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奈飞的基金_奈飞救援基金价值
1.思维模型-软件吞噬世界+ 1
2.马斯克的100个敌人
3.读 高瓴资本 张磊 重磅所写《价值》的一些思考和实际拆解
4.首批科创50ETF基金怎么样,值得买吗?
思维模型-软件吞噬世界+ 1
软件定义世界+
根据硅谷王川网文整理
1、数据是软件的燃料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目前市值最大的几家公司,google, le, amazon, facebook, 本质上都是软件公司。问题的关键是提前看清楚,未来哪一家公司的软件,吞噬的世界多一些。如果说数据是软件的燃料的话, 那么分析的一个角度也许是,哪家软件公司在关键重要的数据的集方面占有决定性优势?
2、肉体与意识是分离的
软件吞噬世界的一个例子: 越来越多的软件,其代码和底层的硬件独立无关。当年集装箱的出现,使工业化国家的贸易额二十年内增加七倍。当程序代码在virtual machine 上运营,独立于硬件架构时,其经济影响远远大于集装箱。现在甚至许多底层的传统由硬件操作的通讯功能,都在虚拟化,转换为软件控制。
软件连接的世界,不在乎底层硬件的变化。就好像一个人的生物躯体里面的原子分子每几年都全部换过一次,但是个体人的自我意识和身份都是始终一致的。
3、员工数量角度看价值
全球最大的硬件公司,市值超千亿美元的只有三家。Intel, 十万雇员,160 billion usd. 三星, 三十二万雇员,150 billion usd. 网络器材公司 思科,usd 137 billion usd. 七万雇员。
做硬件的惠普今年市值已经缩水近四分之三,只有 22 billion usd, 三十一万雇员。做存储硬件的emc, 股价五年内没动,只有 50 billion usd, 七万雇员。 而谷歌一家软件公司,市值超过 intel + 三星 + cisco 总和, 但只有六万雇员,相当于这三者的八分之一不到。
4、虚拟世界吞噬物理世界
1. 软件吞噬硬件。2. 高级(可重复使用,应用层的)软件吞噬低级 (不可重复使用,底层的)软件。3. 虚拟世界吞噬物理世界。
5、软件吞噬世界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这句话最初来自于风险投资家,原网景创始人Marc Andreessen, 2011年八月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产业被吞噬,意味着被边缘化,利润微薄,生存艰难.
让我们先看看2015年 科技 界那些软件和硬件公司.
(1)
2015 年最后一天,美国股市市值前六名的公司依次是:苹果,谷歌,微软,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亚马逊. 它们的市值在三千亿美元到六千亿美元之间.
这里面的苹果,谷歌,微软和亚马逊,本质上都是软件公司。有的人会说苹果是卖硬件的,但苹果的iTunes,iCloud,AppStore的软件生态系统才是其掌控用户的核心所在。
曾被讥讽为"一个书店晚上业余做IT", 亚马逊现在成了"一个IT公司顺便也卖书".
(2)
和软件公司的独占鳌头相比,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硬件公司只有三家:
英特尔,市值一千六百亿美元,员工十万.
思科,市值一千三百亿美元,员工七万.
三星,市值一千六百亿美元,员工三十二万.
而作为软件公司的谷歌,市值五千多亿美元,超过上面三家硬件公司的总和,但其六万员工数,还不到上面三家公司员工数的八分之一.
成立于二战前的惠普,靠硬件起家,主营业务是电脑和打印机等硬件,营收一度是硅谷的龙头老大,有近三十万员工。但市值只有两百亿美元左右,不到一年前的三分之一.
电脑硬盘行业,九十年代的十年内,单位面积存储量增加了1000倍,但是价格却下降70%.九十年代末期,三大硬盘公司投入六十五亿美元用于研发,但大家累计亏损八亿美元。硬盘公司Western Digital 老总 Roger Johnson 称 硬盘领域是“为时最长的工业界的慈善事业”.
为什么会有这种巨大的差别?软件公司为什么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独占鳌头?
(3)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软件公司的兴起,正是来自于硬件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和硬件技术的标准化,模块化.
如果硬件公司不能通过硬件来推广自己的软件标准,自己就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硬件成本下降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芯片业的摩尔定律: 单位成本的芯片,其运算速度每两年翻一番。摩尔定律自1965年以来,五十年发展趋势从未被中断。
类似的技术进步速度,也体现在内存容量,互联网带宽的发展上。
2000年,Andreessen 在运营第一个云服务公司 Loudcloud 的时候,企业客户运营一个基本的互联网应用的成本是十五万美元一个月. 到2011年,同样的应用在亚马逊的云服务上一个月只需1500美元。有分析师统计,亚马逊云服务的价格过去六年下调了四十多次,以每单位Giga RAM 成本计价,每年价格下调平均超过15%.
本世纪初,通过宽带接触互联网的人口全球只有大约五千万, 2014年这个数字估计超过二十三亿,到2020年预计全球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的人数将突破五十亿.
当初创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幅下降,几个人开发的产品可能迅速通过移动互联网接触到几十亿潜在客户时,原先制约经济发展的硬件瓶颈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创造核心价值的来自于全新的软件应用.
