。因此,印刷版报纸没有成为过去时,仍被广泛阅读,并被众多读者喜欢。
解析
(1)本段讨论报纸不会立刻消失的原因:一是拿在手中的温暖感觉;二是报纸可以刊登较长的深度分析文章。
(2)for a while 相当长时间
(3)pro 支持;加分项
(4)in full 完整地
04
In conclusion, the golden days of print news are gone forever, but nothing is like the feeling of physically holding a newspaper in hands. After all, the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 about news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Each news media outlet is effective in its own way.
总之,印刷新闻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但没有什么比手拿报纸的感觉更好了。毕竟,获知新闻的不同方式之间并不相互排斥,每一种新闻媒体都以其自己的方式产生作用。
解析
(1)本段结论:报纸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不会消失,不同新闻获知方式并不相互排斥。
(2)after all 毕竟
(3)mutually exclusive 互相排斥
(4)outlet 出口
本场考试范文
The newspaper will remain to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eople’s news consumption, even though other media may get the upper hand. Many predict that the print’s days are numbered due to strong competition from television, radio and the Internet. In terms of popularity, newspaper is statistically down but is not emotionally out.
Statisticall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print news audiences are dwindling, which means newspaper readership is getting eclipsed by other ways of learning about news. It is a long, slow and painful downward spiral to the point that the newspaper, like vinyl records and film cameras, is a relic for collectors.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news industry, local television is the number one source of news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ith digital news coming in second, followed by the radio, and then by the newspaper.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why the newspaper is being left far behind is that many people do not see the point in buying a print newspaper if they believe they can get all the news they need elsewhere for free.
Nevertheless, for emotional reasons print newspapers will continue to exist for a good while. To begin with, the feeling of a warm newspaper right off the press is one of traditional readers’ favorite moments to begin a regular day. Unlike other ways of delivering news, a print newspaper can be physically held in a reader’s hands, and this is a huge pro for print editions. In addition, newspapers can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longer, more in-depth feature articles that tend to be read in full. Instead of becoming a thing of the past, print newspapers are still widely read and preferred by many audiences.
In conclusion, the golden days of print news are gone forever, but nothing is like the feeling of physically holding a newspaper in hands. After all, the different ways of learning about news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Each news media outlet is effective in its own way.
电动汽车的真实电耗与用车成本分析
内容概述:
使用电动 汽车 是否真的能省钱,这是个争论不休且确实存在一定争议的问题;解析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电价与电耗,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并不是所有 汽车 用户都有车位可以用于安装充电桩,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无法建桩就只能使用公共充电桩,这种桩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流快充桩,另一种是交流慢充桩。电动 汽车 可以选择直流桩,充电的效率会非常高;因为电动 汽车 基本都是充电半小时即可恢复到80%,日常通勤实际不需要充满,按照NEDC-500km的续航标准计算,80%的电量已经可以行驶400公里,即便要保留一些电量也能行驶350公里左右,对于普通代步车而言也不过是一周充电一次的标准而已。
为什么要计算充电时间呢?
答案:公共充电桩往往会安装在公共停车场,充电位基本都是不满一小时就不收停车费用;所以电动 汽车 充半小时就行,达到80%之后会按照交流慢充桩的标准充电,每小时补充6.5kwh左右。
而交流桩还是有些比较特殊的,这些充电桩会在一些免费的公共停车场安装;所以在有充足时间的时候,可以抽出时间深度满充一次并均衡电池组。也就是说充电的停车成本其实是不用计算的,剩下的就是电费的成本了。
不论交流慢充桩还是直流快充桩,电价基本都是一样的;而且很多充电桩都还有峰谷电价,也就是夜间电价低一些。费用最高不超过1.5元一度,几个知名品牌的充电站基本为1.0-1.1的标准,谷电可以再低几毛。
就按照平均1.0来计算吧,NEDC-500km的车辆电池组容量会在65kwh左右,就算每次充电45度,费用也就是45元——这个开支能行驶多少公里呢?这就要来了解一下车辆的真实电耗了。
三个尺寸标准的电动 汽车 耗电量大致如下:
这是个什么标准呢?
