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梦见耳环手见子白金或银子拾到

2.战国时期货币到秦半两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特征

3.用具体事例阐明观点

4.cc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梦见耳环手见子白金或银子拾到

无为黄金店_无为白金价格查询表

梦,也有梦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做梦的原因主要三:即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梦属于灵魂医学范畴,是由内外信使的剌激,引起大脑的一小部分神经细胞活动,表现为高层次灵魂的最低水平的意识状态,当然,它也遵循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只是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而已。梦是一种不自觉的虚拟意识。

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研究梦的科学学科称作梦学。

做梦是被人为的使用科学工具对人大脑植入信息! 让你们能闭上眼睛视听视频声音、思维神经控制。

中国是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们就有一本关于梦的专著--《周公解梦》。

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M sleep)有关,那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其特色为快速的眼球水平运动、桥脑(pons)的刺激、呼吸与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暂时性的肢体麻痹。梦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睡眠时期中,不过比较少见。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发生的入睡状态(Hypnogigia)被认为和作梦有关。

梦是虚幻的,跟现实无关,合理调整自己,望采纳

战国时期货币到秦半两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特征

秦汉钱币在我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汉钱币从钱币类型上可分为半两钱币,汉代五铢钱币,王莽钱币三个部分。半两钱依铸行时间先后划分为三个阶段,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为秦国半两,统一后的谓秦朝半两,汉朝谓汉半两。半两钱历经秦汉,行用数百年,其间几经变迁,古往今来,学者多从重量、大小、文字书体风格,钱币形制的特征等,来判断半两钱的类别和时代关系,但要想严格分清先秦半两、秦半两、汉半两,并非易事。

汉承秦制,初期仍用半两钱,并对半两钱的尺寸、重量不断探索,使它逐步达到百姓乐用的目的。元狩五年(前118年),铸行五铢钱,自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这种“五铢”钱文的铜币使用达七百余年,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铢两制的钱币和其后通宝制钱币,形成了中国钱币的两大货币体系。昙花一现的王莽新朝钱币,以其多样性和纪值币的试验及铸工精良为后世提供了实例。

一、半两钱币

秦朝(前221—前206),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统一之前,半两钱多为圆孔圆钱,后改为方孔圆钱。钱币多由商人铸造,用以牟取暴利。战国秦半两的铸行,约始於战国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前。简公七年(前408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到了献公七年(前378年)任用商鞅变法。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十四年(前348年)“初为赋”。租禾是实物田租,“赋”是农民交实物田租税外,仍要以货币来纳口赋。手工业者和商人也要以货币来纳税。《史记·始皇本纪》后附《秦纪》载,惠文王“立二年,初行钱”。史书上关于秦国铸钱的记载比较晚,“初行钱”不等于说秦国到了惠文王时才开始铸钱。秦国的圜钱出现较晚,但因其造型的优越,并以锱铢等重量单位计算,再加上秦国的国力影响,投放市场后,为秦统一币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赢政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单位为镒,镒(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单位,钱币一律由中央政府铸造,第一次从制度上禁止民间私铸。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黄金主要用于宫廷对外赏赐,馈赠及大宗交易。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从而结束了六国时期钱币形制繁杂,文字各异,单位轻重不一的紊乱局面,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铸币的基本币形,使钱币的文字和形态得到了统一,铸币权的统一直接有利于币制的稳定性,他巩固加强了国家的铸币权和发行权。秦钱不铸地名,正是铸币发行权集中的反映。这种方孔外圆形制的铜钱,使用二千多年,一直至廿世纪初期,对中国货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影响到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

另外,秦朝在行用钱币的同时也使用实物货币——布。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其中“金布律”载:“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规定每匹布的长度与宽度,目的在于统一标准,以便于作为流通手段。每匹布与铜钱的兑换率,《金布律》也作了明确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即每一匹布可以当铜钱十一枚使用。为了不许商贾重钱轻布,或者重布轻钱,《金布律》还规定:“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择行钱、布者,列伍长弗告,吏循之不谨,皆有罪”。意即对钱与布这两种流通手段,不许有所选择。

秦朝钱币的造型极具政治色彩,圆形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半两”钱所以也就成了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秦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半两”意重十二铢,这些数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数。如此多的六体现在秦半两上绝非偶然,“六”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是古人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含义的体现。有人认为外圆内方铜钱的这种形式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代是否已有这种观点尚不能肯定,但这种方孔圆钱的形式从此被长期固定下来,其中的偶然性中也有其必然性,因秦在战国时期已经行使半两铜钱,由于圆钱便于携带,方孔又利于锉磨,所以被长期沿用下去。秦半两成为中国制钱的规定模式,也标志着中国金属货币进入一个重量名称和货币名称统一记重货币新的时期,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金属铸币形式。

