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最新新闻_巴拿马近期的油价
1.什么是大陆桥?
2.国际航运的国际航运附加费
3.发展中国家应怎样避免经济危机
4.美国近代的领土扩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大陆桥?
大陆桥运输(Land Bridge Transport)是指利用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的集装箱连贯运输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两边是海运,中间是陆运,大陆把海洋连接起来,形成海--陆联运,而大陆起到了"桥"的作用,所以称之为"陆桥"。而海----陆联运中的大陆运输部分就称之为"大陆桥运输"。大陆桥运输是集装箱运输开展以后的产物。出现于1967年,当时苏伊士运河封闭、航运中断,而巴拿马运河又堵塞,远东与欧洲之间的海上货运船舶,不得不改道绕航非洲好望角或南美致使航程距离和运输时间倍增,加上油价上涨航运成本猛增,而当时正值集装箱运输兴起。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大陆桥运输应运而生。从远东港口至欧洲的货运,于1967年底首次开辟了使用美国大陆桥运输路线,把原来全程海运,改为海、陆、海运输方式,试办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达到了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加速货物运输的目的。北美大陆桥北美大陆桥指从日本东向,利用海路运输到北美西海岸,再经由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陆运到北美东海岸,再经海路运箱到欧洲的“海—陆—海”运输结构。北美大陆桥包括美国大陆桥运输和加拿大大陆桥运输。美国大陆桥有两条运输线路: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部大西洋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另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北美大陆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陆桥运输线。北美大陆桥运输对巴拿马运河的冲击很大,由于陆桥运输可以避开巴拿马运河宽度的限制,许多海运承运人开始建造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增加单艘集装箱船的载运箱量,放弃使用巴拿马运河,使集装箱国际海上运输的效率更为提高。西伯利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或称亚欧第一大陆桥)全长1.3万公里,东起俄罗斯东方港,西至俄芬(芬兰)、俄白(白俄罗斯)、俄乌(乌克兰)和俄哈(哈萨克斯坦)边界,过境欧洲和中亚等国家。我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可进行陆桥运输的路线有三条:1.铁-铁路线; 2.铁-海路线;3.铁-公路线西伯利亚大陆桥存在的问题 :运输时间不稳定;铁路运输中,货物位置难确认;往返货源不平衡新亚欧大陆桥亚欧第二大陆桥,也称新亚欧大陆桥。该大陆桥东起中国的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全长10837km,其中在中国境内4143kmn,途径中国、哈萨克斯但、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7个国家,可辐射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9月,中国铁路与哈萨克铁路在德鲁日巴站正式接轨,标志着该大陆桥的贯通。1991年7月20日开办了新疆一哈萨克斯但的临时边贸货物运输。1992年12月1日由连云港发出首列国际集装箱联运“东方特别快车”,经陇海、兰新铁路,西出边境站阿拉山口,分别运送至阿拉木图、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标志着该大陆桥运输的正式开办。该大陆桥运量逐年增长,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航运的国际航运附加费
由于船舶、货物、港口及其它方面的种种原因,使得船方在运输货物时增加费用开支或蒙受经济损失,船方为补偿这些开支或损失,除基本费率外,规定另外收取的费用,就叫附加费(Surcharge或Additional)。航运附加费加费种类繁多,而且随着一些情况的改变,会取消或制订新的附加费。
1、BAF 燃油附加费,大多数航线都有,但标准不一。
2、SPS 上海港口附加费(船挂上港九区、十区)
3、ORC 本地出口附加费,和SPS类似,一般在华南地区使用
4、FAF 燃油价调整附加费(日本线、波斯湾、红海、南美)
5、YAS 日元升值附加费(日本航线专用)
6、GRI 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一般是南美航线、美国航线使用
7、DDC、IAC 直航附加费,美加航线使用
8、IFA 临时燃油附加费,某些航线临时使用
9、PTF 巴拿马运河附加费,美国航线、中南美航线使用
10、EBS、EBA 部分航线燃油附加费的表示方式,EBS一般是日本、澳洲航线使用,EBA一般是非洲航线、中南美航线使用
11、PCS 港口拥挤附加费,一般是以色列、印度某些港口及中南美航线使用
12、PSS 旺季附加费,大多数航线在运输旺季时可能临时使用
13、CAF 货币贬值附加费(Devaluation Surcharge or 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 , 缩写是CAF)海运费的5.4%。CAF也适用于直达运费或含附加费运费。
14、GRR General Rate Restoration(修复):YM Line:(阳明公司)于旺季收的。
15、RR 费率恢复,也是船公司涨价的手段之一,类似GRR。
16、DDC Destination Delivery Charge 目的港交货费用
17、ACC 加拿大安全附加费
18、SCS 苏伊士运河附加费 (Suez Canal Surcharge)
19、THC Terminal(码头)Handling Charge 码头操作(吊柜)费
20、TAR:战争附加费 Temporary(临时的≈Provisional)Additional Risks 本义为临时附加费风险实指战争附加费
21、CUC 底盘费。可能指车船直接换装时的吊装吊卸费
22、ARB 中转费
23、ACC 走廊附加费 从LBH(Long Beach)、LAX(Los Angeles)中转至加州(California)亚利桑那州(Arizona)内华达州(Nevada)的货收
24、AMS automatic manifest system 自动舱单系统录入费,用于美加航线
25、IAP Indonesia Additional Premium Surcharges 印尼港
发展中国家应怎样避免经济危机
