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年代一美元相当现在多少

2.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

3.SDR是什么意思?

二十年代一美元相当现在多少

金价飙到2040美元_金价上涨美元是涨还是降

2040美元左右 。这是不等值的,1935年的美元具有收藏价值,1935年的20美元现在的收藏价值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等于增值50倍左右,换算而来。这个是没有确切答案的,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比的商品不同或衡量其价值判断的因素不同,对比所得出的结果也是有差异的。

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规章制度,导致每个国家关于“钱”的各种面额十分迥异,有的国家的钱面额非常小,却价值千金,有的国家的钱面额非常大,却一毛不值,但大多数的国家为了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总是将钱的面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但有这么一个国家,当第一次接触它时,就会对那些面额大到数不清有几个零的钞票而感到吃惊不已,这个国家从曾经的比美元值钱,到5000万亿等于人民币3块钱,“钱不值钱”早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这个非洲国家就是津巴布韦,而在这个国家流通的货币堪称世界上最廉价的货币,更令人惊诧的是,该货币本身的印刷成本竟然比它的面额还要更大。

3.有官方数据显示,曾经有一段时间,1人民币甚至能够能够兑成5千万亿的津巴布韦币,可能这样的平铺直叙或许并不能最直观地给旁观者以感受,那下面的罗马数字一定能够给以最直接的视觉以及心灵上的冲击。

4.1元人民币=5000000000000000津巴布韦元,“5”的后面带着15个“0”的最直观数据冲击令人震撼,从未感受过如此庞大的货币面额,并非简单的“个十百千万”等数量单位可以衡量。

5.由此可见,津巴布韦的货币是多么“大面额”,但它的奢侈数字并未将津巴布韦币的价值提升,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告诉人们这个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愚钝与落后。

很多人会想,是不是津巴布韦的国民们并不知道这个事情,其实从事实来看,津巴布韦的国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有人曾表示在津巴布韦的公厕内看到类似“禁止把钞票当卫生纸用”的标语。

津巴布韦还曾经发行过面额100万亿的货币,但后来实在不便于流通,早已经全部作废了。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约束的数据分析

前些年能源消费总量有所下降的中国,从2003年开始不得不应对突然而至的能源供应紧张。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2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的限电。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仍然紧张,限电仍然伴随全年。

国内矿产已无法支撑飞速发展的经济。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了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引起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扬。国内电解铝生产所需原料50%以上依赖进口,由于国际氧化铝价格受中国需求拉动上涨,单纯依靠进口原料的电解铝生产企业开始亏损。

这两个在2003年出现的看似突然的经济现象,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弱化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约束与环境承载力问题,找到摆脱环境、能源约束的有效途径,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未来“十一五”期间中国与环境方面的数据预测

在未来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在人口、、生态环境等方面仍然要面临严峻的重大挑战。

专栏23 “人口三大高峰”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首要挑战

(一)人口:2030年达到最高峰为14.76亿人

中国基数庞大的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21.06‰和14.39‰降至为1998年的16.03‰和9.53‰,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首次低于10‰,但由于基数过于庞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在1200万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按中方案(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9)预测,2005年全国总人口为13.20亿人,2015年为14.08亿人,2030年达到最高峰为14.76亿人,2033年全国总人口达到人口高峰值14.8亿,而后将开始不断下降。庞大的人口总量压力在21世纪上半叶仍将长期持续存在。

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称为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按国际通用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00年将达到8900万人,2005年达到1亿人,2015年达到1.3亿人,2040年达到2.9亿人。200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即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2015年将达到9.35%,2040年将达到总人口的1/5。若按中国实际老年抚养人口即男60、女55岁以上人口,1995年为1.58亿人,2005年约2亿人,2015年达到2.65亿人,2040年4.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30%。如何为数亿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的老年社会保障,保证已退休人员养老金支付和即将进入退休队伍人员的新增养老金支付,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长期任务之一,其挑战性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专栏24 中国消耗结构及代价比较

