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国黄金今日金价_湖北赤壁金价查询
1.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的教案
2.赤壁闪避枪
3.关于瑾的诗句唯美
4.关于瑾兮的诗句
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核舟记》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的教案
资料先知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自主学习
一、基础字词句 A级
1.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 ) 膝( ) 褶( )髻( )倚( )戌( ) 篆( )八分有( )奇( ) 诎右臂支船( )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疑问写在下面)
3.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问题探究:B级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
3.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
4.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概括段意。
6.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7.怎样表现奇巧、灵怪?
8.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抓住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片段品味C级
一、阅读第(2)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二、阅读第(3)段,回答问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从表达方式看,侧重 ;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
⑴诎右臂支船 ( )通( )
⑵左手倚一衡木 ( )通( )
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
2翻译下面句子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⒊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4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5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
6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
小结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 )
左手椅一衡木 (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约八分有奇 ( )
为字共三十有四 (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
2.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中轩敞者为舱 —— 。
可: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3. 其他
篛篷覆之中的“篛”,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篛”。
4.词类活用:
卧右膝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
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作业
1、背诵2、3、4段
2、课后题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A级
二、基础知识巩固A级
1、语音
洢(yī) 皿(mǐn)贻(yí) 罔(wǎng)黍(shǔ)
髯(rán) 椎(chuí)髻(jì)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2、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词类活用
卧右膝 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
4、一词多义
5、重点词语解释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 能以径寸之木径寸: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
罔不因势象形 罔:无,没有因: 象:
尝贻余核舟一贻: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 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髯: 其两膝相比者 比:
佛印绝类弥勒 绝: 类:
舟尾横卧一楫楫: 其人视端容寂 端:
其船背稍夷背: 夷: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
钩画了了了了: 其色墨墨:
其色丹丹: 为人五;为窗八 为: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
6、特殊句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判断句
7、朗读节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明确:本文是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加以描述的。文章以概述起头,用归纳作结,中间主体部分的描述,按船仓、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加以描述。