Andreessen在他的文章中举例,美国的实体书店Borders 2001年把它的网上业务转卖给亚马逊,当时的主要逻辑是网上卖书的收入太少,不重要。十年之后, Borders 宣布破产,两百多个实体书店被迫关门。而亚马逊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大部分书籍可以通过它的 Kindle 软件瞬间传播到读者的手机上。
在美国最大的录像实体店曾经是Blockbuster,但它已经于2010年宣布破产。今天美国最大的录像店 Netflix (奈飞),本质上是个软件公司。
谷歌,作为软件公司,本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它的崛起,加速了传统纸媒的衰落。
Uber作为一个软件公司,极大打击了传统出租车业。
Airbnb作为一个软件公司,已经对传统旅馆业务形成强劲威胁
这就是软件吞噬世界的序幕,但好戏其实刚刚开始。
(4)
硬件工程师的一个典型诘问是: 没有硬件,你的软件怎么运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的回答是:没有张屠户,不吃混毛猪。 硬件技术外置接口的标准化,模块化,使得其替代选择增多 。再加上摩尔定律因素的影响,其价格不断下降。
皮虽重要,但是如果毛有很多皮可以选择替代,皮的价值就没有那么高了。
虽然做硬件的很辛苦,技术含量甚至有时比应用软件高,但是并不等价于其在价值链上的地位高。 在新产品开发初期,硬件往往是技术的瓶颈,价值最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软件移到价值链的顶端,是必然的事情。
软件吞噬世界三段论是:
第一, 软件吞噬硬件 。
第二, 应用层的软件,吞噬模块化,标准化的底层软件 。
第三,也是最精彩的, 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世界,将吞噬物理世界,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价值,这里面的无限可能,将远远超越简单的软件和硬件之争。
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个趋势的发展,还死守着”实物就是财富”的价值观的人们,下面几十年可能面临巨大的文化震惊。
6、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的可能方案之一 (来自 neuralink 的 DJ seo) :神经灰尘 (neural dust ), 把几千个大小为十到一百微米的硅基感知器直接撒到大脑皮质层里,皮质层外安装有三毫米大小的超声波收发器作为中继站,头骨再外置一个收发器。
应当是软件吞噬世界,物理世界很多东西变成是可以被软件抽象化后调用的一个 function call 而已。//@乐观程序员:这个技术发展下去,程序员就可以控制所有人和整个世界了……
7、
Seth Godin:
“工业 社会 是个零和 游戏 。每一个产出生成一个奖励,奖励不是管理方就是工人获得。稀缺的必须要分配,双方的冲突是内在结构性的。
在一个连接经济里,连接产生富余。选择很多的时候,过去稀缺的东西突然变得富足。
挑战来自于,要重新适应一个富足的世界。具体的说,就是思考先如何对网络做出贡献 (增加新的连接),再去想如何索取。如果你贡献的足够多,你得到的也就自然更多。”
“力量中心,正在迅速转移。从那些制造(不再稀缺的)东西的人转移到那些创造艺术建立新连接的人。工业经济不会消失,但是话语权将来自那些建立连接而不是制造零件的人。” 这可以看成软件吞噬世界的另一种说法。软件程序本质上也是建立连接。低估虚拟经济的连接威力的人,最终会被经济规律抛弃。
8、旧船票上不了新客船
1/ 人们有一个巨大的习惯倾向,就是用自己大脑固化后的抽象思维模型,判断标准,理解所有新生事物。
2/ 数字相机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会说,数字照片质量不如胶卷冲洗出来的照片清晰漂亮,存到 PC 上很麻烦不如放到相册里收藏, 因此不看好,等等。
3/ 说过这些可笑的话的人,要么已经不在了,要么自己忘了,要么不好意思承认。
4/ 真正的重大转折点,来自于 iphone 的出现,把相片的管理变成一个软件应用,可以瞬时和多人分享,可以有千万种玩法。
5/ 这可以看成是软件吞噬摄影业。这是不看好数字相机的人没有想到的。
6/ 或者说,他们理解的软件还是低维度的单个 PC 上的 photoshop 之类的软件,而不是那种可以瞬时大规模共享的全新的软件应用。虽然都叫软件,但不是一回事。
7/ 大规模共享,就增加了很多全新的维度,可以把拍摄的照片瞬时让别人的手机上的别的软件调用,这样就催生了最初发明者完全不可能想到的应用。
8/ 软件吞噬世界的一个本质是,市场涌现出某种标准化的应用编程接口 API,当这个接口承载的参与者数目超过一个临界点后,这个软件系统内的效率和复杂度将会迅速超过老的系统,而且这个优势将迅速越滚越大。把自己的相册里的几十张照片与几位好友面对面分享,和几百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和上亿人共享传播,两种体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9/ 大规模共享的软件应用化,是一个时间很短的过程。老系统的人按照老的抽象模型,长期拘泥于“数字相机像素低,照片质量不高”这个观察维度里固步自封,以至于新的维度出现时,完全视而不见。在他们的世界里,周边环境出现了巨大不连续的跃迁。等到自己的饭碗被砸掉时,已经来不及反应了。
10/ 当很多人还在纠结电车/ 汽车 的争论时,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 游戏 早就大局一定,下面是软件吞噬自动车的时代了。
11/ 按照这个思路,软件吞噬自动车的一个发展可能性,是大量自动车,一方面彼此间可以联网实时共享路况等各种数据,一方面可以和大量车载移动商家直接联网, 然后通过自驾技术让买卖双方的车的物理距离在最短时间内降到接近于零,从而实现交易。
12/ 这里面会自然涌现出一个事实上的市场份额最大的标准 API,由某家车商控制。别的车商,为了能分一杯羹,会把自己的车辆软件接口努力和这个 API 全面兼容。 然后这个 API 上会涌现出第三方开发者创造出来的各种复杂的软件应用,可以高效率地实现各种共享, 并形成一种新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复杂而丰富的生态。
13/ 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或者失败的尝试,都会被来自老的抽象模型中的反对者作为不看好的证据。
14/ 类似逻辑可以想象,软件吞噬全球金融业。在这里,我们常会听到很多人说 “Visa/Master 等系统每秒钟支持的交易数目远远超过某个区块链系统”
15/ 类似逻辑也可以想象,多个人脑/电脑服务器 高带宽地联网协作,形成某种新的高效生命体, 等等。
16/ 而如果以史为鉴,大部分人无法理解这种引入新维度之后的演变,只会盯着新事物在单个维度的不足,来支持自己错误的结论。等到攻守易势,大局已定时,已经没有时间和能力避开灭顶之灾了
当一个新生事物被媒体报道死过几十次,但过几个月后发现它还活着,那么背后一定有你还未理解的细节
这个“物壮则老”的壮, 应当算是一种 premature optimization
9、旧思维模型理解不了新范式
1/ 大部分基金经理 (%以上) 长期表现 (5-10 年以上,扣除管理费用后) 落后于指数基金 (这里指标准普尔指数)的原因是这样的:
2/ 如果过去他们的某个策略的表现超越指数基金,他们对于这个策略背后的逻辑的信心就加强。
3/ 他们对于自己过去的成功, 有一个简化的思维模型,但是实际的逻辑远比这个更复杂。实际的逻辑,背后有各种很难观察到的设和边界条件, 而这些设和边界条件都可能改变。
4/ 短期的策略成功,注定会吸引模仿者。模仿者涌入的初期,会给成功的策略更多正反馈,表现更好,于是强化了投资者的信念。
5/ 太多模仿者的涌入,导致策略效果变差,需要增加杠杆才能维持原来的回报。
6/ 过了某个临界点,支持原来逻辑的设和边界条件改变了,原来的策略完全失效,甚至因为大量投机者迅速平仓,导致原来的策略造成巨大损失。
7/ 面临这个临界点,最初信念极强的成功者往往反应会迟钝。因为其大脑形成充分强化的逻辑,有巨大的确认偏见,对于任何与其逻辑相矛盾的证据,会长时间抵触忽略。这就是基金经理落后于被动指数基金的第一个关键点。