按照一升油折合三度电计算,百公里油耗还相当于3-7L/100km,这个费用似乎还是有些高——但是这个算法是错误的,因为计算费用要以电价为标准而非油价,即便两者能够换算。
真实的费用就是百公里开支8-10元、12-15元、15-20元,仅此而已。小微型车统计过的一些车辆,大部分都不到10kwh/10km,按照公共快充桩的费用标准计算,一公里也不到0.1元。B/C级的车辆大部分都能控制在每公里0.15元左右 貌似这个费用标准比CNG的出租车还要低,那么即使用公共充电桩难道就不划算了?
至于充电便利性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因为不便于建桩的城市区域总会有密集的公共充电桩;反之在相对偏一些的位置,可能连车位都是没有费用的,也就是可以安装家用充电桩。
这种充电桩可以使用新能源 汽车 专用电表,也可以使用普通民用电(电表);前者峰谷平均电价0.5元左右,后者平均电价0.8元左右。专用表可以做到用车成本再降低一半,普通表则能降低20%,这就是电动 汽车 的真实用车成本。
重点:电池组容量衰减后,更换电芯的成本高吗?
不能否认更换电芯的成本很高,而且工艺很复杂;因为电池包总成的外壳是IP67级别的密封,维修厂是没有条件去拆解并测试更换电芯的,电池组需要发回到车企或供应商的厂家才能分拣更换。
所以更换电池很复杂,再加上成本高昂的电芯就会很贵;但是电芯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成本较高的是镍钴铝、镍钴锰和钛酸锂,更换1kwh的电芯就要一两千元。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完整更换一组也只是三万元左右,重点是原车的电芯并非都不能使用。
使用电动 汽车 每年可以节省数千或上万元的油费开支,那么一辆车用上七八年,换一组电芯的成本似乎也不是无法接受了,只是感觉没有省下多少——但是随着磷酸铁锂电池逐渐成为主流选项,车企也能够有效控制车辆的制造成本,此时想要提升卖点就可以提供电芯的终身质保,于是越来越多的品牌提供了这项服务,但什么电芯、什么又是电池组呢?
这就是电芯和电池组的关系,电芯其实就是电池,小组叫做模块、总成叫做电池组,只要用于储能的电芯有了终身质保,使用电动和插电混动 汽车 还有什么成本呢?
至此应该再没有什么纠结了,除了还认为电动 汽车 保值率低;然而燃油 汽车 阵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车价格的一路跳水决定了二手车辆的价值评估标准也越来越低,所以没有绝对保值的车,不论燃油动力还是新能源。
那么两类新能源 汽车 又有超越燃油 汽车 的NVH和优秀的动力,似乎再没有什么理由来排斥这种车了。也许新能源 汽车 对于很多老司机而言还显得很新奇,就像骑跨骑、弯梁和踏板的时候认为电瓶车没前景,现在呢?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行业研究报告的分类
常规行业市场研究介于产业研究与市场研究之间,糅合两者的精华,属于企业战略研究的范畴。一般来说,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研究行业的生存背景、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生命周期、该行业在整体宏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发展演变方向与成长背景;
二是研究各个行业市场内的特征 、竞争态势、市场进入与退出的难度以及市场的成长性;
三是研究各个行业在不同条件下及成长阶段中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模式,给企业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根据当前全球咨询产业系统,顶级的服务是战略咨询(国家级项目),高级服务是顾问咨询(企业巨头项目),普通级服务是市场研究报告(大众型研究资料)。一份标准的市场研究报告包括:行业概况,产业格局,竞争分析,历史、现状、趋势分析。数据占据30%-45%的价值比例,分析研究占据50%左右的价值比例,其他内容占据少于10%的价值比例)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是如果您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行业监测,指长期对某个行业领域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与指标评价体系,对大量的行业数据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通过行业的内外部环境、上下游供需、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监测与研究,反映行业的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并预测行业发展前景的机遇与风险。
中安顾问是国内最早开展行业监测工作的咨询机构之一,已在厦门、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南京、杭州、青岛、大连、重庆等十余个城市拥有分公司、办事处或合作机构,并与全国100多家具备资质的专业调查执行公司建立起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中安顾问的行业监测和调研网络覆盖全国75%的城市。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多个领域居全球之首。截止2012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增加到63GW,同比增长39.8%,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kWh;我国光伏新增装机4.8GW,同比增长220.0%,总装机容量达7GW;核电在建机组30台、容量32.73GW,同比增长175.3%,在建规模全球领先。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为此,“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加速,节能减排与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未来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仍将处于快速道,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以定量及定性的方法深层次地剖析了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产业特征、市场规模、发展布局及发展热点,帮助客户系统、准确地把脉产业发展轨迹。
通过对新能源行业产业链环节的梳理,对整个产业链价值流向和升级演化进行详细阐述及分析,理清产业发展方向。
从产业规模、经营状况、SWOT分析等多个维度总结企业表现,对于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进出入壁垒及投资风险,给出更加科学和完整的投资建议,帮助投资者精准地进入市场,获取利益最大化。
以科学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新能源行业的预测体系,确保得出具有前瞻性、价值性的预测趋势及结果。 第一章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条件
1.1 资源条件
1.1.1 化石能源日益紧缺
1.1.2 新能源储量及分布
1.1.3 新能源的综合利用
1.2 社会条件
1.2.1 能源问题引发经济社会问题
1.2.2 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2.3 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重要政治议题
1.3 技术条件
1.3.1 主要新能源技术介绍
1.3.2 我国加强新能源技术国际合作