明确: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第3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这说明,写文章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明确: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更好。就本文来说,应当先抓整体,即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至于每一节,也有背诵的规律可循,掌握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背诵出来。这一点,放到讲每一节时再来提示。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
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参考答案:
一、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A、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二、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 总分 描写 空间顺序
三、1、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构思的巧妙。 5、和谐、专注 6、大苏泛赤壁,说明是在泛游赤壁 (220.171.122.175)"
诎右臂支船 (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 (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数,馀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 —— 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4 . 其他
篛篷覆之中的“篛”,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篛”。
赤壁闪避枪
1.一身小穿云,算100J一个,一套1000J(金价1:20)=50元 2.宝物:4水2金,水宝350左右一个(个别更加贵一点),金宝:铂金自己做,香囊600J左右=2000J=100元 3.密文 肩膀:落英,600J左右 胸甲:奇门,200J左右 护腕:太乙,250J左右 要带:摩诃,600J左右 护腿:六和,750J左右 鞋子:六和,750J左右 马鞭:摩诃,600J左右 一套密文3750J左右=187.5元 4.强化建议用紫强一身包括武器7件(350J左右一件紫强)=2450J=122.5元 5.武器蓝武器=400J左右=20元 6.总价值480元-500元(以上所述全部市场购买)
关于瑾的诗句唯美
1. 关于瑾的诗句
关于瑾的诗句 1. 带有“瑾”字的诗句有哪些
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原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译文: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2、《念奴娇·周瑜宅》清代:郑燮
原文: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译文: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3、《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唐代:储光羲
原文:
瑾瑜颇匿瑕,邦国方含垢。
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携手。
译文:周瑜如果宽宏大度,方可定国安邦。关心的语言小心有深阱,永远相信日常携手的人。
4、《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宋代:刘克庄
原文:
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
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
译文:挥动彩色画笔,非常峭措妖娆。可怜了才子周瑜,没有谁能与小乔相比。
5、《念奴娇(酬王城山)》宋代:刘辰翁
原文: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译文:歌唱完周瑜的当年事迹,天长地久,柳树与梅树都发芽了。
2. 带有瑾字的诗句
带有“瑾”字的诗句常见有: 1、遥想公瑾当年 出自: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公瑾伯符天挺秀 出自:清 郑燮 《念奴娇 周瑜宅》 3、瑾瑜俄抵鹊 出自: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4、瑾瑜颇匿瑕 出自:唐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5、公瑾论功位已酬 出自: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 6、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出自:宋 韩淲 《贺新郎·万事佯休去》 7、可怜才子如公瑾 出自:宋 刘克庄 《鹧鸪天·诗变齐梁体已浇》 8、歌罢公瑾当年 出自:宋 刘辰翁 《念奴娇·两丸日月》 9、佳婿欣逢公瑾 出自:宋 无名氏 《朝中措·几年弱水望蓬莱》 10、公瑾孔明穷退者 出自:唐 周昙 《后汉门灵帝》 11、公瑾窘饥求子敬 出自:唐 周昙 《三国门鲁肃》 12、瑾瑜发奇光 出自:魏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其四》 13、仲谋公瑾不须吊 出自:宋 苏轼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14、欲求公瑾一囷米 出自:宋 苏轼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15、瑾涂以涂之 出自:宋 苏轼 《留别廉守》 瑾 拼 音 :jǐn 详细释义 〈名〉(形声。
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同本义 瑾瑜美玉也。
——《说文》 瑾瑜匿瑕。——《左传》 捐赤瑾于中庭。
——《楚辞·愍命》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瑾瑜(瑾瑶。
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
比喻美丑,优劣)比喻美德 。 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参考资料 接龙大全网:/poetry/0/e791be.aspx。
3. 带有瑾字的诗句
带有“瑾”字的诗句常见有:
1、遥想公瑾当年 出自: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公瑾伯符天挺秀 出自:清 郑燮 《念奴娇 周瑜宅》
