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石油价格预测_未来十年石油价格预测
1.现货原油行情趋势怎么看的
2.分析10年来我国油价的走势及原因(500字左右的短文)
3.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致风向?主流经济体又是哪些?
4.石油之城大庆的未来会怎样?说说你的看法?
5.英国石油未来十年将投资10亿英镑在英建设充电站
石油并不会枯竭,但是人类如果继续毫无节制的开采石油的话,那么终会有一天可用的石油资源是会被开采光的。到那个时候,等到人类的不仅仅只是石油资源的问题,或许还会有很多的其他问题比如我们最关注的环境问题。
虽说到目前为止,已探明的石油资源还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石油都是经过开采之后,到达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因为开采难度的加大,所以导致很多的资源在开采到一半之后便放弃了。并不是因为这里的石油不能用,而是因为技术问题。所以,现在虽然有很多的石油资源,但是可以使用的资源还是很少的。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大量的开采,并且毫无节制的话,那么即便地球上有很多的石油资源,最后也会因为被人类毫无节制的使用,从而导致石油资源出现枯竭的情况。而且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在未来随着石油开采难度的不断加大,对于石油开采的技术问题也会越来越高,等到成本增加候,石油的价格也必然是会不断上涨的。而现在虽然还在使用石油,但是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人们已经在开始寻找可以代替石油的资源,比如油气资源。
据报道,美国已经探明的油气资源可以供美国使用几个世纪,也就是说,在没有石油的情况下,油气资源可以完全代替石油资源。而且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现在的很多国家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在未来的十年中,相信会出现替代石油资源的产品出现。
同时,煤炭、风电、水力以及天然气等资源的使用,减少了石油资源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石油的消耗。再加上石油价格的不断增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原油消费,激励新能源开发。
现货原油行情趋势怎么看的
每桶石油约为 68.58 美元。一吨大约是7桶。如果油轻(稀),一吨大约是7.2桶或7.3桶。 68.5 * 7 = 480.06 美元。人民币 3299.3084 元。
石油价格影响因素:
1、OPEC影响
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应商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 1970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石油消费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削弱了石油需求增长势头,降低了对OPEC石油的依赖。
2、石油储量
石油生产必须基于石油储量。几十年来,世界石油资源探明储量不断增加。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内,全球不会出现石油供应短缺的情况。但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前见顶,全球石油供应将逐步进入下降阶段。
油价与全球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油价是一个关键价格。有经济学家表示,高油价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虽然普遍认为高油价是经济增长造成的,但这表明两者的关系非常不稳定。
石油危机期间,OPEC以石油为武器反击西方国家,导致石油危机,成为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的导火索。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时代到来。石油恢复了其商品性质。总之,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下,石油的政治属性被弱化,经济属性成为常态,金融属性成为常态,属性越来越明显,油价波动成为常态。金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常听到的“油价”一般是纽约和伦敦期货市场的实时价格,而用于后期统计和研究的油价一般是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
亚洲市场将成为产油国竞争的焦点。亚洲石油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中国作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将在全球需求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析10年来我国油价的走势及原因(500字左右的短文)
一.影响石油价格的供给因素
影响石油价格的供给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储量,石油供给结构以及石油生产成本。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2005年底世界石油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2007亿桶,20年间增加了4303亿桶,增长了55.8%。虽然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已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但2005年底全球石油储量与产量之间的比例为40.6年,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特点也对石油供给具有重大影响。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石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石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而非opec国家主要是作为价格接受者存在,根据价格调整产量。但2002年以来,受强劲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价刺激,opec产量激增,原油剩余产能从2002年的560万桶/日急剧下降到2006年的140万桶/日左右,产能利用率高于90%,通过增加产量平抑油价的能力减弱。迫使市场参与者通过构建商业库存作为应对风险的缓冲,而库存需求反过来又刺激油价上行。
美欧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纪之交通过资本运作发起的新一轮兼并联合使得世界石化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石化巨头对全球石油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力的进一步增强,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以及石油价格的波动带来了深刻影响。
此外,石油生产成本也将对石油供给产生影响。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区的石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二.影响石油价格的需求因素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替代能源的发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决定。
全球石油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正相关。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上涨。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也使得对原油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原油价格震荡走高。其中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带动了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1/3。而反过来,异常高的油价势必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又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加。