近年来全球经济经历了股市频繁波动、经济严重衰退、世界局部地区动荡和反恐战争,以及恐怖活动猖獗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打击,持续了多年的低迷。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和2002年全球经济分别仅增长了1.5%和1.7%,虽然同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高于全球经济增长,但增长也同样缓慢。2003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在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在美国经济复苏和亚洲经济平稳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的迹象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增幅达到2.7%。延续2003年的全球经济出现转机,2004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加快,预计年增幅可望达到4%。由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和亚洲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平稳,预计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可达到6.1%(高于2003年的5.2%)。2005年和20%年如果油价依然居高不下,以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如果油价有所回落,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不出现意外情况,预计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可达到5.4%和5.1%。
一、亚洲经济强劲增长
目前,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国际政治、形势严峻的考验,其中在政治上包括地区形势动荡、安全问题突出、恐怖活动依然猖獗,以及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在经济上,尽管2005年仍将保持一定规模的增长,但强劲复苏的背后潜在的风险也在加剧,如油价的波动、新的通货膨胀压力、金融领域的不稳定性,以及经济活动减弱正在显现,许多不确定因素使亚洲经济前景不能过于乐观。
(一)亚洲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2001~2002年期间,亚洲地区一些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放慢,出口需求下降,并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部分新兴市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严重衰退,进一步加剧了亚洲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
亚洲国家(不包括日本)经历了两年的经济增长下滑后,2003年开始出现转机,经济增长达到6.5%。尽管2004年亚洲国家经济受到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和中东局势动荡,以及各种恐怖事件等不利因素影响,但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为此,近期亚洲开发银行将2004年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4月的6.8%调高到了7%,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国家出现的最快增长,预计2005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但有所下降,为6.2%。尽管经济强劲增长,油价上扬,但预计2004年亚洲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仅为3.7%,比原先预测的低0.5个百分点。目前亚洲经济能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增长。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1%,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依旧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增长幅度与2003年相差无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亚洲国家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区域内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减少了因区域外部国家消费不振和经济低迷带来的冲击。再有,亚洲已经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摆脱了出来,金融领域相对稳定。2004年以来,亚洲各国货币持续保持稳定,而且股市开始普遍回升,金融市场进一步活跃,这对当前亚洲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强劲复苏,2004年亚洲地区出口增长强劲,消费和投资也进一步复苏。预计2004年亚洲地区出口增长18%,在经济扩展和油价上涨的同时,进口增长更为迅速,预计进口增长21%。
(二)各区域经济强劲发展
从亚洲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看,均有长足的发展。
2004年,东亚地区依旧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预计经济增长达到7.3%,其中中国增长率将超过9%;中国香港达到7.5%;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台北经济复苏比预期的要放缓,增长率为6%;由于出口减缓和国内需求不旺,韩国经济增长率约为5.2%。2004年拉动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强劲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持续旺盛、投资增长加快和进出口贸易繁荣。预计2005年东亚经济增长将有所减缓,
2004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仅次于东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经济进一步复苏。消费和投资是当前东南亚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预计2004年东南亚经济增长率可达到6.2%。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济表现最为突出。由于新加坡官方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7.8%,第四季度预期上调至6.2%,从而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大幅上调到了8.4%,这将是新加坡四年来最快的增长幅度。一年来,由于马来西亚国内需求出现大幅度反弹,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动力,经济增长率上调到7%。泰国和越南继续保持着可观的增长势头。印尼和菲律宾经济得到改善,但增长速度仍然相对缓慢。预计2005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率将随着亚洲经济的放慢而略有回落,为5.7%。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2004年由于南亚地区主要国家印度的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和巴基斯坦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力,预计该地区经济可望实现6%的增长率。但随着油价的上涨,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可达到5.5%。2005年印度经济发展有可能受农业减产的拖累,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而巴基斯坦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受印度经济发展减缓的影响,2005年南亚经济增长也将减缓,预计为5.9%,如果油价继续在高位徘徊,通货膨胀率也将上升,有可能达到6.5%。