3、瑾瑜俄抵鹊 出自: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4、瑾瑜颇匿瑕 出自:唐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5、公瑾论功位已酬 出自: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
6、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出自:宋 韩淲 《贺新郎·万事佯休去》
7、可怜才子如公瑾 出自:宋 刘克庄 《鹧鸪天·诗变齐梁体已浇》
8、歌罢公瑾当年 出自:宋 刘辰翁 《念奴娇·两丸日月》
9、佳婿欣逢公瑾 出自:宋 无名氏 《朝中措·几年弱水望蓬莱》
10、公瑾孔明穷退者 出自:唐 周昙 《后汉门灵帝》
11、公瑾窘饥求子敬 出自:唐 周昙 《三国门鲁肃》
12、瑾瑜发奇光 出自:魏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其四》
13、仲谋公瑾不须吊 出自:宋 苏轼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14、欲求公瑾一囷米 出自:宋 苏轼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15、瑾涂以涂之 出自:宋 苏轼 《留别廉守》
瑾
拼 音 :jǐn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瑾瑜美玉也。——《说文》
瑾瑜匿瑕。——《左传》
捐赤瑾于中庭。——《楚辞·愍命》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比喻美德 。
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参考资料
接龙大全网:/poetry/0/e791be.aspx
4. 关于“瑾”字的诗句 最好是写景的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唐储光羲
……
束湿虽欲操,钩金庶无负。伤罗念摇翮,踠足思骧首。
瑾瑜颇匿瑕,邦国方含垢。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携手。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唐刘允济
……
千里辉珠玑,五采含丹雘。钟鼓旋惊鷃,瑾瑜俄抵鹊。
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寞。长望限南溟,居然翳东郭。
送崔使君赴寿州
唐皇甫冉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后汉门灵帝
唐周昙
榜悬金价鬻官荣,千万为公五百卿。
公瑾孔明穷退者,安知高卧遇雄英。
三国门鲁肃
唐周昙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念奴娇
宋苏轼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念奴娇
宋刘辰翁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5. 带有“瑾”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有“瑾”字的诗句常见有:1、遥想公瑾当年 出自: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2、公瑾伯符天挺秀 出自:清 郑燮 《念奴娇 周瑜宅》3、瑾瑜俄抵鹊 出自: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4、瑾瑜颇匿瑕 出自:唐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5、公瑾论功位已酬 出自: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6、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出自:宋 韩淲 《贺新郎·万事佯休去》7、可怜才子如公瑾 出自:宋 刘克庄 《鹧鸪天·诗变齐梁体已浇》8、歌罢公瑾当年 出自:宋 刘辰翁 《念奴娇·两丸日月》9、佳婿欣逢公瑾 出自:宋 无名氏 《朝中措·几年弱水望蓬莱》10、公瑾孔明穷退者 出自:唐 周昙 《后汉门灵帝》11、公瑾窘饥求子敬 出自:唐 周昙 《三国门鲁肃》12、瑾瑜发奇光 出自:魏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其四》13、仲谋公瑾不须吊 出自:宋 苏轼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14、欲求公瑾一囷米 出自:宋 苏轼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15、瑾涂以涂之 出自:宋 苏轼 《留别廉守》瑾 拼 音 :jǐn详细释义〈名〉(形声。
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同本义瑾瑜美玉也。
——《说文》瑾瑜匿瑕。——《左传》捐赤瑾于中庭。
——《楚辞·愍命》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瑾瑜(瑾瑶。
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
比喻美丑,优劣)比喻美德 。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参考资料接龙大全网:/poetry/0/e791be.aspx。
关于瑾兮的诗句
1.带有瑾字的诗句
带有“瑾”字的诗句常见有:
1、遥想公瑾当年 出自: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公瑾伯符天挺秀 出自:清 郑燮 《念奴娇 周瑜宅》
3、瑾瑜俄抵鹊 出自:唐 刘允济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4、瑾瑜颇匿瑕 出自:唐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5、公瑾论功位已酬 出自: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
6、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出自:宋 韩淲 《贺新郎·万事佯休去》
7、可怜才子如公瑾 出自:宋 刘克庄 《鹧鸪天·诗变齐梁体已浇》
8、歌罢公瑾当年 出自:宋 刘辰翁 《念奴娇·两丸日月》
9、佳婿欣逢公瑾 出自:宋 无名氏 《朝中措·几年弱水望蓬莱》
10、公瑾孔明穷退者 出自:唐 周昙 《后汉门灵帝》