(一)先秦半两

《史记·秦始皇纪》记: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秦设市甚早。此后,经三百数十年,市渐多。献公七年,方颁制,“初行为市”。秦建县,始于春秋。进入战国后,不断增置。《六国年表》记当年“初取小邑为三十一县”;一年后,孝公十三年,方颁制:“初为县,有秩吏”。《六国年表》记:孝公十二年,“令为田,开阡陌。”经四十五年,昭襄王四年,才正式颁定“初为田,开阡陌”之制。秦惠文王十年,任张仪为相,为秦设相之始。经十七年,至武王二年(前309年),才定制:“初置丞相”。据此,“初行钱”与“初行为市”、“初为县”、“初为田”、“初置丞相”等皆同。“行”,实为“颁行”;“钱”,实为“钱制”。故惠文王二年“初行钱”,系颁定钱制。定制之钱,当始铸于“初行钱”前。《六国年表》又记:同年,天子“贺行钱”。《六国年表》为司马迁专记战国至秦亡,二百七十年间之六国大事年表。在此期间,六国先后新铸之钱币,品种与次数甚多,但天子“贺行钱”事仅录此一条,因此,“初行钱”为颁制之钱。

先秦半两(下限约在秦统一前),钱文为大篆,或有小篆意,文字风格篆风古拙,书体放逸圆活而富有变化,半两二字在币面上占有很大位置,十分醒目。钱体多不圆,面背多无内外郭,穿不方,厚薄不匀,背粗糙不平或有铜渍,钱形周边不修磨加工,多毛刺,铸口宽大而不修平,有上下左右浇口,流槽处形成铸柄多保留。工匠也各自按个人的书写习惯,在钱范上划写钱文,行笔用力轻重不一,致钱文笔画凸凹不平,或明或隐(隐起文)。有的多笔少划,无拘无束,随意自由。细字的细劲有力,粗体的粗放古拙,大气雄伟,字体有圆折、方折之分,其中圆折隐起者较多。圆折,字形圆润。方折,字形方正。规格繁杂、类型繁多,千钱千面,难睹雷同。与钱文相比,钱币的形体和穿孔铸造则不够经意,不甚考虑钱文与钱形穿孔比例关系,穿孔仅仅是个实用的、供贯穿的孔洞而已。这个时期半两钱的文字、钱体布置安排,重点强调“半两”这个重量概念,证实当时钱无定法,铸造不统一,“钱”的概念还未能从商品铜中完全抽象出来,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布局关系。

先秦半两,钱形多在3厘米以上,亦有较小者。多数人认为先秦半两当时所铸必定十分厚重,大量的钱币发掘表明,先秦半两虽名重“半两”,但实际重量悬殊极大,3至6克的占了很大比例。1981年许昌县张潘出土秦半两窖藏1.5公斤,在这批半两中,钱径最大者33毫米,最小者21.7毫米;最重者9.5克,最轻者仅3.2克。在厚重型半两钱中,有饼状半两钱,与一般厚重的早期半两钱相比,饼半两钱文字口较为浅平,模糊不清者甚多。

“半”字书写上作“八”首,下多见短下横,圆活的大篆体中透着一种金文韵味,特别是上横笔,气息类似两周“钟鼎”或三孔布背文“朱”字的上横写法,笔画深厚,顺序完全同于篆书的书写顺序。过去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短下横“半”字是先秦半两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先秦半两钱中长下横的也不鲜见。有中竖上不出头和缺失整个下横的,既便是短笔缺画,制范者也并不补刻缺笔。

“两”字上横笔短,圆肩、下脚内收,字体变化多样,多见“双人”两。“人”字书写,有的一边上首长,一边上首短,有“长人两”、“短人两”,“长人两”,人字通顶,“两”字字形狭长粗劲。“短人两”,肩圆、上甚短。有的“双人”不象“双人”,“十字”(即双人书写为十字)不象“十字”。过去钱币界多认为“十字两”是晚期四铢半两钱文的特征,但早期半两钱的两字也有此种异书体,只不过很少而已。这个时期的半两钱中,另有双人书写上部为两竖或三竖,下部为一“T”,写法特殊的“两”字钱,这种书体在晚期半两钱中很难见到。说明当时对钱文的书写并不注重规范,越是早期的半两钱,钱文越是带有随意书写的特点。钱币文字的不成熟性、随意性、原始性越突出,凸现了先秦时代文化特征。秦代以前半两钱形制与书法的多样,除了一般考虑的时代因素外,还应该反映着半两钱铸造上的地域因素。战国后期,秦对六国的兼并战争使其国土急剧扩大,在文化背景及科技条件等方面均有异于秦国本土的新占领区,亦需按军事占领者的政治经济要求,铸造以“半两”为面文的新钱币。在这种情况下铸成的新半两钱,必然也带有各自的地域性特点。