2004年中亚六国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品以及棉花价格的上涨,预计经济增长达到8%。其中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由于受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和出口收入大幅增长,经济出现快速增长。而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矿产品和棉花价格上涨的拉动下,经济增长普遍提升。尽管2005年国际油价和矿产品价格有可能回落,但中亚六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品出口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也将保持在2004年的水平,甚至高于现有水平。
(三)亚洲经济仍面临着各种考验
当然,目前亚洲地区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也有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地区政治形势上,2004年以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恐怖主义盛行,导致这一地区安全与政治环境恶化,在一程度上阻碍丁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战后伊拉克局势和整个中东局势的动荡,导致亚洲的安全环境更加严峻,对亚洲的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目前,旅游业占亚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9%,7%的就业机会也来自旅游业。伊拉克战争后,恐怖袭击以及恐怖威胁的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形势上,亚洲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严重的隐患,特别是金融领域隐患依旧突出,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债务负担沉重,银行业存在着多种潜在危机,来自金融领域的潜在威胁始终存在。再有,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地区,石油的需求量在近1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0%以上,占全球总需求增长量的约80%。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亚洲对石油的需求还在进一步增大。由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因此目前中东局势的动荡对亚洲经济进一步发展构成的最直接的威胁就是石油供价格的上涨。2004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目前虽有所回落,但随着中东局势的进一步动荡国际油价仍居高不下,甚至还有可能再度攀高。目前油价的居高不下首先加大了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一些国家贸易盈余大幅度减少,削弱这些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其次,油价的高企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同时导致通货膨胀有所抬头。
论文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来自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亚洲将面临来自全球范围内各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区域内部的合作对亚洲未来经济发展就显得更加必要。其中区域内部的合作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上的,特别是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上的合作,对亚洲地区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影响,2005年亚洲国家经济增长将放慢,主要原因是预计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减弱,但进出口贸易仍将旺盛,预计出口将增长11%,进口将增长14%。在石油价格继续高位徘徊的情况下,经常性项目盈余将进一步减少,通货膨胀率将继续攀升,可能达到4.4%。同时,高油价也将有可能导致石油进口国经济增长的明显放缓。另外,2005年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增长有可能出现下滑,再加上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可能会在今后拖累全球经济的增长,影响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各种风险,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非洲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受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2003年非洲经济出现了新的增长,达到3.6%,但受非洲内战的影响非洲经济发展依旧缓慢。2004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加快的带动下,非洲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增长,预计全年可达到4.5%。其中东部非洲达到5.6%,中非5.3%,北非4.5%,南部非洲3.4%和西非3.2%。预计2005年非洲经济仍将出现进一步增长,有望达到5.4%。
(一)非洲的经济发展形势