11、公瑾窘饥求子敬 出自:唐 周昙 《三国门鲁肃》
12、瑾瑜发奇光 出自:魏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其四》
13、仲谋公瑾不须吊 出自:宋 苏轼 《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
14、欲求公瑾一囷米 出自:宋 苏轼 《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15、瑾涂以涂之 出自:宋 苏轼 《留别廉守》
瑾
拼 音 :jǐn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瑾瑜美玉也。——《说文》
瑾瑜匿瑕。——《左传》
捐赤瑾于中庭。——《楚辞·愍命》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比喻美德 。
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参考资料
接龙大全网:/poetry/0/e791be.aspx
2.带有“瑾”字的诗句有哪些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原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译文: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2、《念奴娇·周瑜宅》清代:郑燮
原文: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译文: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3、《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唐代:储光羲
原文:
瑾瑜颇匿瑕,邦国方含垢。
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携手。
译文:周瑜如果宽宏大度,方可定国安邦。关心的语言小心有深阱,永远相信日常携手的人。
4、《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宋代:刘克庄
原文:
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
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
译文:挥动彩色画笔,非常峭措妖娆。可怜了才子周瑜,没有谁能与小乔相比。
5、《念奴娇(酬王城山)》宋代:刘辰翁
原文: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译文:歌唱完周瑜的当年事迹,天长地久,柳树与梅树都发芽了。
3.关于“瑾”字的诗句 最好是写景的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唐储光羲
……
束湿虽欲操,钩金庶无负。伤罗念摇翮,踠足思骧首。
瑾瑜颇匿瑕,邦国方含垢。眷言出深阱,永日常携手。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唐刘允济
……
千里辉珠玑,五采含丹雘。钟鼓旋惊鷃,瑾瑜俄抵鹊。
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寞。长望限南溟,居然翳东郭。
送崔使君赴寿州
唐皇甫冉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后汉门灵帝
唐周昙
榜悬金价鬻官荣,千万为公五百卿。
公瑾孔明穷退者,安知高卧遇雄英。
三国门鲁肃
唐周昙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念奴娇
宋苏轼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念奴娇
宋刘辰翁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4.有关沐兮的诗句有哪些只有一句: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楚辞?九歌》
《楚辞》
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5.关于“兮”的诗句有哪些关于“兮”的诗句如下:
1.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简兮》先秦:佚名
释义:四方舞师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
2.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简兮》先秦:佚名
释义:鼓声擂得震天响,盛大万舞要开场,正是红日当空照,舞蹈领队站前方。
3.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满庭芳·归去来兮》宋代:苏轼
释义:归去啊,归去,我的归宿在哪里?
4.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伯兮》先秦:佚名
释义:我的大哥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大哥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
5.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三五七言》 唐代:李白
释义: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6.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有位俊秀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
7.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
8.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
9.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义:可惜那美人啊不在东墙邻近。
10.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先秦:佚名
释义: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诸位欢聚小伙子,我来先唱你和调。
11.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萚兮》先秦:佚名