8/ 随着 社会 发展,会不断涌现出全新的大公司/投资策略, 吸引资本涌入。新公司的崛起往往会让老人困惑,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商业逻辑不太一样。涌现出来的新的成功公司,往往有一些重要特征,不在老人的思维模型之内,因此即使直挺挺放在他面前,也完全被忽略。
9/ 八十年代市场低估可口可乐,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他在国际市场上扩张的潜力。同样大家对于二十年钱的Walmart 和星巴克缺乏想象力。同样对于过去五年亚马逊超越 IBM 和 Walmart 的逻辑缺乏理解力。同样,他们也会对未来超越亚马逊的新公司新组织缺乏理解力。
10/ 没有搭上新范式里新公司的快车, 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狂妄到要以有限视角的信息和逻辑去做空新的大的成长公司,则可能致命。这就是基金经理大大落后于被动指数基金的第二个关键点。
11/ 意愿不等于结果。没有任何个体对外界的理解是全面的和完全正确的.复杂系统的演变,无法用机械简单的因果逻辑来诠释。市场的 历史 经验表明,个体的意愿和结果的错位则是必然的。如果缺乏某种简单粗暴的结构性优势,普通投资经理想要长期跑赢市场指数,基本上就是白忙一场。
12/ 被动基金的最大优势在于,纠错机制是客观的/自动化的/不受任何情绪影响的。
13/ 主动投资要想长期超越诸如 SP500 指数基金,需要的是:1/扩大投资选择的空间,不仅仅是美股 2/ 引入更加客观/更接近商业本质的纠错机制 3/ 增加其它的外部的结构性优势 (比如利用自身商誉可以拿到普通人无法拿到的交易)
这很复杂。不能设你掌握所有的信息。 过度优化是万恶之源 :)//@潜伏在欧洲:为什么要买被动基金?软件吞噬世界的时候,买美股市值最大的前五个或者前10个公司收益岂不是赚的更多?何况被动基金占比越来越多。
世间很多盲动属于巴菲特所说的 "self-eutralizing" :) Buffett: "A number of smart people are involved in running hedge funds. But to a great extent their efforts are self-neutralizing, and their IQ will not overcome the costs they impose on investors "
10、生命涌现三要素
1/ 生命涌现的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有很强的能量来源 ; 第二要有固体形态可以存储保留信息 ; 第三要有高流动性,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组合/计算。
2/ 这些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3/ 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它行星要么是气态无法存储信息,要么是硬梆梆的一块不存在流通。只有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的一两个卫星勉强满足这三个条件。
4/ 对比到个人的发展来看:第一要多人多经济发达的地方去发展。 第二,自己的工作要能够可以记录存储下来,供以后利用。给被人打工,做一些事务性的东西,很难有记录存储的功效。钱可以看成是一种记录存贮的形式,但是如果很快就花光了,也就无法存储下来。写作,艺术创造,打造产品品牌,都可以看成是记忆存储的工作。
5/ 有了存储,还必须流通,寻求和其它组合/创造新价值的机会。所以不断各个渠道网络去努力传播,也非常重要。
6/ 能够在 “能量/存储/流通” 这三点都做到的人/公司/组织,和没有刻意做到这三点的人/公司/组织,其差别类似 有机物/无机物的差别。
7/ 可以看到,世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 能量摄取效率更高,存储效率更高容量更大,信息流通更快更多,生命形态更复杂的发展 历史 。
9/ 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应当思考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可以长期保存,反复引用,广泛流通的产品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有机成长。否则不断要出售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谋生,是一种痛苦的/低层级的存在。金钱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信息存储方式,如果被忽悠去举债而无力偿还那就更糟糕。
流通和计算似乎本质上是一件事。东西一流通,就会自然地发生各种排列组合。所谓计算,本质就是把不同的东西(输入)用不同的方法排列组合。算法的研究,无法就是提高流通的效率而已。所谓软件吞噬世界,就是说“最高效的计算能力,将会主导世界”而已。
马斯克的100个敌人
来源:远川研究所
在美国,主动驾车撞别人的可能是变态杀手,可能是恐怖分子,也可能只是一名特斯拉的空头。
2019年4月,兰迪普·霍蒂(Randeep Hothi)驾驶着一辆白色的本田讴歌行驶在美国加州880号洲际公路上,他发现前面出现了一辆红色特斯拉Model 3,车上滑稽地竖着一支三脚架,顶部的摄像头正拍着自动驾驶的宣传Demo。
霍蒂其后,拿起相机进行拍摄。 在静默跟踪了35分钟后,他突然一个加速从侧面撞向这辆Model 3[1]。 车里坐着的三个人大惊失色,由于近在咫尺,根本来不及反应,幸好Model 3的侧面安全功能启动,一个闪躲避免了碰撞。
事发之后,马斯克大骂:“ 这疯子距离杀死我的员工只有6英寸 [2]!”
能让马斯克破防的,自然不是一般人。霍蒂出生于印度,后随父母移民美国,住在离特斯拉加州Fremont工厂不远的地方。他平日裹着头巾,留着浓密的胡茬,尽管表面上只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但暗地里他却有一个危险的身份: 疯狂看空特斯拉的散户。
锡克人打扮的Randeep Hothi
就在这次事故的两周前,霍蒂就潜入Fremont工厂的停车场进行零距离。被发现后,霍蒂同学撞伤一名保安逃之夭夭——可见美国学生动手能力就是强,B站大V们只是嘴上嚷嚷着路灯,推特上的大学生已经对资本家动手了。
霍蒂多年来一直是坚定的“特黑”,在获取第一手黑料后会通过一个匿名推特账号曝光,并附上“#TSLAQ”的标签,“TSLAQ”为特斯拉退市时的股票代码,这神秘代号背后寓意的已不是单纯的个人杠精行为,而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做空运动。
TSLAQ是推特上一个由律师、医生、飞行员等各种背景的人联合发起的组织,他们唯一的任务是在推特上发布特斯拉的不利消息、和影片,进而试图左右特斯拉的股价——当然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的空头账户上赚点儿钱。
艺高人胆大的TSLAQ经常重拳出击:今天派遣无人机群飞到特斯拉工厂上方拍照揭秘,明天又整理122起特斯拉意外加速事故向交管局举报,更有ID为TeslaCharts的博士用图表预测出马斯克的Solorcity涉嫌欺诈,并被证实。
对马斯克来说,TSLAQ就像头顶上挥之不去的苍蝇。当然,百战成精的老马也不是善茬,他先是写了一封邮件声称霍蒂“差点杀死特斯拉员工”(但法院其实没有对霍蒂定罪),然后让这封邮件“不小心”被泄漏到网上,马上就引来了一群特斯拉铁粉,对霍蒂发出人身攻击和死亡威胁。
为了保护家人,霍蒂留下了最后一条推特: 特斯拉的股价是零,马斯克的终点是监狱。
霍蒂最后一条推特
现实给了霍蒂一个响亮的耳光。他“退网”后,特斯拉最高上涨20余倍到1.2万亿美元,而马斯克也一度成为世界首富。这条推特更是成了多头和空头的分水岭: 在之前,多头空头互有胜负,在之后,空头便开始了血流成河的被碾压之路。
霍蒂只是一个散户,但陪着他一起被碾压的还有众多华尔街大佬:绿光资本的Did Einhorn,超级空头Jim Chanos、次贷危机一战成名的Michael Burry、空头届的卧龙凤雏——香橼和浑水……甚至连比尔·盖茨都参与其中。
最终,他们创造出了美股诞生以来最大的空头火葬场。
等到2021年11月特斯拉见顶并开始真正暴跌的时候,早期的特斯拉空头基本上都已认赔出局。他们只能瞪大双眼看着马斯克射火箭、收推特、睡、把电动车卖到全世界,并一步步成为世界首富和媒体宠儿。
问题是:那些败下阵来的空头,都是华尔街最聪明的大脑,他们为什么会前仆后继地去卖空被誉为“神”一样的马斯克?他们真的错了吗?