2003-2004年非洲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带动下经济出现了新一轮增长。2004年非洲的经济发展主要受益于世界各国需求的增加和国际市场石油以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攀升。受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影响,2004年世界各国对非洲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从而对非洲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非洲石油和初级产品出口量的持续增长和价格的上涨,2003-2004年非洲初级产品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并带动了外资在非洲投资的增加,特别是跨国石油公司在非洲的投资进一步加大。目前非洲原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0%以上,预计到2010年有望上升到20%,仅美国原油进口总量中非洲能源所占比重将从目前的15%提高到2005年的25%。2004年由于海湾局势动荡,石油价格飙升,非洲的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迫使西方国家和石油公司加大了对非洲石油的进口和在非洲地区的开采,从而使非洲产油国从中受益。此外,非洲有色金属、黄金、咖啡、茶叶、棉花等的出口收入2004年也有大幅度提高。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虽然目前非洲经济有所回升,但大多数非洲国家要实现2015年将贫困人口减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要实现这个目标,非洲国家本世纪起需要年均经济增长保持在7%以上,而目前非洲55个国家中,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达到这一标准。长期以来,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初级原料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经济援助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非洲国家仍然面临着国际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严重不足等各种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非洲的贫困问题
长期以来,贫困始终是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但至今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非洲大陆的形势依旧十分严峻,战乱不断,艾滋病肆虐,债台高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日渐拉大。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拥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8亿多人口和55个国家的非洲,目前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贫困是非洲经济发展的最棘手问题。目前,非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1%,贸易总额仅占全球的2甲e,吸引外资仅占全球的1%,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04年底,非洲贫困人口增加近210万,每天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增加约80万。另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导,目前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非洲有近3000万人严重缺粮,其中东非占60%,约1800万人。特别是近年来肯尼亚由于持续干旱,有400多万人处于饥饿之中。与此同时,赞比亚、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家遭受洪涝灾害,计以百万人的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另外,目前美国的大规模打击恐怖军事行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非洲国家的外债、消除贫困化、防治艾滋病,以及地区冲突等问题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看淡,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为此,近年来许多非洲国家***多次强烈要求国际社会进一步重视非洲国家的问题,加大对非洲的经济援助,并消减对非洲国家进口产品的关税壁垒。此外,他们还呼吁非洲国家应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协调,深化适应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依靠非洲国家的力量解决地区冲突等,以逐步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减轻因恐怖事件和西方国家打击恐怖主义军事行动给非洲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三)非洲的债务问题
严重的债务问题是困扰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到2000年底,虽然非洲国家的外债状况有所改善,但积欠外债总额超过了3800亿美元,比20世纪90年代初不到3000亿美元增加了近27%,平均每年增加约100亿美元,债务总额约占全球债务总额的13%,占发展中国家的15%。非洲国家每年近25%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外债。2002年非洲国家由于还债能力减弱,债务负担更加沉重,债务总额接近3900亿美元,其中年内非洲国家被要求偿还的贷款就高达近210亿美元,约有近130亿美元没能按期偿还。2003年非洲国家债务形势进一步恶化,接近4000亿美元,预计2004年超过4]00亿美元。据有关机构预计,在今后几年中非洲国家的外债总额不仅将大大增加,而且无法按期偿还的贷款也将大幅度增加。由于近年来债务危机的加剧,使许多非洲国家新的贷款大幅度减少。例如2001年和2002年,非洲国家从国际金融机构所获得的新的贷款分别比上年减少了约6.4%和6%,2003年减少了6.2%,预计2004年超过6.5%。尽管2004年6月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同意把减免贫穷国家债务计划再延长两年,并表示将提供更多的免债和援助项目,但这些减免只占非洲债务的一小部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四)非洲的贸易问题