1.3.3 新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1.3.4 新能源发电技术解析
1.4 其他条件
1.4.1 人才
1.4.2 资金
1.4.3 设备
1.4.4 配套设施
第二章 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状况
2.1.1 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新能源提振经济
2.1.2 2011-2012年全球新能源市场分析
2.1.3 国际新能源产业结构面临发展变局
2.1.4 经济全球化下国外新能源开发的策略
2.1.5 各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2.2 欧洲
2.2.1 欧盟各国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2.2 欧盟积极投资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
2.2.3 2011年欧洲新能源补贴政策出现分化
2.2.4 2012年英国继续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
2.2.5 法国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2.2.6 德国实施新政发展绿色能源
2.3 美国
2.3.1 美国新能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进
2.3.2 2011年美国新能源政策迎来拐点
2.3.3 2012年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2.3.4 美国新能源政策综合分析
2.3.5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4 日本
2.4.1 日本发展成为新能源大国
2.4.2 日本政府主导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4.3 2011年大地震加速日本新能源转型
2.4.4 2012年日本新能源政策动态
2.4.5 日本新能源战略解析
2.5 其它国家
2.5.1 澳大利亚
2.5.2 巴西
2.5.3 印度
2.5.4 韩国
2.5.5 以色列
2.5.6 哈萨克斯坦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新能源产业总体分析
3.1.1 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3.1.2 产业发展综述
3.1.3 主要发展成就
3.1.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1.5 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3.1.6 多方力量助推产业崛起
3.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特征
3.2.1 密集政策扶持新能源开发
3.2.2 新能源利用步入发展快车道
3.2.3 技术转化速度与国际同步
3.2.4 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3.2.5 产业集群特征逐步显现
3.3 中国新能源发电业简析
3.3.1 新能源发电行业蓬勃发展
3.3.2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潜力巨大
3.3.3 电力企业布局新能源发电市场
3.3.4 新能源电力定价机制分析
3.4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区域布局
3.4.1 产业集聚情况
3.4.2 区域分工情况
3.4.3 细分领域集聚特征
3.5 中国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趋势
3.5.1 产业整体持续朝政策和资源优势区域集聚
3.5.2 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不断朝市场终端转移
3.5.3 研发和销售环节朝资本和人才密集区集聚
3.6 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行业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3.6.2 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6.3 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3.7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7.1 行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3.7.2 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
3.7.3 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3.7.4 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3.7.5 区域市场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
第四章 新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
4.1 新能源行业产业链介绍
4.1.1 产业链结构
4.1.2 产业链生命周期
4.1.3 产业链价值流动
4.2 新能源产业链特征
4.2.1 产业链长
4.2.2 受工业影响较大
4.2.3 对外依存度高
4.3 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原材料
4.3.1 新能源材料市场投资升温
4.3.2 光伏材料市场总体分析
4.3.3 多晶硅市场产能及需求
4.3.4 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概况
4.3.5 风电发展拉动钕铁硼材料需求
4.4 新能源产业链中游——设备制造业
4.4.1 风电设备制造业
4.4.2 光伏设备制造业
4.4.3 核电装备制造业
4.4.4 生物质能设备制造业
4.5 新能源产业链下游——商业化应用
4.5.1 风电并网不断提速
4.5.2 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升温
4.5.3 生物柴油市场的竞争格局
4.5.4 地热发电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4.5.5 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情况
第五章 新能源细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5.1 太阳能行业发展分析
5.1.1 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分析
5.1.2 国内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5.1.3 2011-2012年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
5.1.4 内需提振加速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
5.1.5 我国太能能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6 国内太阳能市场潜力巨大
5.2 风能行业发展分析
5.2.1 国际风能产业发展状况
5.2.2 中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分布
5.2.3 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有效地区