01 首战 :当中概股屠夫遇上钢铁侠
香橼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是第一个缠上特斯拉的著名空头。
香橼(Citron Research)是一家专门从事做空的投资机构,有且只有创始人莱福特一名员工。自2001年成立以来,香橼做空了超过150家公司,而且作为中概股的老朋友, 香橼曾在6年里狙击了20家中概股,其中15家跌幅逾66%,7家已经退市。
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
特斯拉2010年上市,尽管当时是美国50年来唯一新上市的车企,备受关注,但由于Model S尚未量产,再野的分析师也不敢乱吹,因此市值一直在几十亿美金左右徘徊。股价在上市的前两年也不温不火,并未入莱福特这个资深空头的法眼。
到了2012年,特斯拉推出了售价7万美元起步的Model S,但生产能力跟不上,每个星期一度只能生产10辆电动车。在最危急的时候,特斯拉账面资金不足以撑过一个月,濒临绝望的马斯克打算以60亿美元价格把特斯拉贱卖给谷歌[3]。
在交易接近达成时,特斯拉2013年一季度靠着全员卖车竟然奇迹般地盈利1100万美元,随后股价在一年内狂涨了5倍,马斯克趁机用增发来缓解了资金问题,谷歌收购自然不了了之。这种妖股般的表现,被债王冈德拉克形容「 有宗教般的感觉 」。
空头就喜欢这种无厘头上涨。2013年9月,莱福特发文做空特斯拉。
所谓的做空,就是空头事先借入公司的股票,在股价暴跌后买回便宜的股票还给出借人,赚取差价。为了让公司更快陷入困境,莱福特通常会提前发布做空报告击溃市场的信心。
香橼的做空报告,2013年
莱福特的看空报告,简单总结:从产品看,以Model S的价格,用户无法接受连遮阳板都没有的简陋内饰;从竞争格局说,奔驰推出了全新S级混动,老牌车企反攻在即;同时特斯拉研发费用低于同行,没有理由说他是一只科技股,而不按汽车股来估值。
莱福特在报告里写道: “要是奔驰里装了60个车载电脑,能变成一个科技公司吗?”
在香橼眼中,最不能理解的是分析师把特斯拉当成新的苹果:苹果推出iphone时股价既没有飙升至5000亿美元,市盈率也从未超过25倍,而特斯拉的市盈率高达220倍; 苹果产品销往全球,毛利有60%,特斯拉龟缩在加州造车,除了补贴,就是赔钱。
莱福特的报告道出了市场对特斯拉的最大分歧: 特斯拉股价的「锚」到底是什么? 是按10倍的汽车股来估,还是按100倍的互联网股来估?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着投资者,并造成了特斯拉股价的大起大落——涨的时候疯狂追捧甚至参考SaaS公司的估值,跌的时候则恨不得砸到丰田通用的水平。
香橼报告发出后,特斯拉2个月跌去了近40%,莱福特首战告捷。
事后来看,这只是香橼和特斯拉的「长期斗争」的开始,而且,两者的猿粪还超越了投资,延伸到了八卦和层面:安德鲁·莱福特和妻子在2008年离婚,前妻分掉了他一半的家产,而且后来嫁给了特斯拉早期投资人Alan Salzman。
Alan Salzman在硅谷湾区以擅长搞别墅轰趴出名,在特斯拉的股份至少值23亿美元。但经过前妻的“设计”,莱福特除了赡养费,每个月还要付给前妻的现任丈夫18000美元的房租,只是因为他俩的孩子在新家居住超过50%的时间[3],简直比汪小菲还惨。
莱福特前妻和Alan Salzman,NYP
安德鲁·莱福特怒而起诉之余,也铆足了劲儿跟特斯拉杠上了。地是他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多。虽然经过了短暂下跌,但特斯拉的股价在2014年和2015年继续上涨,看不懂特斯拉估值方式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不少就加入了空头的阵营。
另一方面,由于Model S周产量在2015年已经上升到了1000多辆,特斯拉的影响力由科技圈逐渐向大众圈扩散,拥有越来越多的死忠粉丝。因此,特斯拉周围的多空力量与日俱增,既让特斯拉晋身为超级牛股,也它成为美股被做空做多的股票。
2016年,新一轮做空风暴开始酝酿,另一个重量级空头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加入了牌桌。
02 掉血:告急的产能,镜像的安然
不同于香橼的网红人设,吉姆·查诺斯背景深厚,是背后的金主之一。
2001年,查诺斯揭露了安然的财务,逼迫安然CEO在监狱里渡过24年[5],一战成名;2008年金融海啸,他通过做空赚取了44%的收益,鼎盛时管理规模高达70亿美元;在金融时报的笔下[4],他被誉为“做空界的勒布朗·詹姆斯。”
吉米·查诺斯(Jim chinos)做空安然
尽管在预测中国房地产崩盘上屡次翻车,但查诺斯在过去35年里依靠做空策略将他的旗舰基金年化收益做到了22%,这种变态回报惹来嫉恨者无数,人们形容他“ 头上长着两只角,并传播着梅毒[4] ”。而如今,他的触角伸向了特斯拉。
2015年秋季,查诺斯低调做空特斯拉[6]。查诺斯观点非常明确,人们投资的不是特斯拉而是马斯克本人。换句话说,特斯拉根本不是能够长期盈利的汽车制造商,而是围绕马斯克建立的个人崇拜。
一年后,特斯拉以26亿美元收购光伏公司Solarcity,这加深了查诺斯的做空信念。在收购前查诺斯就做空过Solarcity,那时被他一波打掉12%的股价。他非常了解这家光伏公司的吞金兽属性,合并后每季度将至少消耗特斯拉10亿美元的现金流。
而且,Solarcity的两个创始人Lyndon Rive和Peter Rive是马斯克的表哥,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场“先富带动后富”的大型利益输送。查诺斯认为这会导致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结果正如他所预测的,收购不到八个月,表哥们就宣布离职。
马斯克和两位表哥
大手笔的收购本来就已令家里揭不开锅,更可怕的是马斯克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看到一个完全自动化的未来超级工厂,外表像一艘“外星战舰”,面积有100个足球场那么大[7]。梦醒时分,马斯克兴奋地召开会议,宣布要让“机器生产机器”,一脸懵的高管们并不知道这个梦会是特斯拉“产能地狱”的开始。
马斯克首先让反对的高管集体毕业,然后大刀阔斧地开设Model 3全自动化产线,再加上内华达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建设,特斯拉迎来了一轮更凶猛的烧钱模式。事与愿违,让机器人学习打螺丝本就需要一个过程,这导致后来生产的电池报废率高达40%,汽车的FPY(一次出厂率)只有14%,大大拖延了Model 3的交付。
此时在查诺斯眼里,特斯拉身上漏洞百出:现金流告急、产能问题、专利纠纷、百年老牌车企反击、造车新势力追赶、补贴接近上限、业务冗杂不够聚焦等等。最后查诺斯的空头仓位越积越多,可谓是万事具备,就等下跌了。