先秦半两的流通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从考古材料看,秦朝版图的大部地区,几乎都有秦半两出土,但出土的数量则不均匀。处于政治中心的陕西省出土最多,其次是四川、甘肃两省及邻近省区,远离政洽中心的边远地区很少发现,流通范围限于秦国领土之内。流通多随军事而流布,故多发现於秦军经略六国之通路。

(二)秦半两(秦统一时期)

始皇帝统一中国(前221年),仍使用半两钱。此时铸行的半两钱称秦半两。钱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周边不甚规整,有流铜现象。“半”字上横方折,其下横与“两”字上横均较短,笔划粗细不匀,各钱大小轻重不一。按秦量制,半两为十二铢相当于8.28克。按秦法,法定半两钱应该名实相等,所以一些制作精好,文字规整,重达8克左右的半两钱大约铸于秦始皇时代

从大量的出土资料判断,秦朝官铸半两钱直径27毫米左右,重量多不合半两(12铢8.28克),合于半两者为数甚少,在尺寸、重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陕西风翔高家河出土的秦半两,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厚重轻薄不等。最大直径3.4厘米,重12克。最小仅仅2厘米,重2.25克。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出土的半两钱,最大的直径3.2厘米,重6.75克。最小的直径1.15厘米,重0.2克弱。在始皇陵鱼池村遗址出土的540余枚半两钱中,取50枚测得数据,钱径最大者28.3毫米,最小者26.4毫米,最重者6.01克(合8.2铢),最轻者2.3克(合3.3铢)。虽说货币由王室专铸,但往往随时而变,轻重无常,大小不一。如严格要求,许多半两钱是不够标准的。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就曾自铸秦半两大钱。以此,可知“半两”仅为法定价值,而非铸币的实际重量,在社会流通的钱币大部分属于减重的半两钱,半两钱已失去实际意义上的纪重钱,走向了抽象意义的一种标记,可见秦始皇颁布的度量衡,一时尚难以统一实施,始皇法定推行的货币标准化也是不尽完善的。

秦朝行用的半两钱,按入土于始皇帝三十年(前217年)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载:“千钱一畚,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取异”。按此条律令,当时流通的钱币存在好与坏的差别,也就是混同使用,秦朝钱币也同时混合使用。

《史记·六国年表》亦记:是年,天子“贺行钱”。《六国年表》又记:嬴政死,胡亥“复行钱”。秦二世胡亥“复行钱”,为重申秦钱制。以往虽有“复行钱”为胡亥改行轻小半两钱之说,由于出土资料证实先秦时轻小半两钱已大量铸行,秦简《金布律》又明确规定:“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交杂,勿敢异”,故此说当予否定。而胡亥重申诸秦制之史实,却物证、史证皆备。如1964年西安三桥镇出土的嬴政三年“高奴禾石铜权”,权上除嬴政二十六年加刻的统一度量衡诏书外,还有二世元年再加刻的重申诏书。《秦始皇纪》云:二世元年应李斯等大臣所请,“具刻诏书”,“尽刻始皇所立刻石”,同样是重申刻石所录秦制、秦令。故“复行钱”的记载,再次证明“初行钱”确为颁定钱制。

秦时,法令严酷,民间铜钱匮乏,据《史记》载:刘邦服役,吏人饯别,每人送钱三而萧何独送五钱。当时送钱以三五相计,可见钱币的贵重状况。是什幺原因造成货币量的少那?它和当时商业的萧条有关。秦政权对百姓头会箕敛,征发亡度,筑城戍边,修宫造坟,全国的成年男子几乎都在为皇权服役,人民的生活降到了最低水平,商品经济自然无法繁荣,整个社会在客观上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大大减少。

总之,秦始皇统一币制,极大地便利了全国各地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它既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也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同时促进了辽阔疆域内经济共同体的形成。此外,从材料利用和制作工艺来看,“半两”钱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节省铸材,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而且中间的方孔便于固定锉修。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材料利用和工时效率方面都有过深刻的研究和探讨。“秦钱为我国第一代之通货,亦为方孔圆钱形制之始,开中国两千年钱币形制之先河”(蒋若是语)。