替代能源的成本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三.影响石油价格的短期因素
短期影响因素是通过对供求关系造成冲击或短期内改变人们对供求关系的预期而对石油价格发挥作用的。
1. 突发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飙涨的重要原因。
2. 石油库存变化
库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缓冲,对稳定油价有积极作用。oecd的库存水平已经成为国际油价的指示器,并且商业库存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要明显强于常规库存。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3. opec和国际能源署(iea)的市场干预
opec控制着全球剩余石油产能的绝大部分,iea则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他们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市场供求格局,从而改变人们对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产保价和降价保产。iea的26个成员国共同控制着大量石油库存以应付紧急情况。
4. 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短期流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特征是期货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目前已经形成了由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传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尽管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不是油价上涨的诱发因素,但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缺乏,大量资金进入国际商品市场,尤其是原油市场,不可避免地推高了国际油价,并使其严重偏离基本面。
5. 汇率变动
相关研究表明,石油价格变动和美元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存在弱相关关系。由于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产品的实际收入下降,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维持原油高价作为应对措施。
6. 异常气候
欧美许多国家用石油作为取暖的燃料,因此,当气候变化异常时,会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变动,从而带动原油和其他油品的价格变化。另外,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油价。
7. 利率变动
在标准不可再生资源模型中,利率的上升会导致未来开采价值相对现在开采价值减少,因此会使得开采路径凸向现在而远离未来。高利率会减少资本投资,导致较小的初始开采规模;高利率也会提高替代技术的资本成本,导致开采速度下降。
8. 税收政策
政府干预会使得市场消耗曲线凸向现在或未来。跨时期石油开采模式的税收效应依赖于税收随时间变化的现值。例如,税收现值随时间减少会改变开采顺序的决策。和不征税相比,税收最终还是会减少任意时点上的净收益,也就减少了相应时期开采的积极性。而且税收会降低新发现储量的投资回报。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致风向?主流经济体又是哪些?
10年来我国的油价整体来说是持续上涨的,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1、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因为整体原油的存量是有限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到石油的方面越来越多,需求在不断扩大,而欧派克成员国供给是有限的。
2、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持续攀升,原油需求不断攀升,我国从93年开始变为石油纯进口国,到目前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经接近60%。直接导致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之城大庆的未来会怎样?说说你的看法?
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趋势
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三大主线
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新起点上,世界都在瞩目中国的复兴之路。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 百货公司 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新中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向,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p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 资产池 。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p
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新车消费市场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快,这一天将在2015年来临。202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超过2000万辆,比今年翻一番。届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至少1.85亿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同时继续提高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技术进步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缩小同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
如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我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突破,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2020年,我国汽车出口占整个国内生产的比例将会由去年的7.3%提高到20%左右。伴随着汽车的大量出口,中国将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的大众品牌。
10年前,中国有110家整车生产企业,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占整个国内产量的44%。2008年,国内整车生产企业数虽然降到82家,但三大集团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只提高不到五个百分点,为48.7%。未来10年,三大集团在国内的地位有可能面临其他企业后来居上的挑战。#p
趋势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
未来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但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只有日本和西欧国家的一半,不到美国的1/3,相当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国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的比例将从目前3%提高到2020年的20%。