但在2017年,特斯拉反倒涨了44%,华尔街空军损失合计40亿美元。查诺斯仍然泰然自若:“ 我不在乎它是30 美元、200美元还是300美元,那简直毫无意义,特斯拉股票一文不值[8]。 ”
做空特斯拉后,查诺斯净值的上涨几乎停滞
查诺斯的损失的确很有限,在他的持仓里,做多配比190%,做空配比90%。简言之,做多靠被动指数投资,做空依靠主动的财务挖掘,做多的部分为查诺斯的做空提供了保护,所以即便马斯克真的占领了火星,他也不至于业绩归零。
相反,空头对特斯拉的判断开始逐渐兑现。2017年7月,特斯拉Model 3下线,马斯克的目标是2017年Q3生产1500辆,但最终只生产了260辆,特斯拉开始进入最痛苦的“产能地狱”时期,Q3的财报更是遭遇了史上最大单季度亏损。
马斯克把越来越多的东西装进了自己的盘子,但世界却并没有按照他的速度运转,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中,他逐渐走向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
03 夹击:当你的头顶被绿光照耀
2018年,空头组织TSLAQ派遣无人机飞到Fremont工厂上空,拍下了混乱的一幕。
镜头里看不到整洁的车间,反而是工人们“ 早穿皮袄午穿纱,顶着帐篷造特斯拉 ”的荒诞场景:一座巨大的“帐篷”横在厂区里,烈日下大风扇来回摆动,而比中暑更的是PM2.5爆表,工人时不时还能闻到北加州山火肆虐飘来的烟味儿。
弗里蒙特帐篷生产线,TSLAQ摄
此时特斯拉深陷“产能地狱”的泥潭,距离2018年周产5000辆Model3的承诺越来越远。为了保交付,马斯克只能在工厂停车场上临时建立了占地两个半足球场的巨大“帐篷”(其实是铝结构),24小时吃喝拉撒都在帐篷里,为了监工甚至打起了地铺。
但坏消息不绝于耳。3月,一辆Model X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发生,司机送医后不治;月底特斯拉又召回了12.3万辆Model S,占其总销量的80%;而根据彭博的测算,按照特斯拉每分钟烧掉6500美元的速度,特斯拉9月前就会破产。
重压之下,马斯克性情大变,在访时抽,大骂营救泰国洞穴被困小球队的英雄为“恋童癖”。
空头不给喘息机会,2018年4月做空者开始加仓,直到7月,特斯拉的空头头寸已占其流通股的27.5%,一副想吞下马斯克的架势。更危难的是,一条更难对付的资本鲨鱼闻着血腥味赶来——绿光资本的创始人大卫·埃因霍温(Did Einhorn)。
大卫·埃因霍温身上的标签很多——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大佬、华尔街一线帅哥、世界级高手,曾在2012年世界大赛中排名第三。在罪恶之城的交响乐下,总能浮现埃因霍温那张令好莱坞女星尖叫的帅脸。
埃因霍温自诩为“多空价值投资者”,大部分资金其实都是用来做多,但真正让他在华尔街扬名立万的,却是做空,经典案例包括雷曼兄弟、绿山咖啡、Allied Capital以及奈飞。他后来把自己做空的丰功伟绩汇聚成了一本书——《空头之王》。
绿光资本自1996年以来,取得了年化15.4%的恐怖回报率[9]。他曾这样形容自己与巴菲特的区别:“ 如果我是棒球手,我不会每次都打出全垒打,但只要看到球迎面而来,我会毫不犹豫用尽力气将它击出场外。 ”
毫无疑问,2018年他认为奄奄一息的马斯克就是那颗飞来的球。
霍温(左一)与查诺斯(右一)出席“华尔街之夜”
相比于秃顶的莱福特和老迈的查诺斯,潇洒多金的埃因霍温是马斯克更喜欢的“敌人”类型。两人很快就在twitter上掐了起来。2018年5月,马斯克Twitter高调向空头们喊话:“ 本世纪最大的燃烧空头行动即将到来,火焰喷射器即将抵达现场。 ”
靠着强制员工6*12小时加班的帐篷生产线,马斯克再次大力出奇迹,特斯拉在2018年6月末奇迹般达成了5031辆Model3的周产量,在推动交付的同时又裁了4000名员工控制成本,第三季度最终实现盈利。长出一口气的马斯克,立刻给霍温送去一箱短裤(Short有做空和短裤双重释义)。
第二天埃因霍温在twitter上晒出了照片:“短裤已收到,但貌似质量一般。”言语里讽刺马斯克不择手段地追赶产能目标,而忽略安全环节的检测。
为了将消灭空头一网打尽,马斯克宣告私有化特斯拉,当天股价直接拉涨11%,吓得特斯拉粉头木头姐(Cathie Wood)亲笔授信“价值4000美元的特斯拉以420美元私有化这样不合适。”但马斯克可不这么想,420美元象征4月20日节,这轮烽火戏诸侯一度被媒体解读为取悦女友。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香橼,此时跳出来向美国证监会SEC举报马斯克操纵股价。
17天的私有化闹剧戛然而止,SEC以欺诈罪起诉马斯克,当晚特斯拉暴跌13%。除了被罚款2000万,马斯克还辞去了董事长一职三年。在Ted的访中,马斯克回忆起这一幕[11]:“这些混蛋,这就像拿枪指着孩子的头,我被迫向SEC认输。”
在马斯克大骂SEC是“卖空者致富委员会”的第二天,霍温借势在季报中把特斯拉比作雷曼:“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说,“比如威胁卖空者,拒绝筹集资金(甚至回购股票),公开将私有化。几个月后,当管理层的鲁莽行为导致破产时,股东、债权人、员工和全球经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2]。”
逐渐的,特斯拉从“产能地狱”走向“交付地狱”。随着2019年Q1交付环比大跌31%,特斯拉的问题也集中爆发,譬如划痕凹痕,屏幕发紫、方向盘异响等等。埃因霍温在致股东的信中嘲笑:“ 车都快散架了,连轮子都在往下掉。 ”
2019年5月,在索恩投资大会乌压压的对冲基金经理们面前,埃因霍温指着幻灯片上马斯克皱眉的照片形容:“这是马粪。”紧接着,霍温写信特斯拉应收账款。当看到特斯拉18个月里共有40名高管离职,埃因霍温的好牌友查诺斯也不留情面地把特斯拉类比自己曾经的安然,并赠予最大的空头仓位助攻。
空头的进攻虽然猛烈,但是他们的情绪开始逐渐紧张起来,因为Model 3已被证明很受消费者欢迎,只要解决产能问题就能大卖[10]。香橼甚至刚向SEC举报完马斯克,回头就发了一篇唱多特斯拉的报告,扇起自己的脸来比谁都狠。
时间并不站在空头这一边。做空的交易成本通常都高于做多,埃因霍温和查诺斯这些空头只想速战速决。可是这场较量的性质,已渐渐从闪电战质变为持久战,从金融战上升为舆论战,甚至在马斯克的“挑逗”下,加入了很多个人感彩。
最终压倒空头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个远在太平洋对面、他们可能没怎么听说过的地方:临港。
04 血洗:对冲基金的500亿大败局
2019年10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终于投产,股价在4个交易日里涨了30%,空头们迎来了一波血洗。