对外贸易在非洲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主要外汇来源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其主要的贸易往来是美国和欧洲地区。近年来,非洲国家为了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出口,同时随着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对非洲制造业产品需求的增加,非洲的出口增长从1998年的3.1%增加到2000年的3.4%。但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实行反倾销和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的速度缓慢,使非洲国家贸易发展出现缓慢趋势,依旧徘徊在3.4%左右。1999年以来,西方国家每年用于农业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并对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农畜产品进口征收关税超过100%。估计,由于西方国家实行的限制进口政策,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的出口收入超过了1500亿美元,其中非洲国家的损失十分可观。由于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贸易保护主义力度,使非洲出口贸易成为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长期以来,非洲经济增长依然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对非洲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而且,非洲的其他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处于劣势,再加上发达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进一步限制了非洲产品的出口。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另外,由于地缘政治不稳和经济本身诸多不确定因素始终笼罩着非洲,受其影响,未来非洲经济形势依旧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在当前非洲内战不断和政局动荡不定的影响下,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依旧步履艰难。非洲部分国家长期政局的动荡,严重影响了国际机构和外资在非洲的经济援助与进一步投资,并影响了非洲的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的进一步增加。同时,内乱和冲突带来的疾病、饥荒、环境恶化等问题,给非洲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三、拉美经济摆脱困境
2003-2004年,拉美国家逐步走出经济和金融困境,经济出现恢复性反弹。特别是2004年,拉美经济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复苏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但目前在经济发展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未来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经济进一步增长
2001-2002年,拉美国家受阿根廷、巴西经济和金融形势持续恶化的影响,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再加上随着全球经济普遍陷入衰退,特别是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拉美国家经济出现严重下滑。拉美国家与美国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拉美国家的经济走势。因此,2001年和2002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和遭受恐怖袭击带来的重创,为拉美国家经济带来了厄运,甚至比美国的衰退更为剧烈。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拉美地区经济复苏依然乏力,经济增长仅有1.5%,但与2002年负0.6%的增长相比,拉美经济也在逐步回升。2003年以前,导致拉美外国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拉美各国经济普遍衰退,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动荡,部分国家经济政策摇摆不定,以及许多国家货币贬值。
2004年以来,随着拉美国家逐步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受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经济状况出现进一步好转,许多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预计2004年拉美地区经济增长可达到4.7%。其中,委内瑞拉、乌拉圭和阿根廷三国2004年的增长率预计分别达到12%、9.5%和7.1%。同时,厄瓜多尔、巴拿马、智利、秘鲁、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经济也呈现稳定增长势头。2004年拉美对外贸易连续第三年实现顺差,预计全年顺差额达到385亿美元。2003年拉美资本外流净额由2002年的400亿美元下降至150亿美元,2004年资本外流进一步减少,外部投资也出现回暖迹象,因此拉美2004年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这表明拉美经济状况在不断好转。虽然目前拉美经济仍在困难中徘徊,金融状况难以根本好转,但2004年拉美经济开始复苏,流入该地区的外资也逐步增加。拉美国家经济2004年普遍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和美国增速加快,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回升。在美国、日本和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快速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拉美原料和石油出口国的收入因此大大增加。拉美地区多数国家属外向型经济,因此,拉美经济复苏首先得益于外需的增长。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复苏,国际需求转旺,从而带动了拉美地区的出口。由于2004年全球贸易预计增长8%,这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对外出口机会。同时,拉美国家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推动了自身经济发展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此外,初级产品和石油出口占拉美国家出口的30%以上,是拉美经济的重要支柱。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幅上涨,也使许多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进一步增加。另外,在经历了2002年拉美金融危机之后,阿根廷从困境中摆脱了出来,经济增长势头增强,这为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基础依然薄弱