相传,有种统一时行用的半两钱,币文系当时政治家、书法家李斯的手笔,李斯颇善书法,泰山琅玡台石刻是他撰写的标准小篆,结体协调,笔力工致,古拙苍劲,是早期书法中的佳作。李斯以秦籀文为基础,一扫先秦各种钱币书法的繁复、冗赘之气,钱文笔画气势不凡,稚拙含秀、结体如铁石,连笔之处纡绕曲折,体现了秦篆风格,形成小篆体,使钱文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秦半两。形式有:大样、小样、美制、无文。穿有:广穿、狭穿、花穿、重穿。穿上一横、穿下一横、穿上下一横。星月纹、背阳纹“二”、背阴纹“二”。字体有:隐起文、左读、大字、小字、肥字、细字、垂针、扁书。半字分:大半、小半、升半、降半、长半、斜半、缺半(仅有两字)。两字有:长字两、长人两、连山两、十字两、出头两、点两、缺笔两等。

三、汉朝半两

秦王子婴元年(前206 ) ,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秦亡。刘邦称帝,国号汉,都长安(今西安),史称西汉。西汉时,行用以铜铸币的纪重半两、五铢钱为主,另有皮币、白金和黄金币等。公元25年,刘秀建都洛阳,史称东汉。从西汉、王莽新朝到东汉前期,人们对钱币的外形尺寸、重量、使用材质进行了多次探索,最后终于选择了铜铸币的方孔园钱——五铢,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钱币,这种纪重的五铢钱行用了七百多年,对中国钱币产生重大影响。汉初的货币,史书所载,有荚钱、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三铢钱、武帝半两(或称三分钱)六种。实际上钱文只有半两、三铢两种。因荚钱、八铢、五分、四铢、三分五种仅是轻重之分,钱文均为半两。

1、榆荚半两

铸行于西汉早期。汉初,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国穷民困,经济萧条。刘邦起兵时,开始自行铸钱,虽沿袭秦半两旧名,而实际钱重仅三铢左右,刘邦在其军事势力范围强制以这种不足重(值)货币与厚重的秦半两等同使用,从而获利。《史记·平准书》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承秦制。高祖实行黄老无为政治,致力于经经济的恢复。在钱币的铸制上也体现了黄老无为的政治思想,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规定:将秦时法重十二铢的半两钱,减重至三铢,面文仍为“半两”,地方和民间可自由鼓铸,开始了西汉政权立国后第一次币制改革,为西汉铸钱之始。

高祖采用放民私铸政策,郡县与民间自铸者不可胜数,钱型大小极不统一,难以标准衡量,史称“荚钱”。荚钱系民间的一种形象比喻,因其轻薄,状如榆树的果实,故称榆荚半两,结果是钱币重量越铸越轻,引起物价飞涨,“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可见当时货币铸制混乱程度。这里除钱币减重的因素外,不法奸商囤积居奇,也是物价飞涨的重要原因。

从许昌出土的榆荚半两看,制作多简陋,钱径一般在12毫米至14毫米之间,最大直径14.9毫米,最小9.8毫米;穿径一般为5.6毫米,最大穿径9毫米,最小穿径4.7毫米;厚度一般在0.7毫米到0.9毫米之间,最厚1.3毫米,最薄0.4毫米;重量多数在0.5克到0.6克之间,最重0.8克,最轻0.09克。钱文粗细不等,细者如人发,有些笔划尚需仔细观看方能见到。文字有高挺,字高超过钱厚,字有省文缺笔现象,字的位置有上有下且大小不等,个别钱带外郭、铸柄,这大概是因公私兼铸所造成的

榆荚半两。形式有:美制、肥字、细字、小字、长字、斜文、缺笔、升半、降半、斜半、左读、复读、狭穿、穿上一横、穿下一横、穿上下一横等。

2、吕后八铢半两(前186年——前182年)

高后时,为了改进秦钱太重(8.28克),荚钱太轻(1克左右)的弊病,高后二年(前186年)秋七月,行八铢钱。八铢半两仿行秦半两,钱文仍为“半两”,文字形体极似秦钱笔意。因钱重约八铢(5.52克)左右,故称“八铢半两”,俗称吕后半两。铸币权由国家垄断,禁民私铸。其钱体大小应有统一标准,但汉初郡国、民间多自铸钱,钱体大小、轻重不一,标准很难统一。

八铢半两。大样薄肉,钱文平坦,字口浅,字形结构疏朗,方正而宽阔。无内外郭,背平素,厚薄均匀,轮郭整齐。笔画分直角方折,圆折二种,方折较多,书体少变化,有大小、长短、粗细等。穿孔周正,有大、小、广穿。钱形周边不修磨加工,或有铸口、铸柄,流口有二至四个不等。钱径一般在27一31毫米间,重量多在3.5一5.5克间。