马斯克不会放过任何膈应对手的机会,他又给埃因霍温寄了一箱内裤,然后敲起键盘冷嘲热讽:“亲爱的埃因霍温先生,考虑到特斯拉Q3的成功让您蒙受损失,您希望在投资者面前挽回脸面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因为您的业绩已经连续几年下滑,管理规模从150亿美元急剧下降至50亿。”
最后,马斯克还邀请埃因霍温参观特斯拉的工厂。埃因霍温只能咬着牙接受,并试图通过翻旧账来找回场子:“绿光资本与特斯拉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我们从创立之年便为投资者产生真实的利润,但特斯拉却录得十多个年度的亏损。”
到了2019年底,股价的持续暴涨和马斯克的四处“挑逗”,让一众血压升高的华尔街明星站在了特斯拉的对立面上,他们包括:
绿光资本的大卫·埃因霍温,
尼克斯联合基金的吉米·查诺斯
斯坦菲尔资本管理合伙人Mark Spiegel
摩根凯瑞资本管理创始人Mark Yusko
Vilas资本John Thompson
正准备对瑞幸动手的浑水(Muddy Waters)
当然,根据价值投资派“亏得越多,持有越坚定”的普遍心理原则,股价暴涨,也意味着做空者的“空间”更大。比如2019年四季度特斯拉暴涨近80%,反过来看,对空头也意味着涨出了44%的价值空间。
所以,即使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已经开始爆产能,全球消费者开始排队购买特斯拉,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仍然试图向媒体放狠话来影响股价:“特斯拉就像一架靠烧钱作燃料的跑车,它正在马斯克的驾驶下冲向失控的边缘。”
阵容有多猛,亏的就有多狠。随着上海工厂打破产能瓶颈,自动驾驶远远领先同行,以及OTA收费的SaaS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汽车行业,特斯拉真的变成了空头们原本不敢想象的四个轮子的苹果,估值打开了天花板。
2020年,特斯拉空头的损失达到惊人的380亿美元,仅在8月份空头就赔了7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
2020年空头在特斯拉上损失远超其他股票
对空头的碾压式胜利,让马斯克心情大好,顺便给SEC寄了一箱金边亮红缎面的内裤。
2020年12月,特斯拉市值涨破6000亿美元,等于丰田的3倍同时超过了世界前9大车企市值总和。之前的空头阵营基本上被瓦解,但仍然有新的做空者加入进来,比如**《大空头》的人物原型迈克尔·巴里(Michael Burry)。
巴里宣布做空特斯拉的2020年底,的确是一个更具性价比的做空时点。他做空的出发点,其实还是“特斯拉到底是科技股还是汽车股”这个老生常谈的分歧。巴里认为在汽车行业整体市销率只有0.35倍的情况下,特斯拉的18倍市销率显然不合理。
不过,他也发现了新的依据——卖车的毛利率提升不是上海模式带来的成本优化,而是依靠出售碳排放积分,随着碳排抵免的政策终止,特斯拉盈利会变得疲软。于是,巴里趁着标普500纳入特斯拉上涨的时机,逐渐增加做空头寸。
截至2021年6月底,巴里的对冲基金塞恩资本(Scion Capital)持有了110万张看跌期权(价值7.31亿美元),以及23.55万张木头姐ARK Innovation ETF看跌期权——木头姐Cathy Wood重仓特斯拉,是马斯克最狂热的华尔街粉丝。
Michael Burry(左)和**《大空头》里的形象
结果,特斯拉股票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翻倍,损失惨重的巴里几乎在最高点附近清掉了对特斯拉的看跌期权。马斯克不忘连夜送温暖,在推特上称巴里为“坏掉的钟(Broken Clock)”,被羞辱的巴里随即注销了自己的推特账号。
作为空头阵营的“最后一颗稻草”,巴里的折戟给这场跨度接近10年的多空鏖战画上了半个句号。
到了2022年,空头们期待的特斯拉「膝盖斩」终于发生了,特斯拉市值跌幅近70%, 空头盈利超过150亿美元——这个数字看似巨大,但跟2020-2021年两年做空亏损的510亿美元相差甚远,甚至不少大空头倒在了黎明之前。
至于马斯克,则把精力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拯救Twitter这个深坑里,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给特斯拉的空头赠送内裤和嘲讽,让围观者少了很多乐趣。而那些在2022年赚到钱的空头,也变得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生怕被再次打脸。
“成为特斯拉的空头并非易事,”香橼创始人莱福特的总结很有代表性,“ 这是一场痛苦的交易 [13]。”
05 尾声
细数特斯拉的空头,无外乎有以下七种:
1.抵抗派: 大卫·埃因霍温2019年与马斯克的内裤对决可以永载对冲基金史册。2022年埃因霍温业绩回暖,收益高达36.6%,年底他继续购买了1000份特斯拉看跌期权(价值1.06亿美元),这场牌局对他来说还远远没有结束。
2.信仰派: 虽然查诺斯在2020年底开始不断削减特斯拉空仓,但他依然坚持信仰,维持着组合里1%的空头仓位。虽然头撞南墙,但他固执地认为特斯拉只是一家汽车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
3.骑墙派: 香橼最先看空,对特斯拉的逻辑判断走在了所有空头前面,但后面叛变写报告唱多,到了2022年又双叒叕摇身一变看空。这反复横跳的模式,似乎是空头阵营最不靠谱的那一个。
4.投降派: 浑水卡森·布洛克2019年做空特斯拉是因为马斯克太自恋以及特斯拉烧钱不可持续,后被马斯克「擅长从帽子里变兔子」的戏法所折服,2020年放弃做空,皈依神教。
5.复辟派: 巴里重仓做空精准踩在了特斯拉2021年股价最低点,清仓又恰巧股价最高点。一年后,迈克尔·巴里在特斯拉储能电池着火后,立刻发推提醒应该做空特斯拉,似乎有卷土重来的迹象。
6.隔空派: 巴菲特与马斯克长期互相看不上对方,他曾经告诫孙宇晨特斯拉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选项,芒格跟巴菲特的观点类似,但两个老妖精深谙市场规律,虽不看好但绝对不会去做空。
7.隐藏派: 比尔·盖茨在公开场合多次夸赞特斯拉和马斯克,结果在今年4月被马斯克爆出持有5亿美元的特斯拉做空期权。 依据FFO报告,在26个反马斯克组织中,共有11个获得了盖茨的支持 [14]。
除了隔空派,其他门派基本上都重兵投入围剿。正所谓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但被练成神功的教主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下山之后还被官府(美联储)用十香软筋散(加息)一网打尽活捉了——简直就是一部电动车版的《倚天屠龙记》。
有人在美国知乎Quora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盖茨、乔布斯、或者马斯克?”