(二):主要矿产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大国之一,但是主要农业占世界总量比重大大低于人口比重,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占世界总量比重十分低下,只有水电和煤炭比重较高,具有一定的优势。进入“十五”以来,我国人口仍持续增长,人均主要占有量进一步下降。我国人均收入从低水平向中等水平迈进,各类人均消费量不可遏制地迅速扩张,人口与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明显加速进行,经历密集化、能源密集化过程。而目前利用又不够合理,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保护的力度不够,直接加剧了的供需矛盾。

水问题将成为未来的“十一五”时期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的瓶颈,突出表现为水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三大问题。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和城市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目前全国年总缺水量为36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但是水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农业综合用水效率仅为0.3-0.4。水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超严重并引发地面下沉和海水入侵。水环境的不断破坏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健康,水体水质的恶化也加剧了缺水危机。旱涝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1998年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7亿元,占当年GDP的3.8%。

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粮食生产压力将加大。2000年,人均耕地降至1.5亩,2005年人均耕地将降为1.45亩,如果不考虑进口,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算,则需要生产粮食5400亿公斤,比“九五”期间的最高产量还高出400亿公斤。

专栏25 中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煤炭等低质能源生产大量过剩,许多煤矿城市已进入衰退期,但是那时开发成本高,包括外部不经济成本,如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油、气、热力等洁净、高效、优质能源严重不足,且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国土部发布的2003年中国国土公报指出,我国原油、煤等能源矿产,铁等黑色金属矿产保有的查明储量不同程度下降。大庆油田在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后,首次降至4840万吨。公报说,2003年初,全国有查明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另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年需求的只有24种,能保证2020年需求的只有6种。

(三)环境: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成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小片治理,大片加剧;上游流失,下游淤积;灾害加重,恶性循环。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达到367万平方公里,增加了2.16倍,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不断扩大,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相当于14个广东省的面积,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专栏26 环保总局曝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已有的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长期以来,受人口增长、气候干旱和鼠虫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超载过牧的滥垦乱挖,使江河水系源头和上中游地区的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加剧,有些地方已无草可用,无牧可放。

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解决约束和环境压力的重大举措

数据显示,以往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有两个显著的共同特征:第一是(特别是不可再生)的高消耗。以能源消费为例,1995年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4.9%,商业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1/4(25.2%),人均能源消费量为7.9吨石油当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是平的5.36倍;第二是环境的高污染排放。1995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4%,人均排放量为20.8吨,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倍。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2.75亿吨有毒垃圾。第三是对生活水平的高消费。目前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拥有1.9辆汽车,1992年美国人均食品消费支出高达4273美元,人均粮食消费量达到1000公斤,食物消费是一种过度食物消费类型。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生活高消费构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赶超发达国家,中国只能是愈追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愈大。中国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本高投入、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建立一个低度消耗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的节约,杜绝的浪费,提高利用率、生产率和人口承载力。

2004年以来,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节约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以及的综合利用,用3年左右时间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缓解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约束和环境压力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在此背景下,地方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十一五”规划中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契机,破解地区发展难题。

三、未来“十一五”期间所面临的有利条件

展望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在应对诸多挑战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极其难得的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生态赤字的历史性机遇,各地在“十一五”编制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大规模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幅度压缩高能耗、多污染传统产业的有利时机。

当前不仅社会总需求不足,而且经济传统结构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比重大,例如19年我国水泥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33.9%,相当于美国水泥产量的5.4倍,煤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8.8%,钢产量占15.5%,已出现大量过剩。而从近几年来看,能源消费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由1996年的138948万吨标准煤,下降至1999年122000万吨,减少12.2%,其中煤炭减少21.1%;二是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1995年的74.6%下降至1999年的67.1%;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由75.3%下降为68.2%。而高附加价值、市场需求旺盛的高新技术产品供给不足;相当多的企业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份额日益萎缩、长期亏损严重,又不能退出生产领域,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大量缺乏资金、缺乏人才,又不能进入垄断性行业,受到多种发展的人为限制;大量非熟练或低技能的劳动力日益过剩,需要下岗分流,同时又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因而必须对国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大力调整传统产业,这也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量工业污染的根本性举措之一。