释义: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对面欢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核舟记》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核舟记》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核舟记》教案教学目的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请同学们结合文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
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具体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7.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10.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人物刻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
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1.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五、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
备用资料: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核舟之小(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对比?容量之大(物杂人多;刻画精细;匠心布局、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
《核舟记》教案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的方法。
二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巨大成就和劳动人民的卓越才智。
三领会和掌握本文一些实词的意思,比较少数语句在词序上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教学设想:
一安排3教时
二为了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讲完《石壕吏》以后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能参看注释。
查阅工具书,试作书面翻释;上课时,抽查上、中、下三类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确定难点。
三描述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是教学重点,古今词义的异同、词序和少数几个句子是教学的难点。
四布置预习,解答下列问题:
(一)?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二)划分本文段落,概括段意。
(三)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重点?
(四)正音和正形(戌、戍;钩、钓;椎、推;楫、缉、揖)。
五作背诵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检查预习笔记;指导学习课文第一、二节。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和解题。
解题:核舟记,即用文字记叙用桃核雕刻成的一只小船。标题醒目,它概括了全文所写的内容,是一篇描写具体物象的文章。
作者魏学(约公元1596?1625年),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省嘉兴县)人。小时候就刻苦学习,好写文章,著有《茅檐集》。
本文通过对古代一件工艺美术品──核舟的介绍和说明,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民间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巧和才能。
王叔远,名毅,明代虞山(现在是江苏省省熟县)人。
二检查预习。
(一)正音和正形:
正音:轩()、糁()、诎()、属()、罔()、黍()、袒()、髯()、为()、髻()、虞()、篆()、啸()、褶()、壬()、弥()。
(二)教师巡回检查学生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确定难点;对预习情况加以简要讲评,表扬好的,帮助差的,并且再次强调预习的作用。
三指导学习新课。
(一)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二)提问: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本文是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加以描述的。文章以概述起头,用归纳作结,中间主体部分的描述,按船仓、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加以描述。
(三)提问: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明确: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第3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这说明,写文章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四)提问: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
明确: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更好。就本文来说,应当先抓整体,即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至于每一节,也有背诵的规律可循,掌握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背诵出来。这一点,放到讲每一节时再来提示。
(五)指名学生翻释第1节(要求分三步完成:先朗读一句,然后逐字解译,最后将该句直译成现代汉语。下同)