“半”字写法有宽阔方正和狭长,上宽而下窄等。大多“半”字立横划等长,有的“半”字下横两端上翘。有大、小、斜、扁、断笔、缺笔、倒书等。

“两”字有大、小、长、斜、扁、断笔、缺笔等。上横笔多短而偏向内侧,内成双“人”字形,又可分长人、双人、连山两。钱文在钱体上的位置有升半降两、有升两降半、离轮、左读等。

汉初经济的凋弊,加之市场上流通的秦半两、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三种钱币,在重量和外形尺寸上差别太大,为货币重量控制在八铢单位重量标准化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从二年秋七月到六年六月,殆四年,八铢半两行用不久又逐渐减重。高后六年六月(前182年),八铢钱重,民不乐用,于是不得不改行“五分半两钱”。

3、吕后五分半两(前182——前175年)

五分半两。因其法定重量为半两(12铢)的五分之一而得名。重量通常在1.5—2克之间。另一说五分钱得名于“径五分”,考汉尺五分,约合今制1.15厘米,这个数据与所见五分钱径度多在2.2厘米左右相去甚远,此说似不可取。

五分钱,形制规整,穿孔极大,钱文狭长,小篆书体中隶意内蕴。“两”字多“十字两”,也有的为“短人两”。另有一种五分钱外缘凸起,内里深凹,文字一半在外缘高处、一半在低凹处。术语称为“蛇目半两”。

由于五分半两穿大肉狭,原来的书写手法施展困难,在钱文的刻制方面,开始采用定位刻制钱文的手法。在传世的五分钱及其荚钱中,可见到以线、点定位方法刻写的钱文。以定位方法刻写的半两钱钱文,字形出现了“分笔”的风格特点。可证“五分钱”铸行时期,已开始注意钱文形制的规范和形式了。半两钱体系中,汉代风格的明显出现,是以五分钱为起始的,是半两钱中类型特征十分突出的一种。

4、四铢半两(前175年——前140年)

文、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商品贸易开始兴旺,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历来被视为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迫于制钱的滥恶,货币的标准化问题更显得迫切。前元五年(前175年),文帝不令整顿币制。更铸四铢钱,令民自铸。《汉书·文帝纪》中载:“五年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钱文仍为半两。规定钱重4铢,不许掺杂减重,允许私铸。郡国豪强兢相铸钱,遂使吴王(刘濞)、邓(通)钱布天下。由于民间受条件限制,不可能铸出标准重量的铜钱。其次是民间铸钱为了取利,不掺杂减重,则无利可图。为此,政府一方面下令严禁掺杂,犯者处罪,一方面默许在民间出现的钱称制。

使用钱称(法码)可以使轻重不同的半两钱得到一个标准的币值。这种钱称有的铸成穿带印式,上有穿孔,可以系绳悬于天平一端。面文为四朱的较常见,有的带有地名,如临 四朱、驺四朱、东阿四朱、陈四朱、宜阳四朱、下蔡四朱、容邑四朱等,钱称存世不多,后几种都极罕见。

文帝半两。钱文粗而宽放,篆意较浓。笔画方折,文字清晰方正,不带隐起,字甚古朴,接近西汉早期文字风格。“半”字下部二横等齐,“两”字上部横画较长,多为“双人两”。书写不规范,有大字、小字之分。钱体有内外郭、或有内郭、或有外郭。内外郭在半两钱上的应用,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了钱的外来承受力,使钱币不易损坏,保护了钱文免受磨损。虽然早在战国未期已出现了这种形制,可是,半两钱并未继承,通过近二百年的摸索,终于使钱币形制又走向有郭的道路,同时为五铢钱的形制提供了经验。

武帝建元五年至元狩五年(前136年——前118年),武帝承文帝半两钱制铸行半两钱。这种钱是汉以来第一种稳定的货币,也是半两钱行使二百余年的最后品种,它的大小轻重对后世小平钱的铸造影响深远。这个阶段的半两钱文,字形均较方正,字的大小基本与穿孔高低相对应,一般说来,钱文的上下缘与穿孔的上下缘平齐或略有高低,此时的“半两”二字基本字形大小等同。这些特点越是到了晚期越是突出。后期半两的“注意”,还体现在钱文改笔之上。有重文的,是因为原刻钱文不规范,与边缘或穿孔距离比例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范文的刻写者又重新改补,形成了重笔。这种补笔重文现象,在早期半两钱上是甚少见到的。