马斯克的前妻Justine Musk这样回答: 极度的成功来自极端的性格,以及其他很多方面作出的牺牲。 ……这些人与社会格格不入,通常会被认为是“怪胎”,因此他们被迫以一种不同寻常且极具挑战性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
历史从来没有赐予过人类一个“完美”的天才,所有的伟大人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几乎没有几个立德、立功又立言的圣人。但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这些“怪胎”的推动。
平心而论,中国社会对商业英雄的容忍度也很高,无论是满嘴火车,还是贪污入狱,还是桃色,只要在商业上成功,就绝对不乏崇拜者,甚至连贾跃亭都能再三地拿到“再骗一次”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国内的企业家一旦被“做空”,又会严重地缺乏“安全感”,自己一边收拾细软,一边沉默应对,昔日的支持者通常也不敢多言,导致舆论很容易一边倒,跟风落井下石者不计其数。
反观美国的这位“马老师”,被资本市场围攻,被监管机构调查,被高官点名,被大V诅咒进监狱,被用户维权,被小报造谣,被黑粉跟踪,被媒体上纲上线,但绝不提前退休,并热衷每天跟“敌人”对线。
这种“安全感”,是美国能够持续诞生颠覆式创新的一部分原因。别的国家很难学,恐怕也学不来。
读 高瓴资本 张磊 重磅所写《价值》的一些思考和实际拆解
这本书,断断续续的我看了一个月,在讲这本书之前,我先分享两个观点,与书内容无关,与看书有关
1.就是要研究,了解一个人,有一个比看他自传更好的方式,就是看他看的书,这个信息非常的收益;
2.只有成功了,你讲的话才有人听,就是方法没有对错的绝对,每个领域都有足够优秀的人,每个优秀都有自己方法,足够成功才有足够的话语权;
全文大概4000多字,可以收藏
从高瓴这个名字开始讲起,取名来自,高屋建瓴,意思是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大佬的整本书要表达的内容也很简单,但是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难做到的
不知道在整体投资市场,是不是有非常多我们所看不到的事情,比如拿ppt融资,不追求商业模式盈利,追求资本市场套利等等
张磊对这些非常看不惯,他所希望的是
建立一家真正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穿越周期,不唯阶段,创造价值的投资机构
我觉得这句话讲的非常清楚,但是全篇有非常多在说
投资人一旦懒惰,一旦失去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就可能失去了某种正向生长的本能
有些事情不能做,从一开始就不做,有些钱不能要,如果出资人不理解我们的坚持,我们从一开始就无法与之磨合
在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间,我们修炼自身的内核,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是相对于周期性思维和机会主义而言的,核心是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 游戏 ,反博弈思维
资本是逐利的,资金有成本的,资金一旦没有杠杆了,所带来的回报不够或者慢慢无期,就表示着失败,所以时间,短期和长期会被这么看中,只有好的方向,没有好的退出机制,一切都是空的,或许这才是他不断的说长期主义不易的地方,而他也确实理解拿钱不易,里面有提到张磊的资方是耶鲁的捐赠基金投资团队,这是一只偏保守的团队,用张磊的话说,这是一只看中长期价值的团队,当然,高瓴用3000万美元的投资给耶鲁赚回了24亿美元的收益
以至于说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
接下来我分为:讲方法/讲团队/讲价值/讲人,四个篇章展开
一、讲方法
最好的分析方法未必是使用估值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策略,而是坚持第一性原理,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事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其实最近几年只要提到第一性原理,大家都会想到马斯克,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第二能够在理解本质的基础上自由的创新(这里是与价值的创造成为了呼应)
这个跟我们之前所受教育差别很大,我们喜欢用类比或者借鉴结果来猜测问题,习惯性会套入进 历史 的规律,而不是第一性原理,回归投资的基本定义,我们要用企业分析师的眼光,而不是市场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股票分析师的眼光
很多基金大佬为什么尽量做到清心寡欲,你要理性到没有感性,投资就是赚与不赚,道理很简单,稍微高阶一点的人一定能通过一段时间找到一些市场通用的方法论,但是遵循这个逻辑,强制去执行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也是《原则》那本书在表述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要去拒绝短期诱惑、功利心和许多天然的人性弱点,同时拒绝主观臆断,客观的拷问自己是否尊重了事实和常识,形成的见识才是自己,这样才能转化为智慧,随着时间复核增长
要对坚持的事情富有耐心,驾驭情绪,时刻自我反思,保持高度专注,压力往往可以通过专注来消解,专注意味着你要敢于说不,不要去对自己的核心目标没有用的事情,即使有余力去做更多的事情,不要高估自己的自控力,不要小看人性,回避短期心态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就是已知的东西,我们应该利用好市场的反馈,不断提高全面思考的能力,保持平常心,接受自我反馈,自我否定是进化
送给大家四个投资中很容易中的陷进,可以列为原则列表
1.价值陷进,价值投资中的价值并不是绝对的低市盈率,而是综合考虑买入股票的各项指标,投资这个 游戏 的第一条规则就是能够玩下去,价值陷阱的本质就是企业利润的不可持续性或者说不可预知性
2.成长陷进,投资目标应该处于持续成长中,增长率至少应该高于整体经济,否则就不能持有
3.风险陷进,寻求安全边际,把情况想到最坏,看看最坏的情况发生后还有哪些次生伤害,有没有反身性,看看灾难来来的时候有没有自救手段,判断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持续创造价值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这可以理解以攻为守
4.信息陷进,第一步信息形成微判断,第二步善于识别信息的权重第三步用第一性原理把这些微判断和有权重的信息联系到一起,这里注意,你能不能把微判断和经验分开,所有东西都去剥离,拆分到不能拆分
二、讲团队
张磊说,与靠谱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是我一直以来的非常享受工作的原因之一
我记得《奈飞文化手册》里有说道,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很高阶的应聘者回答道,因为这里有比我更强的人,他们很厉害,人才果然是吸引人才,正向循环
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真正理解并实践价值管理,大公司可以依靠惯性去运行,初创企业在一开始就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不是一味降低成本,与此相对应是站在客户视角来确定产品、服务和流程的价值结构,只有顾客需要的才具备价值,在此基础上树立完整的价值链来提升整体效率
对企业文化的打造
企业文化在创业一开始就建立起来,不能出问题,也无法推倒重来
1.坚持追求真理,学院派风格
2.敢拼敢想输,运动队文化,有拼搏的劲,协助精神,可以做陪练,用成绩说话
3.坦诚沟通和交流
对靠谱的人定义
自驱型的,时间敏感型的,有同理心的,终身学习者
赋予长期使命感和成就感,真正顶级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护,每个人都知道工作表现和贡献是最重要的
对组织生态的理解
1.学习,学习型组织,有生命去繁衍,有传帮带的精神,自我免疫的功能,能够处变不惊,面对问题清楚思考,判断和推演,有不为所动的禅定精神,不仅能够到彼岸,还有抵达的路径,作战机制和精神,把工具化和匠人精神结合起来