我国能源政策将面临巨大压力,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呼声将逐渐高涨。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也将明显加强。两者将共同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近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自2004年的1.6逐渐回落,2008年降至0.44,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极其罕见。如果这一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超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够维持,今后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4%,至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32亿桶原油,接近美、英、法、德、意的总和。
国内能源的增产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近20%需要通过进口满足。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净进口将超过八亿吨标煤,相当于5.6亿桶油当量,约占全球能源出口总量的1/5。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快速推高能源价格。以石油为例,10年后原油价格将冲上200美元/桶(2008年不变价),至少牢牢站稳在150美元/桶以上。煤炭、天然气、液化气以及铀的实际价格比今天翻番也基本没有悬念。
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后10年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将超过恐怖主义成为头号国际议题。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0年至2008年,全球能源年消费增加约20亿桶油当量,其中我国消费增量占一半以上。
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乃至太阳能等非碳基能源,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硫回收、碳捕集等清洁能源技术,是我国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预计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p
趋势之四:银行走向 金融百货公司 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10年,我国商业银行将从传统以 融资中介 为核心向以 财富管理 为核心转变,零售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对银行利润贡献最大的对公业务占比将明显下降。
未来银行将减少对靠存款筹集资金的依赖,金融创新带来的高杠杆化金融衍生品将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传统银行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
未来银行对客户的意义不再是 存钱罐 和 贷款批发商 ,而是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辐射保险、证券、基金、产权经营等多个领域的 金融百货公司 。对客户的财富资产管理将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
未来银行在代客理财时,投资领域将从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结构性衍生品、商品乃至艺术品。
银行将不再以柜台服务为主,目前在银行网点供客户缴费、存取款、查询的金融终端有望 飞入寻常百姓家 ,网上银行将完成过去只能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种业务。作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最便捷的支付工具,银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将有大的飞跃。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向银行渗透,出于追求规模经济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由此将催生一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作为金融加速器,银行杠杆化产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银行消费信贷推动消费者杠杆化率提高,对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战略发挥积极作用。#p
趋势之五: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创新将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未来10年,中国将由纺织工业大国跃变为强国。在纺织服装市场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家用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扩展将尤为引人注目。就纤维消费总量而言,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将 三分天下 。
作为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服装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未来10年服装更加多元化是不容置疑的趋势,休闲生活理念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渗入服装消费,人们更加追求通过服装显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品位。
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国服装企业数从仅约两万家增加到近30万家,从业人员从不到百万增加到超过400万,服装产量从不到20亿件增加到超过200亿件,服装出口从约10亿美元发展到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成衣出口总量占全球出口总量份额超过三成。目前我国城镇人均衣着支出超过1000元,是农村居民的五倍以上。未来城乡服装消费市场都将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目前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消费纤维的比重为53:33:14,与本世纪初的68:22:10相比,服装占比明显下降,预计10年后,这一比例将演化为40:35:25,类似于当今欧美国家 三分天下 的格局。
未来10年,我国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未来10年,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本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的进程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纺织工业产业规模将保持增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提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将突破4000万吨,保持在全球总加工量中40%的比重。#p
趋势之六: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潜力最大的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
未来10年,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将快速融合,形成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范式文化创意经济。文化和创意元素的融入将提升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也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互联网等数字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将极大地激发全民创意,并将加速创意的商业化实现。今后10年大量文化创意企业将层出不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个综合性旗舰企业。2020年,这些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将从目前的3%提高到约7%。