武帝半两较文帝钱文秀丽,“两”字“冂”窄长,多呈“十字两”及无人两,笔划上细下宽,钱体内平,外郭边缘经过打磨,多有内外郭、或有外郭、或有内郭。大多数钱圆函方,有的还初具了外郭或内外郭,钱文的刻写手法,与早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显着的特点是注重了钱文的规范性。注重了钱文在钱面上的比例关系,特别是穿孔与钱文的比例关系。在一些有郭的四铢半两钱上,钱文除考虑到穿孔关系的同时,还注意了与外缘(外郭)的比例关系。钱文的规范,是半两钱形制的成熟及规范化的需要。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发展、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一种要求。发展到四铢半两钱阶段的半两钱,纪重货币“商品铜”(铜块)的原特质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变得越来越淡薄,名(“半两”)与实(“四铢”)的脱离,使得这时的纪重货币半两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符号”意义,钱币的象征性变得愈来愈强。离“商品”距离越来越远的四铢半两铜币,也就越来越需要强调钱币的整体美及布局的合理化。原始落后的制造技术已不适应货币的大量使用和铸造量的急剧增加,可重复使用的石质或其它硬材质钱范,已逐渐取代了早期采用的泥质铸范。

四株半两。钱径一般2.5厘米左右、穿宽0.9~1厘米。铸造工整,字文清晰。“半”字上部与上横均呈曲笔,而下横长于上横。“两”字内成“十”字形,当属武帝四铢半两时期。“两”字常见有三种写法:1.“双人两”,“两”字中间为两个“人”字“”。2.“连山两”,“两”字中间“双人”简化为一横向波折线“”。3.“十字两”,“两”字中间“双人”简写为一“十”字“”。版别大致可分以下几类:⑴常见品,钱身上无特殊标记。一般两字的中竖与上横不连,相连的极罕见,称有颈半两。字体较长,笔划细劲者,也较少见。⑵有郭类,有外郭的较多,有内外郭的少见。⑶传形类,传形半两的文字左右倒置,有环读者,均少见。合背半两极少见。⑷标识类,有星文、横文、竖文及阴刻文或凸起,等,均少,有竖划的更少。⑸佩钱类,穿孔常为菱形,除半两二字外又带有其他文字者均罕见。带有人名、吉语或各种图案为汉人随身佩挂之物,如太常、阳闰、日人千金、带钩半两等。民间私铸四铢半两,文字粗劣,大多不成文字。当时,有些地区还铸有铁质四铢半两,已知是中国最早的铁钱

七十年代末,海外有个研究会创始人自称是秦始皇转世,要求信徒收集秦半两,越大越重越好。一时间,大半两身价倍增,最大的一枚据说卖到了好几万。实际上特别厚重大型的半两钱应出在西汉的文、景时代。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百姓富足、仓真皆满,完全有条件铸一些不介入流通的特大型钱,以寓争胜炫富之意。

用具体事例阐明观点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功夫不负有心人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cc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CC容积单位 为棱长1cm的正方体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1=1毫升=10^-3升 CC表示立方厘米,国际标准规定,将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的从北极点到赤道的长度(一万公里)的一千万分之一定为一米,1米=100厘米 1毫升=1立方厘米=1/1000立方分米 英文写法:cubic centimeter 缩写: 即立方厘米

亩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为了换算面积方便人为而设的。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亩这个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

如果从还原出来夏、商井田模型并加以分解,就不难看出“亩”其实是夏、商时代农户在井田所耕种的土地规划状态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

百度上就有,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啊!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顷。

为什么是60平方丈,这是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古代的亩,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首先应该肯定:“一亩见方”是一个无法精确计量的估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从“亩”说起。依照现行工具书的说法,“亩”是我国市制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60平方丈。如果要换算为公制的话,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但要强调的是,这一说法是现在的定制。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亩”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惟中国历代对于地亩之数,本无精密统计,又未经清丈,亦无法确定计亩之单位。”“地积之量以长度之二次方幂计之,地积本身则无为标准之基本量;故言地亩之大小,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作为地积单位的“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量,地亩的大小通常是以尺度来计算的。按照周朝的规定,6尺为步(有的说6尺4寸、也有8尺之说),百步为亩。到了秦代,则以5尺为步,240为一亩。

Pa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你问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是问这个物理量怎么汇出的,那么压强等于力除以面积,p=F/S,1Pa=1N/1m^2.