近年来,拉美经济形势始终处于动荡之中,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相继接踵而来,总是不能稳定。90年代拉美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3%,但是由于拉美许多国家经济和金融领域十分脆弱,一旦受国内或地区以及国际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和金融形势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的危机,因此今后拉美的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2004年拉美经济尽管已出现比较强劲的复苏,但依然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许多拉美国家经济严重依赖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出口,一旦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下滑,其出口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上价格的波动将是今后拉美国家对外出口和出口收入不确定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二,外向型经济是拉美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旦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外国投资不振,将严重影响拉美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拉美经济发展的潜在隐患。拉美国家要保持长期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一方面需要各国在国内市场挖掘经济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区域合作。第三,一些拉美国家金融和政局动荡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旦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和政局动荡,将波及整个拉美地区。在金融领域,由于拉美地区各国国内多年来储蓄偏低,抗风险能力脆弱,一有风吹草动金融危机有可能再次卷土重来。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三)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拉美经济出现的强劲增长并不稳定,增长既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有经济陷入低谷后的恢复性回升的程度和可能。如果国际和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或该地区出现严重的突发性事件,拉美经济的增长将很难维持,甚至出现经济或金融形势的动荡。当然,未来拉美经济也有乐观的一面。首先,拉美经济已经渡过了艰难时期,经济开始全面恢复,正处于增长时期;其次,地区形势趋于稳定,政治环境的逐步稳定有利地区经济的发展;再有,区域性合作不断加强,有利于本地区自身的发展。另外,由于外部环境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今后几年拉美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和进一步增长。预计,2005年和2006年如果不出现意外,拉美经增长将有所放慢,均在3.7%左右。
四、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
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实施,以及2003年全球经济的复苏,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总体运行好于2003年,经济复苏步伐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强劲态势。但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如能源价格较高、股市动荡、汇率频繁波动、消费需求增长不稳,以及局部地区动荡、恐怖活动猖獗、美国反恐战争是否会再次打响,都将会对全球复苏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全球经济波动甚至出现反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将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在困境中谋求进一步发展,在动荡中排除干扰保持经济形势的稳定。
对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前景,有关国际机构也提出了警示,提醒有关国家和地区要警惕当前油价的剧烈变动、西方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全球恐怖活动猖獗以及东亚和拉美金融体系的脆弱,将成为影响未来全球经济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能否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目前西方国家和全球经济能否保持复苏的增长势头,国际金融市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以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是否有效和国际安全环境能否保障,将是影响今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另外,由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贸易限制,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始终没有得到改变,这将进一步扩大西方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的贫富差距,这也是严重影响今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最为贫困的地区和国家来说,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实际的改善,最为贫困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前景将依旧令人忧虑。与此同时,如果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也将必然影响全球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