2.赋能,组织的功能不是分配任务,而是将员工的兴趣,专长和组织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匹配,赋能型组织是一个文化载体,员工因为享受这里的文化,从而获得身份认同,使命认同
3.去中心化,让听到炮火的人做决策
4.不断进行,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对抗熵增加
三、讲价值
购买低估值的股票并不是价值投资回报的持续来源,企业持续创造价值才是,关注企业的核心是它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给 社会 、消费者提升效率,创造价值,只要为 社会 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它的收入、利润早晚都会兑现, 社会 最终会给予它长远的奖励
在产业变革当中,张磊讲了几个方向
1.从连接变到融合
创新1.0时代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做“连接”,创新2.0时代的关键是融合,而不再是简单的复制他人经验,简单叠加各种技术和应用场景,基础科学的创新将以全领域,深结合的方式,推动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未来的创新是将黑 科技 和传统产业融合起来
去融合谁呢?又有两个方向
1)创新已不局限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
2)传统企业的创新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更优成本、更高效率、更精细化管理的方向持续迭代,信息领域、消费场景、生产制造场景、供应链场景、资本运作场景,消饵价值链中的角色区分,重塑商业逻辑;赋能传统行业,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线下有很多基本面很好的公司,高 科技 赋能传统企业, 科技 不是颠覆的力量,而是一种和谐再造的力量
2.生命科学方面的研发与创新
医药医疗行业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和 科技 属性,进入壁垒高,同时具有成长性,盈利性,抗周期性等特点,可以构建动态护城河,他在整个产业链是这样思考的
1)医疗 健康 服务领域,如何站在患者角度,构建全方位院前,院中,院后 健康 服务体系;
2)如何运用数字化升级等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
3)药物研发领域,如何实现产业的分层和分级,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充分解读,帮助药物研发企业加速迭代
他投的企业,直接公布哈,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方达控股,凯莱英,爱尔眼科,金域医学,锦欣生殖,迈瑞医疗,上海微创,凯利泰,爱康医疗,百济神州
3.拥抱消费转型
两个方向升级与细分,你准备占哪项
零售即服务,内容即商品,所见即所得,消费品包含物质性和精神性双重维度,消费转型不是任何单独维度的升级和降级,而是复合的,动态的,颠覆的,不同细分产品领域、地域以及年龄阶层产生新的消费趋势;新消费的概念中,产品及其品牌包含了在服务过程中与消费者沟通的全方位要求,零售即服务,内容即商品,所见即所得,物质组成的产品力和文化组成的品牌力共同成为理解消费新趋势的复合视角
之前的传统人货场也发生转变
首先是
消费不再是面向大众的消费,而是以我为主的个性化消费,从薄利多销的流量经济变为关注个体差异化需求以及全生命周期价值的单客经济,海量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形成强大的交互,更好的消费体验形成产业中的头部效应
其次是
消费者的终身价值
整体定位:如何思考产品背后的精神实质,赋予生活更多仪式感,让消费者体会更多幸福感
销售环节:如何从供应链的角度快速反馈,及时补货,而丰富可触达的零售渠道和购买体验
推广环节:如何识别多样化的消费者,理解真正有量级的关键需求,花最少的时间下决策,
最后,回到初始的研发设计环节,把消费者不需要的属性或者设计去掉,做到,多块好省
最后是
用数据把前端智能化,把后台中枢化,用后台的算法是知道前端的场景,用更加细分的场景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好的消费场景是打造品牌力的关键
未来的零售,不再依靠规模驱动,功能驱动,供给驱动,而是靠个性驱动,服务驱动和需求驱动,价值链通过传感,数据和用户运营等技术平台融为一体,在消费者捕捉上化被动为主动,把 科技 元素、社交元素、文化元素和消费者体验结合起来,重塑多场景,全渠道,全链路的购物方式
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从规模增长到动态增长
产业互联网真的很可怕,消费互联网是物理的,产业互联网是化学的
1) 游戏 改变支付、电商、零售、教育以及更多行业,比如支付宝公益 游戏 /喊朋友砍一刀的社交 游戏 / 游戏 化奖励任务促使店员完成业务关键指标
2)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比如美团的超级/微信通信软件上,可以享用购物、交通、音乐、支付等;
3)线上线下的全渠道的互联网创新,教育的双师(直播和线下)/生鲜零售的 探索
消费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场景,而算法,算力,数据来运用这些场景,再通过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式呈现。
传统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就形成了以行业为底数, 科技 为指数的幂次方革命。 数据是生产资料,有流程才能运营,有算法才能升华,数据、算法和流程相互促进正向循环,对业务产生价值,用户定义产品,软件定义流程,工业化逻辑转变为数字化逻辑,精益管理重构运营效率
四、讲人
一定是遵循他的全套体系的
1.拥有长期主义理念,长期主义里面包括三个点,坚持初心、保持进化、没有终局,这里在没有终局的讲的一个很难判断的事情,补贴会不断吞噬创业者的意志和投资人的信心,把烧钱换来的东西看做资本还是费用,思考商业模式的无限终局,超前地创造服务或产品的新范式
2.拥有对行业深刻洞察力,关键在于对变化与不变的洞察,不要因为经验而掣肘,尊重行业的常识,找到不变,又不能被现有的法则所禁锢,找到变化,举了两个例子,非常有代表性,一个是7-11,不变的客户需求的便利,变得是各种各样的服务;另一个是拼多多,人找商品,即以商品为中心,商品找人,即以人为中心,拿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来促使整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其实在我的角度,更加欣赏拼多多,不知道这条路怎么就能杀出来;
3.拥有专注的执行力,义无反顾的投入,把小事做到极致
4.拥有超强的同理心,这里有一个点,要做第一名顾客和第一名员工,把人才的生态通过更好的组织方式营造起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组织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理想
最后的最后
还是以张磊在各大演讲平台所讲的那三句话,用中式哲理高度概括了
第一,守正出奇,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激发创新
第二,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在有限的天赋里做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
第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做好自己的事,成功自然会找上门来
首批科创50ETF基金怎么样,值得买吗?
近期获批的首批科创板50ETF一共包括工银瑞信科创50ETF(简称:科创ETF,交易代码:588050,认购代码:588053)等四只基金,是首批跟踪科创板首只指数的基金产品。如果是想投资科创板但是达不到资金50万及两年股市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科创ETF来参与科创板投资,门槛相对于直接投资科创板要低得多。同时,ETF基金具有透明简单、交易灵活的优势,购买科创50ETF等于一揽子买入了科创板中的50只优质龙头股,分散投资可降低风险,且管理费和换手率相对同类主动基金来说较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