今后10年将是我国文化消费高度繁荣的10年。传统文化产业在自身升级发展的同时,将加速向其他产业的渗透。文化和创意将大规模地作用于旅游业、制造业甚至农业等其他产业,全面催生以传统文化产业为基础的文化创意经济,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未来10年,扩大内需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将为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添加新的催化剂。潜力最大的还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
高新技术将是文化创意经济的加速器。数字传播技术传入千家万户,使个人随时随地参与和发表创作成为可能,数以亿计的网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创意资源。
个人化属性强烈的数字传播技术还将催生无数中小文化创意个人和企业。目前,我国已有约32万家注册登记的文化企业,从中将会崛起一批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地区的文化多媒体集团,其中将会产生三到五家跨国界的超大型旗舰集团。
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将在专业化、精细化的细分市场各领风骚,但大量零散的创意人才和企业趋向于按领域、流派、功能在一定的区域集聚。这些文化创意集聚区也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p
趋势之七: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 物联网 将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未来10年,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加速相互融合,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融合创新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消费类数码产品设计将呈现出更加便携化、个性化的趋势。小型化、超薄化并具有时尚、轻巧、简单易用特性的数码产品将成为消费的主流。绿色技术成为消费类电子产业首要关注的焦点,节能、环保、健康的产品设计理念,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未来10年,高科技结合人性化、个性化将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技术追求和研发哲学。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应用不断涌现,消费电子产业的边界将日益模糊,产品门类五花八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屏幕、可上网液晶电视、大容量快速存储技术、高清晰数码影像产品、高度集成的信息终端等产品将实现结构的不断创新和彼此无缝连接,在工艺设计领域趋于实现人与信息的充分完美结合。
数字家庭将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未来的强劲增长点。信息技术的家庭应用实现了家电产品高度的数字化和联网化。
数字产品设计更注重个性和时尚,更强调用户的情感体验和用户界面的设计,追求让用户在使用中得到乐趣甚至是惊喜。工业设计由产品设计转向与商业模式相结合,由硬件设计为主转向软硬件设计融合。超薄产品进入普及时代,无数新产品将以更轻、更小的面貌呈现。
健康消费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创新的主流之一。消费者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的关注点已从价格向产品、技术、品质和使用成本转移,尤其对节能降耗的关注度普遍提升。
未来10年, 物联网 这个高科技名词将由概念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掀起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通过感应器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形成普遍连接的互联网络,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神奇整合。借助 物联网 ,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全新的网络新体验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
趋势之八: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
未来10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善,将对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人口总量增加。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1亿左右,粮食工业和出口需求在政策调控下有望保持相对稳定,粮食需求的增长将在10%左右,需求刚性较强。
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供应至关重要,而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10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但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幅增产的难度加大,我国粮食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未来10年应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树立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最终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水平。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却不断上升。2008年我国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1%。预计到2020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1.13%。根据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规划,到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5.5至16亿亩,粮食产量将达到5.7至5.9亿吨。若此期间,粮食单产能保持年均增长1.70%以上的较高水平,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突破六亿吨关口,达到6.1至6.3亿吨,步入一个新台阶。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良种将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首要因素,预计未来10年,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将接近100%,大豆将提高到95%以上,良种因素可使粮食单产提高10%左右;化肥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预计未来10年,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10%左右;农业机械化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和提高粮食单产,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实现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
生态农业和转基因技术对未来10年我国粮食生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和环保的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趋势,短期内还不会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议也难以很快得出明确结论,因此主粮大规模转基因商业化种植仍将受到严格限制。
要保障未来10年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做到 四个确保 :确保粮食总产量持续稳步上升,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破5.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实现400公斤;确保我国大宗谷物基本自给,大米、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保持在90%95%,大豆自给率力争恢复到55%60%,豆类、荞麦、谷子等小杂粮扩大出口;确保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保持在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25%30%的水平上,小麦和稻谷的储备量分别保持在50%和25%左右;确保形成建全和完善的现代粮食物流系统。#p