5.2.4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状况
5.2.5 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2.6 中国风能开发面临的机遇
5.3 生物质能行业发展分析
5.3.1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
5.3.2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况
5.3.3 能源紧缺加速中国生物质能开发
5.3.4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模式
5.3.5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3.6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迎来发展机遇
5.4 核能行业发展分析
5.4.1 国际核能开发利用状况
5.4.2 中国核能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5.4.3 2011-2012年中国核电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5.4.4 中国核电产业SWOT分析
5.4.5 中国核能技术发展分析
5.4.6 中国核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5 地热能行业发展分析
5.5.1 地热能利用相关技术分析
5.5.2 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状况
5.5.3 中国地热能利用市场发展状况
5.5.4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分析
5.5.5 中国地热非电直接利用规模全球领先
5.5.6 中国地热能利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5.5.7 中国地热产业发展目标与任务
5.6 氢能行业发展分析
5.6.1 国际氢能行业发展状况
5.6.2 中国氢能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5.6.3 中国发展氢能经济的有利条件
5.6.4 中国氢能利用技术进展分析
5.6.5 我国发展氢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5.6.6 我国氢能开发利用发展趋势
5.7 可燃冰行业发展分析
5.7.1 国外可燃冰开发利用状况
5.7.2 中国开发可燃冰的战略意义
5.7.3 中国可燃冰开发总体分析
5.7.4 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丰富
5.7.5 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分析
5.8 海洋能行业发展分析
5.8.1 海洋能利用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5.8.2 世界海洋能发展分析
5.8.3 中国海洋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5.8.4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受到重视
5.8.5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进展状况
5.8.6 中国海洋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六章 新能源产业领先企业竞争优势及经营状况深度分析
6.1 大唐新能源
6.1.1 企业简介
6.1.2 经营状况
6.1.2.1 财务状况分析
6.1.2.2 偿债能力分析
6.1.2.3 盈利能力分析
6.1.2.4 营运能力分析
6.1.2.5 成长能力分析
6.1.3 SWOT分析
6.1.4 发展模式
6.1.5 发展战略
6.1.6 投资状况
6.1.7 发展规划
6.2 华能新能源
6.2.1 企业简介
6.2.2 经营状况
6.2.2.1 财务状况分析
6.2.2.2 偿债能力分析
6.2.2.3 盈利能力分析
6.2.2.4 营运能力分析
6.2.2.5 成长能力分析
6.2.3 SWOT分析
6.2.4 发展模式
6.2.5 发展战略
6.2.6 投资状况
6.2.7 发展规划
6.3 龙源电力
6.3.1 企业简介
6.3.2 经营状况
6.3.2.1 财务状况分析
6.3.2.2 偿债能力分析
6.3.2.3 盈利能力分析
6.3.2.4 营运能力分析
6.3.2.5 成长能力分析
6.3.3 SWOT分析
6.3.4 发展模式
6.3.5 发展战略
6.3.6 投资状况
6.3.7 发展规划
6.4 拓日新能
6.4.1 企业简介
6.4.2 经营状况
6.4.2.1 财务状况分析
6.4.2.2 偿债能力分析
6.4.2.3 盈利能力分析
6.4.2.4 营运能力分析
6.4.2.5 成长能力分析
6.4.3 SWOT分析
6.4.4 发展模式
6.4.5 发展战略
6.4.6 投资状况
6.4.7 发展规划
6.5 金风科技
6.5.1 企业简介
6.5.2 经营状况
6.5.2.1 财务状况分析
6.5.2.2 偿债能力分析
6.5.2.3 盈利能力分析
6.5.2.4 营运能力分析
6.5.2.5 成长能力分析
6.5.3 SWOT分析
6.5.4 发展模式
6.5.5 发展战略
6.5.6 投资状况
6.5.7 发展规划
第七章 国内主要产业园发展案例
7.1 天津北辰风电产业园
7.1.1 园区概况
7.1.2 产业定位
7.1.3 开发理念
7.1.4 布局规划
7.1.5 支持措施
7.2 江苏泰州新能源产业园
7.2.1 园区简介
7.2.2 产业基础
7.2.3 建设进展
7.2.4 优惠政策
7.3 无锡风电科技产业园
7.3.1 园区概况
7.3.2 公共服务平台
7.3.3 园区制造业基地
7.3.4 风机整机配套区
7.4 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
7.4.1 园区概况
7.4.2 发展优势
7.4.3 发展规划
7.5 南京江宁区新能源产业园
7.5.1 发展优势
7.5.2 发展重点
7.5.3 主要目标
7.5.4 空间布局
7.5.5 保障措施
7.6 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6.1 园区概况
7.6.2 投资环境
7.6.3 产业配套
7.6.4 优势产业
7.6.5 引资政策
第八章 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
8.1 项目价值分析
8.1.1 政策扶持力度
8.1.2 技术成熟度
8.1.3 社会综合成本
8.1.4 进入门槛
8.1.5 潜在市场空间
8.2 投资机遇
8.2.1 中国调整宏观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8.2.2 中国宏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8.2.3 我国积极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8.2.4 油价高企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契机
8.2.5 我国新能源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8.2.6 我国新能源产业步入对外投资机遇期
8.3 投资热点
8.3.1 新能源设备制造业投资热情高涨
8.3.2 中国海上风电迎来发展机遇
8.3.3 我国核电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8.3.4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投资升温
8.3.5 国家加大农村沼气领域投资力度
8.4 投资概况