当然,未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依旧难以摆脱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从内部因素看,仍然会受到地区局部冲突、社会动荡、贫困加剧、债务沉重、技术落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外部因素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是否稳定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对贫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投资。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贸易、贫困和债务问题涉及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在许多国际金融和国际性会议上都把发展中国家最为贫困国家问题纳入重要议程,作为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目前有关国际机构就贫困国家债务减免、减少贫困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缓解贫困国家的各种危机,增加官方经济援助,避免最为贫困国家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但西方发达国家还应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从行动上更加重视贫困国家的发展问题,而不是热衷于西方的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应积极地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调整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减少全球化给贫困国家带来的风险,切实实施债务减免计划和经济援助计划,从而对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债务危机等问题起到真正的作用。对于贫困国家和地区来说,在经济上,也需要进行经济结构改革,调整有关经济政策,避免债务进一步加重;在政治上,减少战乱、稳定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贫困国家和地区需要更为关注和国际援助。具体地说,从现阶段看,要逐步有效地解决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难题,缓解债务危机和减少贫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不能仅仅依靠一次或几次债务减免计划和经济援助计划来实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贫困和债务危机,一方面需要良好的国际经济秩序;另一方面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在减免部分债务的同时,也要支持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如降低贷款利率,减少进口限制,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等,从根本上缓解贫困国家和地区的贫困现象和债务危机,才能使贫困国家和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美国近代的领土扩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一、和平扩张
1803年,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后,看中密西西比河流域,并且渴望取得太平洋沿岸、东西佛罗里达、古巴和中美洲运河。1月11日,杰斐逊即派出门罗作为特使前往法国交涉。此际,正值法国海地殖民地爆发黑人起义,拿破仑派兵弹压,但是遭到惨败。在失去海地后,拿破仑对于继续保持1800年10月1日通过《圣阿尔德丰索密约》从西班牙收回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不再感兴趣。而美国则充分利用这一形势,特别是在《亚眠和约》后英法两国矛盾,向法国提出购买路易斯安那的要求。对此,法国即表示同意。经讨价还价,双方以8000万法郎的总价格达成协议。 1803年4月30日,法国同美国签订《转让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实际上以1500万美元,即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82.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 由此,美国奠定了其作为大国的基础。对此,拿破仑如此说法:“进入这片领土可使美国的地位永远屹立不摇,而我则为英国创造了一个迟早会挫其锋芒的海上对手”。
二、借势推进
借此,美国还将版图扩展到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 实际上,早在1795年,美国就同西班牙签订了《平克尼条约》,即《对洛伦佐条约》,获得在下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航行权和在新奥尔良3年“存栈权”,为美国侵占美洲西班牙领地创造了条件。 《转让路易斯安那条约》签订后,美国利用条约未明确规定路易斯安娜的边界线,于1804年2月24日通过“摩尔比法案”,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一个行政区,称“密西西比地区单独关税区”,将佛罗里达纳入行政范围。美国并以此为据,向西班牙提出对西佛罗里达的领土要求。美国这一要求为西班牙所拒绝。但是,1810年,美国乘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发生革命之际,在东西佛罗里达策划美国农场主进行一系列叛乱活动,1811年初,美国派军队占领西佛罗里达。 1812年至1814年爆发美英战争。战争期间,美国战胜西班牙,侵占亚拉巴马2/3的土地、东西佛罗里达及其毗邻地区,并将西佛罗里达并入美国密西西比地区。此外,美国还摧毁印第安人的部落联盟,逐渐霸占印第安人在密执安湖一带的土地。 至1819年,美国利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通过向西班牙支付500万美元,实现了对东、西佛罗里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占领和兼并合法化,使领土面积达到46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领土面积一半以上。
三、向北向西扩展
1818年,美英举行西北边界谈判,就位于落基山脉与太平洋之间的俄勒冈,即北纬42度至54度40分之间(包括现今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的一部分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一半)的争议地区归属问题,达成一