趋势之九: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份额和地位
未来1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基本完成从 新兴加转轨 向成熟市场的过渡,初步形成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
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层次更为丰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展、提升,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未来10年,上海将跻身于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市场种类比较完备的金融中心,形成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OTC衍生品、产权交易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创业板主战场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将给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注入生机。
2020年,沪深市场市值将达到80100万亿元人民币,比目前翻两番,上市公司数量有望从目前的1638家增加到5000家。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其中共同基金、信托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基金和社保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90%左右。
届时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股票市场,可能会是股票市场规模的2至4倍,债券融资占国内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0.8%提高到35%以上。
更多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将陆续推出,能源、金属、农粮畜牧产品等期货品种日趋完善。金融衍生品,如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和外汇期货也相继推出。
在我国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扩展的同时,其市场化改革到2020年也将基本完成。
市场各主体分工更加明确。一是市场在产品、交易工具、募集方式以及监管要求上,将具有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多个层次。二是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将从目前代替市场对发行人和投资者作实质性判断和审批,转变为完善各市场的监管规则并监督市场参与者执行。三是投资者可视其需要自主选择参与哪个金融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监管部门决定其参与哪个市场以及如何参与。
未来10年,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两年之内,外国企业很可能有望获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左右,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同时更多优秀的外国企业可以在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随着资本流动限制的逐渐放松和外汇管制的不断改革,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预计到2020年,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会成为上海、深圳等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掌管投资资金将超过2000亿美元。
外国投资者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我国的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其次,人民币 外国债券 ,即国外政府、企业在中国大陆发行以人民币为面值的债券,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第三,到2020年在海外还将出现相当规模的人民币 欧洲债券 市场,我们认为中国香港最有可能成为人民币 欧洲债券 的主要市场,上海也将为人民币 欧洲债券 交易提供离岸市场服务。#p
趋势之十:城镇化率将接近六成户籍制度将逐步开放,中小城市将成为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力。
未来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八亿,城镇化率将接近60%。与发达国家普遍的80%的城镇化率仍有很大差距。
户籍制度将逐步开放,尤其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将成为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力。
计划生育政策将长期实行,因此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城镇人口增加与过去20多年一样,将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转移。
按户籍计算,我国目前城镇人口不到五亿,比常住人口少一亿多。这一亿多城镇常住人口属于 不完全迁移 ,其特点是单身、短期流动,人在城市工作,其家庭、消费、权利行使和保障都在农村地区进行。这部分 不完全迁移 人员今后若得不到制度设计的保障,将成为中国社会重大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现有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相关的配套公共服务的完善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将加快,进一步清除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在城市落户的体制和制度障碍。由此,今后10年我国实际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约37%提高到42%以上。
英国石油未来十年将投资10亿英镑在英建设充电站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庆人 家里三代都是石油工人 我也在油田工作 现在确实有很多人对大庆很悲观 包括很多大庆本地人 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分析家长的未来 首先 我觉得主要可能让人们开始产生这种衰败印象的是1,前几年的油价大跌 2 姜书记在两会分组讨论时候的那次讲话 油价大跌那年 各种传言很多 油田降薪啊 油田裁员啊 油田以后不行啦等等就开始了 这种论调一直延续到现在
还有姜书记 两会上说的大庆可采储量就剩9亿吨了 希望国家多给扶持 还有每年产量的减少 都加剧了对大庆的看衰!
但是实际上呢 首先说降薪 别的岗位我不太清楚 我们一线的作业采油起码没有降薪 并且还比以前的收入要好一些 再就是油田储量的问题 油田可采储量9亿 看起来不多 但是除以每年3000万那还可以采30年 这还不包括未探明储量 和一些超稠油这种不可采的 随着技术增加这些都会增加!
所以 就油田这一块来说根本不需要过分担心
再说城市发展 大庆这两年的招商引资做的很不错各种大项目很多 具体可以上网查一查体量很大的 各种大项目层出不穷 油头化尾 汽车 铝加工 百强乡镇 等等 现在非油经济已经占比炒过了油 而且会越来越好 经济发展比较乐观!
再说人口 有人说大庆人都走了 其实东北人口流失是普遍现象 各个城市走的人很多 但是就数据看大庆户籍人口数量是增加的(官方数据)可信度是很高的 不知道传言的走了几十万是哪出来的数据
而且作为黑龙江第二大城市 各种产业和政策都比较好 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强 人口应该不是问题!
大庆的 环境 (河湖空气 全国卫生城市 文明城市) 城市建设 (去过全国很多城市觉得大庆建设的真算可以了的街道 小区 整洁宽敞 基础设施也不错)
教育(大庆很重视教育 从幼儿园到高中打造省级师范标准 全省排名前进 大学有7所 教育非常不错) 医疗(医疗设备 )还有各种好的落户政策
社保政策报销比例全省最高!
目前全国经级都处在一个不好的经济周期内 不乐观的很多 大庆还算可以的。
各种因素叠加 我觉得大庆的未来很乐观,我绝对看好这座城市!