8.4.1 全球新能源总投资将大幅提高
8.4.2 中国新能源市场投资趋热
8.4.3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迅猛
8.4.4 发改委批准外资新能源低碳基金
8.4.5 国企能源巨头争相布局新能源领域
8.4.6 民间资本加大新能源投资力度
8.4.7 新能源成为风投和私募基金投资重点
8.4.8 未来中国新能源投资预测
8.5 投资风险
8.5.1 经济环境风险
8.5.2 政策环境风险
8.5.2.1 产业政策风险
8.5.2.2 货币政策风险
8.5.3 市场供需风险
8.5.3.1 供需变化风险
8.5.3.2 原材料价格风险
8.5.3.3 产品结构风险
8.5.3.4 产品价格风险
8.5.4 其他风险
8.5.4.1 技术风险
8.5.4.2 行业整合风险
8.5.4.3 人民币汇率风险
8.6 投资建议
8.6.1 区域投资政策建议
8.6.2 企业投资政策建议
8.6.2.1 重点支持类
8.6.2.2 适度支持类
8.6.2.3 维持类
8.6.2.4 限制退出类
8.6.3 细分行业投资政策建议
8.6.3.1 水电行业
8.6.3.2 核电行业
8.6.3.3 其他能源电力行业
第九章 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9.1 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展望
9.1.1 世界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9.1.2 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9.1.3 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半导体市场
9.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9.2.1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9.2.2 2020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占能耗比重预测
9.2.3 未来新能源将成我国主力能源重要组成部分
9.3 中国新能源细分市场前景预测
9.3.1 未来我国太阳能的发展
9.3.2 中国生物质能未来发展预测
9.3.3 我国可燃冰发展潜力大
9.3.4 “十二五”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将掀高潮
9.3.5 “十二五”期间我国清洁煤技术发展展望
9.3.6 2013-2017年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9.3.7 2013-2017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第十章 新能源行业政策法规分析
10.1 国外新能源政策解析
10.1.1 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的重要性
10.1.2 世界各国新能源及节能政策解析
10.1.3 欧盟的新能源政策实施
10.1.4 世界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特点浅析
10.1.5 全球可再生能源政策调整趋势
10.2 新能源政策动态及解读
10.2.1 风力发电产业政策
10.2.2 核电产业相关政策
10.2.3 太阳能产业相关扶持政策
10.2.4 多项政策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
10.2.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引导新能源发展
10.2.6 201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
10.3 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法规及解读
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0.3.2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与影响
10.3.3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
10.3.4 可再生能源法修正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10.3.5 201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标准提高
10.4 相关能源法规及政策
1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1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0.4.4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图表 几种主要能源的特点比较
图表 我国主要能源的分布情况
图表 中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增长情况
图表 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
图表 中国新能源产业主要集聚区
图表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状况
图表 2010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及结构图
图表 2015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
图表 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园区)布局
图表 “十二五”上海市新能源规划主要指标
图表 “十二五”上海市新能源产业投资估算
图表 “十二五”上海市新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建设项目
图表 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发展要素
图表 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发展要素
图表 地球上的能流图
图表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
图表 中国日照率和年平均日照小时数
图表 我国太阳能辐射资源带分布图
图表 黑龙江省光伏企业、项目规模及状况
图表 中国风能分布图
图表 中国风能分区及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
图表 中国陆地的风能资源及已建风场
图表 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
图表 中国全年风速大于3m/s小时数分布图
图表 中国风力资源分布图
图表 中国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及累计装机情况
图表 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区域情况
图表 我国中小型风电机组历年产量统计
图表 我国中小型风电机组产量、产值及出口量统计
图表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分型号产量所占比例情况
图表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分型号容量所占比例情况
图表 2010年国内企业新增风电装机排名及产量