项折衷协议:从伍兹湖到落基山顶端,以北纬49度线为界,位于落基山脉以西的俄勒冈在10年内由英美共管,对两国公民与臣民自由开放。1827年,美国和英国达成协议,延长对俄勒冈地区的共管。但是,此后双方争议不断。 至19世纪40年代初,美国要求将这块共管土地全部划归美国,但被英国所拒绝。一时,美英双方剑拔弩张。1846年,由于得克萨斯问题,美国与墨西哥关系紧张,美墨战争迫在眉睫。为避免腹背受敌,美国决定与英国妥协。1846年6月15日,美国和英国签订《俄勒冈条约》,双方同意结束对俄勒冈地区的共管,以北纬49度线将俄勒冈一分为二,此线向西一直延长到普杰特湾,再从那里经胡安·德富卡海峡入海,把温哥华岛保留在边界线的加拿大一侧。 此后,双方对边界线在胡安·德富卡海峡中的准确位置和走向以及圣胡安岛归属问题又发生争议,并于19世纪70年代将这一争议提交仲裁,才得到了最终解决,将圣胡安岛划归于美国。 通过上述协议,美国获得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领土范围扩展至太平洋海岸。 除上述外,1837年12月29日,英国军队进入美国境内烧毁支持加拿大起义者的美国“加罗林”号运输船,造成“加罗林”号事件,引起美加边境的紧张局势. 1839年2月,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的居民由于对1783年《巴黎条约》未解决的缅因-新不伦瑞克边境约1.2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存在着争议,不断向争议地区阿鲁斯图克河流域移民,占领和争夺土地,因此发生边境冲突。双方协商达成一项临时解决办法,缅因民团继续控制它在阿鲁斯图克河流域所占领的土地,新不伦瑞克继续控制它在上圣约翰河流域建立的居留地和上游各省未被阻断的交通线。 1842年8月9日,美国和英国在华盛顿签订《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将争议土地中靠近北部的5000平方英里划归加拿大,靠近南部的7000平方英里划归美国;美英两国公民与臣民均可在圣约翰河自由航行;以北纬45度线为纽约和佛蒙特州的北部边界;美国获得了康涅狄格河源头附近约200平方英里的土地。此外,条约还划定了从苏必利尔湖到伍兹湖之间的边界线,美国获得了约6500平方英里的争议土地。至此,伍兹湖以东的美加边界全部划定。
四、向西向南扩张
1821年以前,现美国西南部,自墨西哥湾沿岸得克萨斯州到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广大地区是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上述地区即成为墨西哥领土。此后,美国人开始移居得克萨斯。1835年,美国移居墨西哥得克萨斯省的移民发动武装叛乱,于次年3月驱逐墨西哥军队,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又称“孤星国”。1836年5月14日,墨西哥军队镇压得克萨斯叛乱失败,被迫签署承认得克萨斯独立条约。得克萨斯在独立后,即要求并入美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但是,当时美国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北方担心得克萨斯成为美国一个州后,将加强南方在国会内的力量,因此,反对合并得克萨斯。 至1844年,北南双方经过妥协,决定合并得克萨斯。1844年4月,美国与得克萨斯签订合并条约。1845年3月1日,美国批准合并条约,6月23日,得克萨斯国会特别会议批准合并条约。同年12月29日,美国正式将得克萨斯并入美国,使之成为美国第28个州。 墨西哥对美国合并得克萨斯非常愤怒,断绝了与美国的关系。1846年,美国总统波尔克派军队进入两国边境有争议地区。墨方提出强烈抗议。4月24日,墨西哥军队与美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打死3名美国人。这一事件正好给了美国借口。5月13日,美国对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爆发。美国派出5万军队从陆地和海上侵入墨西哥。7、8月,美国相继占领墨西哥的一些重要城镇,并宣布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为美国领土。9月14日,美国攻占墨西哥城。 1848年2月2日,美国和墨西哥签订《瓜达卢普·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正式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割让给美国,并承认格兰德河为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美国由此获取的土地包括现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加利福尼亚6个州和怀俄明与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 1853年12月30日,美国以修建通往加利福尼亚铁路的需要为由,以1000万美元从墨西哥手中强行购得亚利桑那南部基拉河以南的约45535平方英里的希拉河流域。 美国利用军事征服、政治外交和强行购买等手段,先后夺取了墨西哥原国土面积约55%的土地,约230多万平方公里。 至此,美国基本完成了对其毗连地区的领土扩张和占领。至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约占北美大陆一半。美国向这些新的领土不断移民,新州一一建立,先后加入联邦。1912年,美国在本土共建立48个州。
五、海外扩张
早在1820年至1822年,美国就在西非建立自己最早的殖民据点--利比里亚。 1861年至1865年,美国爆发内战。林肯总统领导的北方打败了南方,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内战以后,美国加快了向海外扩张的步伐。 19世纪初,世代居住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同入侵的俄国人进行了两次战争,最终被火力强大的俄国人所征服。但是,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土地。1867年3月,俄国派员到美国洽谈出售阿拉斯加问题。 1867年3月30日,美国与俄国签订《转让阿拉斯加条约》,美国以720万美元从俄国手中购买了位于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全部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据估计,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着5.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00亿桶原油,现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 1867年10月24日,美国与丹麦签订条约,美国以750万美元购买了丹属维尔京群岛中的圣托马斯与圣约翰2个岛屿。 1898年,美国发动美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古巴和菲律宾先后于1902年和1946年取得独立,而波多黎各和关岛至今仍在美国统治下。 美国还于1898年将夏威夷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此前,1842年8月,英、法、美三国曾签署一项声明,承认夏威夷为一个具有主权的国家。但是,在打败西班牙后,美国还吞并了这个在太平洋中的独立岛国。 除了上述各岛以外,美国于1899年还占领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如东萨摩亚、中途岛及威克岛等。1903年,美国取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特权。1917年,美国以2500万美元的出让费,从丹麦手中得到全部维尔京群岛。 在上述领土中,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于1959年成为美国第49和第50个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