如果你是问这个单位的由来,那么确实,是由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Pascal)的名字而来的。

千克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度量单位之“千克”的由来

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千克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单位制词头的基本单位,也是唯一一个仍然使用人工制品作定义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都用基础物理特性作定义,以便于在不同的实验室内复制)。

早期定义

1795年4月7日,克在法国被规定为相等于“容量相等于边长为百分之一米的立方体的水于冰熔温度时的绝对重量”。由于商贸一般涉及的质量远比一克大,又由于以水为标准的质量既不方便又不稳定,所以为了商业法规必需制造出质量水定义的实化仪。于是,人们制造了一个临时的质量标准:一块金属人工制品,质量为克的一千倍——千克。

同时,准确判定一立方分米(一升)的水质量的工作也展开了。虽然千克定义规定的水温0 °C是非常稳定的温度点,但是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决定于1799年在定义中改用水最稳定的密度点,也就是水达到最大密度时的温度,当时的量度结果为4 °C他们断定在最大密度时一立方分米的水相等于4年前临时千克标准目标质量的99.9265%。同年,也就是1799年,人们制造出一块纯白金的原器,其目标就是原器质量会相等于(当时科学上许可地尽量接近)4°C时一立方分米的水。该原器于六月被呈上国家档案局,并于1799年12月被正式定为“档案局千克”(Kilogramme des Archives),而一千克的定义就相等于其质量。这个标准维持了九十年。

国际千克元器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法国 *** 赞助了一系列的会议。人们在这些会议上意识到应该使用铂铱合金而不是纯铂来制作千克原器。

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米制公约,建立公制体系(这一体系以后发展为国际单位制体系)。该公约产生了国际计量大会、国际计量委员会和国际计量局三个组织。

1879年,人们制造了一批使用铂铱合金的千克标准砝码,其形状是高度和直径均为39.17mm的直立圆柱体,经仔细调校,符合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来“千克”的重量,并于10年后被采纳,成为国际千克原器。

自1889年以来,“千克”这一重量是由放在法国巴黎国际度量衡局(BIMP)的一个铂铱合金(90%的铂,10%的铱)圆筒所定义。

图为储存在法国档案局的千克砝码原器

重新定义

国际千克原器被放置在巴黎市郊的地下室内,人们一直认为这一合金的质量不会改变。实际上,到了1992年,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就发生了变化。经与其他“千克”原器相比,国际千克原器变化了约50微克,相当于一个直径0.4毫米的小沙粒。BIPM质量部主管艾伦·皮卡德说:“确切地说,我们无法确定它的质量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表面影响,失去了表面原子或结合了污染物。”

鉴于此,科学家正研究以更稳定的量子力学常数——普朗克常数h取代物体,重新对“千克”下定义,并尽快达成200年来科学界寻求用稳定数字来统一度量制度的目标。物理常量普朗克常数反映的是量子力学中能量子的大小,每一份能量子等于hv,v为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数。将这一等式与更加著名的E=mc2结合在一起,科学家们就可以据此定义质量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鉴于国际千克原器质量的变化给物理学家带来了巨大的理论挑战,尤其是对那些需要精确测量的复杂实验而言,因此,在2009年10月21日召开的第2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国际单位委员会决定淘汰千克原器,用基于普朗克常数h的数值来代替“千克”。

大会还表示,在2014年之前“将不会采用这一常数”,此前还将通过实验评估测量技术的精确性,以确保相对不确定度在20/109以内。使今后若用普朗克常数来定义“千克”这一单位,日常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比如要买500毫克阿司匹林、半公斤胡萝卜或一艘5万吨的游船,千克仍然是千克。然而,这一变化却会立即对专业实验室的高精检测产生重大影响。

单位换算

1 千克 = 0.001公吨

1 千克 = 1,000 克

1 千克 = 1,000,000 毫克

1 千克 = 1,000,000,000 微克

1千克=2斤

1千克=20两

牛顿这个力的单位是怎么来的?

能使一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定义为1牛顿

克拉,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1克拉等于多少克?

克拉作为重量单位,起源于欧洲地中海边的一种角豆树的种子(稻子豆),盛开淡红色的花朵,豆荚结褐色的果仁,长约15厘米,可用来制胶。角豆树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无论长在何处,它所结的果仁,每一颗重量均一致。在历史上这种果实就被用来作为测定重量的砝码,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重量单位,用它来称贵重和细微的物质。直到1907年国际上商定为宝石的计量单位,沿用至今。

1克拉=200毫克

“秒”这个单位是怎么得来的呀?