专栏27 中国能源消耗浪费严重 节能压力加大

据国土部的统计数字,“十五”初期全国大于25度陡坡耕地9100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且其中只有不足18%改造成了梯田。这些坡耕地多分布在长江、黄河中上游主河道和支流水系岸边,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仅贵州、四川、重庆就有6亿吨泥沙流入长江,陕西省陕北丘陵沟壑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亿吨,加剧了大江大河下游的洪灾隐患。过去迫于粮食自给压力,陡坡退耕是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借助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大规模实现“一退三还”,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2000年新开工的西部“十大工程”中,中西部退耕还林(草)河生态建设及种苗工程,退耕515万亩,人工种林种草648万亩。

(二)全球化是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性机遇。

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只有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农业、石油天然气、主要矿产,资本和技术专利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由于实行出口导向战略,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呈上升趋势,1994年为3.56,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在进口方面一直实行保护主义政策,自我限制农业密集型产品、矿产密集型产品进口,其显示比较比较系数不足1.0,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密集和资本密集比较优势,而匮乏的日本却有效地利用了进口比较优势,农业密集型产品和矿产密集型产品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分别为1.95和2.03。1994年日本和美国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分别为2.2%和4.7%;日本农业密集产品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12.64%,成为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美国为9.594%;美国矿产密集产品进口占世界总量的16.27%,成为世界第一大矿产品进口国,日本为第二大矿产品进口国,占世界总量比重为13.13%;而中国农业密集产品进口占世界总量的2.377%,矿产密集产品进口仅占世界总量的1.571%。中国从国际市场获得农业和矿产的比重大大低于美国和日本,也远低于中国占世界人口比重。当中国总人口规模由12亿增长到2020年的15亿以上,GDP总量增长4-5倍,贸易总量增长10多倍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像80年代那样完全依赖国内供给来支撑巨大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供养和满足10多亿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食物需求和消耗需求。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更多的国际、国际资本、国际市场和国际技术。

(三)技术力量在不断增强,技术进步加速将导致我国物耗和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技术迅速向全世界扩张的时代,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中国可以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正如直接用数字无绳电话系统,跳过传统的有线插入系统,发展中国家有可能跳过污染密集型技术,从一开始就可以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技术,没有必要重走美国和其它工业化国家的老路。

在过去50年中国的能源与污染强度(指单位产值能耗和排污量)经历了迅速增长阶段,之后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技术进步的作用。由于技术进步的的影响,我国农业化肥、农药和矿产品的消耗强度在下降,并且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重化工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单位产值能耗在下降,单位GDP污染排放强度在下降。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17年达到最高峰之后,二十多年来持续减少,1998年的消耗强度仅相当于17年的1/3,已经低于1953年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但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低收入国家,以1995年单位能源产出GDP来衡量,中国的能源效率仅相当于印度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美国的1/4,日本的1/9,这说明,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尚有很大的提高余地。今后国家将继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尤其是限制淘汰工艺、设备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水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发展环保产业,将为从源头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能源密集程度较低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今后我国单位能源强度将以更快的速度下降,总污染排放增长率将进一步减缓,逐渐摆脱传统的能源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结构,有可能寻求一条“清洁生产”的发展途径。

SDR是什么意思?

SDR有特别权的意思,英文为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也有纸黄金的意思。

SDR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

扩展资料:

纸黄金投资特点:

首先,作为记账式黄金,可以省去不少存储成本,也为投资人的变现提供便利。简单来说,投资人购买实物金后,需要进行保存与存储,在亟需变现时,需要鉴别真金与否,而纸黄金用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以及由此换算来的人民币标价,省去了投资真金的不便之处。

此外,纸黄金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交易,与国际金价紧密挂钩。价格波动较大时,投资者可以用夜晚闲暇时间进行交易。纸黄金用T+0的交易方式,即当天可实现多次买卖,并提供了人民币金与美元金两种交易模式,为人民币与外币的理财提供了方便。

人民网-投资便利的纸黄金

百度百科-特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