图表 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前6位制造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 201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前6位制造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 2011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前20位的企业及市场份额
图表 2011年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前20位的企业及市场份额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叶片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齿轮箱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发电机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我国风电整机与电控系统企业配套情况
图表 生物质利用过程示意图
图表 几种生物质和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CO2排放量的比较
图表 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产能统计
图表 我国部分维素乙醇中试装置情况
图表 世界铀矿资源分布状况
图表 世界主要国家核电装机容量
图表 世界核电技术进化过程
图表 我国投运和在建核电项目情况
图表 2010年1-11月我国核力发电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图表 2011年1-12月我国核力发电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图表 2012年1-12月我国核力发电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图表 中国核电设备发展环境
图表 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业SWOT分析
图表 地热源中放射性元素性能
图表 地球各壳层的放射性生成热
图表 世界地热发电量增长情况
图表 全球燃料电池应用系统的增长
图表 全球氢能燃料站的数量及发展趋势
图表 各种燃料电池的应用情况
图表 全球燃料电池生产数量的区域分布
图表 化石能源到氢能、电能的转化效率
图表 化石能源的WTW综合效率
图表 新能源汽车不同技术路线的特点比较
图表 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预测图
图表 2010年1-12月中国风电简明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0年1-12月中国风电简明分类收益表
图表 2011年1-12月中国风电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1年1-12月中国风电主营业务分类资料
图表 2012年1-12月中国风电简明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2年1-12月中国风电主营业务分类情况
图表 2010年龙源电力简明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0年龙源电力收入分部情况
图表 2010年龙源电力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龙源电力合并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1年1-12月龙源电力主营业务分部资料
图表 2011年1-12月龙源电力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龙源电力综合收益表
图表 2012年1-12月龙源电力主营业务分部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龙源电力收入分业务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8年-2010年力诺太阳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8年-2010年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9年-2011年力诺太阳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9年-2011年力诺太阳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力诺太阳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图表 2012年1-12月力诺太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8年-2010年天威保变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8年-2010年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9年-2011年天威保变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9年-2011年天威保变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天威保变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图表 2012年1-12月天威保变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10年1-12月拓日新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8年-2010年拓日新能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8年-2010年拓日新能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0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0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拓日新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09年-2011年拓日新能主要会计数据
图表 2009年-2011年拓日新能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 2011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
图表 2011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 2012年1-12月拓日新能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图表 2012年1-12月拓日新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成长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2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2013-2017年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图表 2017-2017年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累计利润总额预测
图表 2013-2017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图表 2013-2017年中国核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