可预见的未来就是维持。除了石油,再没有支柱产业,口号再响也是啪啪打脸。
就我自身说说,我算是大庆石油人的后代,大学毕业后也就回大庆工作了,医疗系统,基层单位,工作二十年了,收入不高,算也稳定。
我周围的人,医疗系统居多,有能力没牵挂的走了很多,有能力有负担的等待机会走,退休前不想走的也很多在南方买了房子。我就从来没听谁说过“大庆怎么怎么好,我退休也要在这里”。最标准的说法是“等孩子大学毕业了看ta在哪里发展,然后我去那里”。
至于大学毕业的孩子,十之七八都走了,回来的一种是父母舍不了,另一种能力差些的,再一种是父母能给找到满意工作的。
有人说大庆没走那么多人,那是因为很多人没迁户口,如果能统计出这些,你看看人口流失多少。
就我们单位而言,十多年不进人了,为什么不进人?因为编制和工资,财政哪有那么多钱,别从大门外看事,爬后窗瞅瞅里面。能干得了活的就那些,干不了的也得生活吧。40岁以下业务人员已经断层了,5年后自然减员就基本难运转了。
我本人为什么还没走,因为有牵挂,也因为要有所准备,我也得走。老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我是大庆土生土长的,35岁从大庆油田辞职离开,在大庆工作了13年,对大庆油田的情况了解一些。
首先,大庆是一个因为石油开采而兴建的城市,城市建设,人口,各项经济都是依托于油田发展起来,在上世纪90年代步入了最辉煌的时代,彼时油田工人的待遇、生活水平在全国绝对可以说是领先的。1999年油田进行重组,随后在2000年-2005年再度达到顶峰,石油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职工待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00年以后,油田领导意识到石油产量将会缩减,采油成本即将增加等困难,勇于开拓海外市场,大庆石油工人走向世界,主要服务于苏丹、伊拉克、蒙古、印尼等国家,很多大庆油田职工通过海外技术服务,挣到的钱大约相当于在油田3倍的收入。
如今,大庆油田年产量已开始下降,暂居全国第二,依然是国家举足轻重的大油田,同时积累了大量海外市场经验,锻炼出一批优秀的技术队伍。可以说,未来十年,这就是大庆油田赖以生存的本钱。
随着近些年石油市场的波动,油田的生存空间变小,可以说,大庆油田确实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油田的特点,是随着时间推移,地下石油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而近些年国家在甘肃,四川等地不断发现新油田,亟需技术人员,所以,我推断大庆油田未来,会有一部分人员、物资转移到新油田继续生产,因此一些大庆人将会离开家乡,去新的油田继续生活。
同时留在大庆的职工,仍然会有很多人要去海外。大庆油田的开采量逐年下降,盈利降低,职工待遇将随之减少,去海外工作将成为唯一可以提高收入的方式。
除此之外,会有一部分职工因为技术能力不足,留在大庆工作,年龄大的就等着退休。
大庆油田目前每年招工人数仅仅数百人,所以每年毕业的一万多大庆子女,将来必然要背井离乡去其他城市发展,大庆人口的老龄化也将不可避免的越来越严重,人口总数下降,城市的活力降低,10年后的情况,可以参考今天的齐齐哈尔和牡丹江等市。
我个人认为,大庆的未来不需要过多的人口和产业,随着石油产业减少,大庆可以发展成为原生态的农业、 旅游 城市,去工业化,同时保留部分油田单位,作为全国石油行业的博物馆和丰碑。人口降至150万人左右,维持一个小型城市继续生存下去,也未尝不可。
我国未来要打造城市集群,人口会不可避免的大量流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城市群,大庆等东北城市不需要按照长三角城市的模板去发展,而是找准定位,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即可。
我是大庆人,我喜欢这座城市。道路宽敞,私家车很多,但不怎么堵车,出行方便。房价不贵,生活节奏不是很快。夏天没有南方热,冬天就冷那么几天,屋里暖气基本都挺热。城市给干净整洁,适合居住。如果再好好发展一下经济,想办法吸引人才就更好了。至于有的朋友说想发展都得靠关系这点,我想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也不独大庆多严重。我希望大庆越来越好。我爱我的家乡。
我们家是石油工人之家,父母已经退休,想当年刚上班的时候,我唱着“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下”为自己生在大庆,能成为石油工人感到无比自豪,现在看着身边的人陆续离开大庆,小区里越来越多的人在卖房子,内心有些恐慌也感到无奈,其实大庆不光有石油和天然气,城市建设也是蛮好的,道路宽敞干净、绿化覆盖率高、夏天的空气质量非常好、蓝天白云,天然百湖......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冬季漫长寒冷,但是北方城市不是都这样嘛?可是现在都出去上学的孩子基本都不愿意再回到大庆了,退休后的老人也陆续离开去南方养老,真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出台措施,招商引资,寻找替代型产业,招募人才......留住这座美丽的城市吧!