教师补充:明:明朝。?有?:后面可以加上数词?一?。奇巧:(手艺)奇妙精巧。曰:在这里是活用,释成?名叫?、?叫做?,不能释成?说?。以:介词,用。径寸:直径一寸。之:结构助词,的。为:,动词,做,在这里是?雕刻?的意思。罔:否定副词,没有;罔不:没有不,无不。因:动词,顺着、按照。势(木头的);样子。象:动词,模仿。形:名词,(雕刻物体的)形状。具:动词,备、有。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成现代汉语是:没有不顺着木料原来的样子,模仿所雕物象的形状来雕刻,使雕刻出来的艺术品各有各的神情姿态,尝:时间副词,曾经。余;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单数,我。核舟一:一只核舟,数词放在名词之后,表数量。盖:句首发语词。表示肯定语气,译成?原来是?。云:句末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不必译出。这一节是总叙,先介绍王叔远是一位精于雕刻的手艺人,接着引出他送给作者的核舟,最后点明核舟的主题,注意这一节小层次的安排,有助于背诵。
(六)指名学生翻译第2节,教师补充。
开头一句总写核舟的概貌。有:同?又?,读。奇:零数。黍:古代制尺以一个黍粒的纵长作一分的长度。这一句给人以整体感,并与上节?径寸之木?相照应。接着分四层描述核舟的各部分。
第一层(第2节)先写船仓。者:代词,与形容词?轩敞?组成名词性词组。为:,是。之:代词,指仓。这里先写船仓中部的外观。然后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依次分写船窗、船栏、对联。?旁开小窗?共八扇?点明窗的位置和数目。以上都写舟外。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开。用一?启?字又引导读者从舟外到舟内。观:集中目力看。
?闭之?石青糁之?。?闭?与上文的?启?相应。用一?闭?字又从舟内回到舟外,上面写窗,只概括点明它的位置和数目,这里写窗,却细致地介绍了窗上的文字。
提问:上面两个?之?,意思相同么?
明确:不相同。前一个?之?代小窗,后一个?之?代窗上刻的字。
提问:窗上的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明确: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摘录下来组成对联,刻在小窗上,不仅与上节?大苏泛赤壁?相应,非常切题,而且也可以启发读者联想到核舟外的赤壁景色。同时,作者真切地将它们描述出来,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归纳:第2节主要写船仓。作者是按观察顺序依次来写。以写船仓为主。其次序是先写仓,次写篛篷、小窗,再写栏杆,后写对联,其中又以写窗和对联为主。同学们按上述顺序加以理解记忆,有助于背诵(这点也可视具体情况,启发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概貌;首尾长分八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仓:篛篷、小窗、栏杆、对联。
(七)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引导学生回忆第1.2节的层次(不看书),然后教师念一句译文,学生朗读一句原文(反复两到三次),再要学生合上课本,教师译一句译文,学生背诵一句原文。
四课堂作业。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以、曰、尝、贻、盖、云、有、许、覆之、闭之、糁之。教师巡回检查以后加以补充纠正,要求学生课后誊正到《文言词语积累本》上。
五课外作业:继续背诵第1、2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习课第3、4节。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
(一)检查《文言词语积累本》誊正情况,并加以讲评。
(二)指名学生背诵第1、2节,并加以讲评。
二学习新课。
第2节写的核舟的中部,主要是写物,第3节则是写人。
(一)指名学生翻译第3节。教师补充。
第3节写船头苏、黄、佛的姿态和活动。?船头坐三人?鲁直居左?。峨冠:前面省略了动词?戴?。而:连词,连接?峨冠?和?多髯?,表示并列关系。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的?的?,指人。这里先总记人数,后分记三人姓名。在分记中,对于东坡,着力展示其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鲜明地突出这一主要人物,照应?大苏泛赤壁?一句,紧扣核舟主题;对黄、佛,却只点明他们的位置,行文有详有略,有主有次。下面分两组描述三个雕象。
先写苏、黄。?苏、黄共阅一手卷?各隐卷底衣褶中?,如有所语:?所?和它后面的助词?语?组成名词性词组,直译成现代汉语是:好象在说话似的。这里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述,以?手卷?为界,先写苏、黄上半身。具体写法是先总后分:先总写苏、黄的动态,后分写时,则先苏后黄。写苏、黄共阅手卷的状态时,极其传神,把两人共同欣赏书画的兴味,情投意合的情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雕刻艺人把人物刻活了,作者也把人物写活了。从?东坡现右足?起,转为写两人的下半身,写法正好与上面相反,是先分后合。?现?与?隐?正好相对,?微侧?补述?坐?的姿态。两人的衣褶都看得很分明,可见刻工技艺之高,作者描绘之细。
次写佛印,?佛印绝类弥勒?珠可历历数也?。绝:极。类:象。作者先写外形,次写神态,后写次势。写佛印的?矫首昂视?与前面苏、黄的共阅手卷,一俯一仰,互相对照,足见艺人的匠心独运;写神情不属是由于僧俗不同,各具特色。这种区别,又是由他们各自的教养与身分决定的。这说明雕刻艺人和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和各种人物的观察很细致,很深刻。?珠可历历数?,细致至极,写尽刻工的奇巧。
第3节写船头苏、黄、佛的雕像,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先总述,后分述。
板书:船头:苏、黄、共阅手卷,佛印欣赏江景。
(二)指名学生翻译第4节,教师补充。
第4节写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和活动。?舟尾横卧一楫?若听茶声然?。横卧:平放,说明不用?楫?;与首段?泛?字相应。居,站。若?状;像?样子,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呼:喊出高而响亮的声音。?啸呼?可以译为?大声呼叫?。抚:摸着。其:指示代词,那人,若?然:像?似的、像?样子,然:句尾助词,这一节的描述,用词造句,很有分寸,居右者?仰面?啸呼?,以动为主;居左者俯首?听茶声?,以静为主。一动一静,绘声绘形,极写核舟的奇巧。足见雕刻艺人之精工,体现了作者揣摩体会细腻入微。
这一切写船尾,作者先写船桨,便于描述两个舟子的位置。他们以横卧的(楫)为界,一个居右,一个居左。居右者在啸呼,显得活泼,居左者在烹茶,显得很沉静。