本来, 时被分为60分,分又分割为60秒。在有些语系中,像是波兰语(tercja)和阿拉伯语(?),秒也以60进位制被再细分,但在现代,都是以十进位制法来细分小数点以下的时间。

六十进位制来自巴比伦,她们以六十这个因素做为计算数量的单位。但是巴比伦人并没有将时分割为60分,而是古埃及将一日分为12时的白天和12时的夜晚,她们也这样子来区分四季。古希腊天文学家,包括希巴谷和托勒密,定义太阳日的24分之一为时。 以六十进位制细分时,使得秒是一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此处虽然如此表示,但很难相信古希腊人需要定义秒[来源请求]古希腊的时间周期,像是平朔望月定义得非常精确,因为他们不是观察单一的朔望月,而是以相距数百年的食来测量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日数)。不过,发展出摆钟来保持平时(相对于日晷所显示的视时),使得秒成为可测量的时间单位。秒摆的摆长在1660年被伦敦皇家学会提出作为长度的单位,在地球表面,摆长约一米的单摆,一次摆动或是半周期(没有反复的一次摆动)的时间大约是一秒。

在1956年,秒被以特定历元下的地球公转周期来定义,因为当时天文学家知道地球在自转轴上的自转不够稳定,不足以作为时间的标准。纽康的太阳表以1900年的暦元描述太阳的运动,所依据的是1750年至1892年的观测。In 1956.秒的定义如下:

自历书时1900年1月0日12时起算的回归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为一秒

在1960年,这个定义由第十一次的国际度量衡会议通过。虽然这个定义中的回归年的长度不能进行实测,但可以经由线性关系的平回归年的算式推导,因此,有一个具体的瞬时回归年长度可以参考。因为秒是用于大半个20世纪太阳和月球的星历表中的独立时间变数(纽康的太阳表从1900年使用至1983年,布朗的月球表从1920年使用至1983年),因此这个秒被称为历书秒。

随着原子钟的发展,秒的定义决定改采用原子时做为新的定义基准,而不再采用地球公转太阳定义的历书秒。

经过多年的努力,英国国家实验室的路易斯·埃森和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威廉·马克维兹测量出铯原子的超精细跃迁周期和暦书秒的关系。使用过去普通的测量方法,接收来自无线电台、WWV的讯号,使用一个原子钟来测量时间,他们确定了月球相对于地球的轨道运动,也推断出太阳表面可能有相对于地球的运动。结果,在1967年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决定以原子时定义的秒作为时间的国际标准单位:

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70年代体认到重力时间膨胀会导致在不同高度的原子钟有不同的秒,因此每个原子钟都必须改正为在平均海平面的高度,以取得一致的秒(大地水平面的自转约改变×10?10的秒长,在1977年开始修正并且在1980年已经制度化了。)。用相对论的术语来说,秒被定义成在转动的大地水平面上原时。

在1977年,在BIPM的会议中又重新定义,加进了新的陈述:

铯原子在0k下是静止不动的。(This definition refers to a caesium atom at rest at a temperature of 0 K. )

修正过的定义似乎暗示理想的原子钟将只有静止的一个铯原子发射出单一的频率。在实务上,无论如何,这个定义意味者在那些原子钟之内的运作和外推的数值,秒的高精密度应该如上所述的考量到周围温度的补偿(黑体辐射)。

电压损失(%/A.Km),后面的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

从这个单位符号来看,意思应该是每km长度、每A电流,损失电压的百分比。

这个单位我没学过,猜的,仅供参考。

秒这个单位是怎么定出来的啊?

度量单位之“秒”的由来

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量纲之一,符号t。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秒的由来。

古今人类的时间智慧

古代天文学家及物理学家以日圭、日晷、水钟、单摆,利用观测日影的变化或水位的变化来计时。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圭表

随着科技进步,近代科学家发明单摆钟及石英振荡器,利用单摆或石英晶体的振荡周期来计时。但上述计时方式易受环境、温度、材质、电磁场甚至观测者观测角度等影响,稳定度不佳,须由天体(地球自转、公转、月球公转)周期来校正。

最初定义——天文秒

1960年以前,CIPM(国际计量大会)以地球自转为基础,定义以平均太阳日之86400分之一作为秒定义。即1 Second = 1/86400 Mean Solar day其稳定度在10-8左右。

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转为基础,定义西元1900年为平均太阳年。秒定义更改为:一秒为平均太阳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稳定度约为10-9。

最新定义——原子时秒

二十世世纪中叶,由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发展了诸如光谱超精细结构、镁射及雷射、光磁共振(Optical Pumping)、分子束磁共振、分离震荡场等实验及研究,使量子频率标准取代以天体运动为标准之天体时而成为计时标准。1967年,CIPM定义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此秒定义一直维持至今。

国际原子时的稳定性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隶属于几十多个国家的数十家实验室的原子钟定期比对来保证的。这些原子钟的比对是通过罗兰-C系统、GPS系统、卫星双向系统进行的。比对的不确定度根据比对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但都小于0.1微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