大庆,是一个靠关系不靠能力的城市
关于大庆我知道的不多,只能从05年来大庆读书开始,那时的大庆石油学院还是很牛B的大学,现在滴东油最牛逼的专业毕业都不知道去哪工作,还有八一农垦 大庆师范 哈医大分校,毕业啦就业机会少的可怜,年轻人走啦很多,孩子出去混生活,老人退休也基本随孩子走了,所有大庆放假除了学区房还可以,现在各厂各矿房子比鹤岗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晃也在化工系统做一线工人十年了,从十年前到手四千,到如今也就今年奖金多了不少,也就全年平均六千,我是白班辅助岗位,一线操作会更多,收入应该还可以。 对大庆的未来,我不乐观,毕竟人越来越少,身边同事都是55岁左右快退休的,这些年很少招工,所以子女也都在外地,石化如此,我想管局也差不多,市政应该也一样,等五年后我想房子会更多,更便宜,现在好多小区已经没差价啦 希望大庆会更好吧
我来大庆23年了,18岁来上学,在这里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说说体会吧!
首先我不是职工,因为刚好上学那年大中专并轨,就是外地的不给分配了。点背啊!完后就是打工,那会儿工作很好找工作岗位多!人口也很多!不说我了说说对大庆以后得看法吧!1 现在工作少了,年轻人也少了,打工的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外地来大庆做买卖的少了就业也就少了!
2以前职工家的孩子都给分配工作即使出去上学的,也让毕业了就回来有工作。现在是都不让回来了不给分配工作了毕业了就千万不能回来,回来没有工作。
3职工即使十年没涨工资,你们忘记说了你们还有奖金呢,每个月的奖金,季度奖,年终奖,安全奖等等,各种奖金就很多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4即使有再多的光环什么百湖之城,文明城市啥的没有啥意思了人留不住说再多都没用,能留下来的都剩职工了吧铁饭碗!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大庆一年走了好几十万人,流失人口,别的城市都在抢人,这座城市正在流失!!!
资源型城市可能就是这样,这还有油呢城市就快不行了,现在也就是靠着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吧!我可能也快走了去别的城市发展了,大庆算我的第二故乡吧!我也希望这座城市好起来,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为什么大庆和安达的消费水平就不一样呢,都知道大庆有石化和炼化,是生产汽柴油和天然气的,和安达相隔十几公里,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汽油和柴油的差价没升一元不等,天然气安达是3.2元,大庆就3.85元,难道大庆的工人有钱吗?
大庆就尤如老太太过年,一年不赶一年!
易车讯 日前,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计划未来10年在英国投资10亿英镑用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英国石油表示,这项投资将通过其电动汽车充电业务BP pulse进行,将使其在英国的公共充电站数量增加两倍。
受全球向绿色能源转型的趋势推动,英国石油正努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该公司致力于扩大在电力市场和电动车方面的业务。英国石油今年1月透露,其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的盈利能力即将超过传统业务。
英国交通大臣Grant Shapps发表声明称:“我很高兴看到BP pulse支持向更清洁的车辆过度,我们正加速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在全英国增加绿色就业机会。”
根据英国政府的规划,到2030年,英国将不再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到2035年,将进一步停止销售混合动力汽车。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的数据显示,英国上个月售出的新车中,约有 18% 是电动汽车。
为了顺应英国政府的目标,英国石油上月表示,计划到2030年将其业务的碳排放量减半,而之前的目标是减少30%-35%,该公司最终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天然气和石油价格飙升,英国石油在2021年的利润达到了8年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汽车行业指出,目前普及电动汽车需解决两大难题,首先是在街边建设充电站,英国大约有40%的驾车者没有私家车道,这对于说服他们改用电动车至关重要。第二,在偏远服务区提供超高速充电,此举旨在确保电动汽车能实现更长的驾驶里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