板书:船尾:舟子二个,居右者啸呼,居左者烹茶。
三课堂作业
口头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髯绝类属诎衡。
教师补充纠正后,要学生誉写到《文言词语积累本》上。
四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第3、4节(做法同前,在此从略)。
五课外作业:继续背诵第3、4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讲读课文第5、6节,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归纳本文古今词义的异同和一些语句在词序上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
(1)检查《文言词语积累本》誉正情况。
(2)指名学生背诵第3、4节并加以讲评。
二讲读新课。
(一)指名学生翻译第5节,教师补充。
第5节写船背上所刻的题名。?船背?二字,点明观察和描述的部位。其:指示代词,那个。船者:船底。交代船底较平,才可以题名篆刻,照应?罔不因势象形?。则:顺承连词,就。题:书写,这里指雕刻。题名:即雕刻了名字。其上:其,代词。指代船的底部,?其?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词?于?。
船底本来没有东面可以雕刻。现在刻上题名和篆章,可见雕刻艺人能充分利用桃核的空间,构思精巧,又一次与首节相应,接着记题名内容。文曰:文字是。甫:也写作?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常附在表字之后。?虞山王毅叔远甫?译成现代汉语是:虞山人姓王名毅字叔远。
这里交代核舟制作的时间、雕刻者的籍贯和姓名,以补足首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的叙述。下边记题名的笔画和颜色。若:像。其:代词,指代?文?。笔画像蚊足一样细,其小可知;而一钩一画又都清清楚楚,又可以见出它的?奇巧?。接着再写篆章的内容和颜色,篆:,汉字的一种书体,有小篆和大篆之分。
初平山人:雕刻者的别号,古代文人往往喜欢用某某山人、某某居士之类作别号,题名的笔画细若蚊足,篆章势必也是这样,所以作者略去不写,而图章习惯用红色印泥,所以要提?其色丹?。其:代词,指代篆章?文?。
第5节写船底,主要写题名和篆章。先写题名,交代制作年月和雕刻者的籍贯、姓名,后写篆章,补述雕刻者的别号。
以上四节是本文的第二段,是分叙,由船仓、船头、船尾到船底,层层写来,井然有序,而在一般的描述中,又细写船头三个人的形象,重点很突出;同时,文章处处照应第一节,紧扣?奇巧?二字行文。
板书:船者:题名和篆章,文字内容、字迹笔画、颜色。
(二)指名学生翻译第6节。教师补充。
这一节是全文的总结。先总结人。通:共、总。一:满、全、整个。为:动词,雕刻。接着总结窗户。再总结物件。最后总结雕刻的字数。从?为?之后,数词全放在名词后面,省去量词,做补语,表示数字的强调。与现代汉语词序不同,译成现代汉语要补出量词。以上统计,足见人和物很多。下边却写核舟之长。而:转折连词,可是。其:代词,指代核舟。曾:副词,作竟讲,表示意想不到的语气。
核舟?不盈寸?,上面竟刻了这么多的东西。作者以数目之多对比体积之小,更见雕刻艺人的?奇巧?。接着交代核舟的原料。盖:句首发语词,原来是。者:直当于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的?的?,指代修狭的桃核。之:代词,指代核舟,可以不译出。这里点明核舟之?核?,与第2节开头相呼应。
作者作了上面的总结,末尾以赞叹收束全文。亦:也。灵怪:神奇,含有?鬼斧神工?的意思。?灵怪?与音节的?奇巧?相呼应。以上是第三段,总计核舟上的人、物、字等,以赞叹作结,再次突出艺人技艺的高超。
板书:总计: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题名、篆文三十四字。
三指名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在桃核上雕刻成的小船和船上众多的人、物的情态,生动地反映并赞扬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品的水平,以及雕刻艺人卓越的技巧,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四指名学生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二)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五课堂作业
1.做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三。
[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部分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如?人、窗、手?等。但是不少词,现代的意思与古代的意思已经不相同了,如?1?句中的?曰?,现在说?叫做?。?2?句中的?贻?,现在说?赠、送?。?3?句中的?髯?,现在说?胡子?、?胡须?。?4?句中的?夷?,现在说?平?。
2.做课文后面?思考练习?四。
[参考答案]
词序是指词在句中的先后次序。古今汉语句子中的次序大体相同。
如?1?,词序是相同的(不过,在数词?一?后面要加上相应的量词?幅?);?2?,词序也相同(数词?一?后面也应当加上量词?支?);?3?词序也是相同的。?4?中,?通计一舟?的词序相同(在数词?一?后面要加上量词?只?或?条?),但?为人五?、?为窗八?的词序却不同,现代汉语要说成?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子?,名词和数词的位置要倒过来,并在数词后面加上相应的量词。
六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第5、6节(做法同前,在此从略)
七课外作业:
1.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段。
2.自选一件制作精巧的工艺品,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然后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概貌:首尾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仓:篛篷、小窗、栏杆、对联
核舟船头:苏、黄共阅手卷,佛印欣赏江景,
大苏泛赤壁船尾:舟子二人,居右者啸呼,居左者烹茶,
船背:题名和篆章,文字内容,字迹笔画、颜色,
总计: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题名、篆文三十四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