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浮动过大运输合同怎么签订

2.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3.管理因素

4.俄要从中国引进武器和技术了吗?

5.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油价浮动过大运输合同怎么签订

中俄罗斯签署大合同油价_中国和俄罗斯签订的油价是多少

可在运输合同中约定优惠和违约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七章的相关 [1] 规定,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合同包括:客运合同、货运合同、多式联运合同。

运输合同具有下列特征: 1.运输合同的标的是运送行为。运输合同的标的是承运人的运送行为,而不是被运送的货物或旅客本身。运输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均围绕运送行为而产生。 2.运输合同的成立,在客运合同可为诺成或实践合同,或依交易习惯确定;在货运合同,通常是诺成合同,承运人接受托运人发出的要约,如接受托运人支付的运费,即形成承诺,运输合同成立,无须以交付运送对象为成立要件。但当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或法律有特殊规定时,货运合同也可为实践合同。 3.运输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承运人有义务为托运人运送物品或旅客,同时有权获得报酬;托运人或旅客有义务支付运费或票款,同时有权要求承运人完成运送行为。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一、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概况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亿,居世界第7位(俄罗斯国家概况,转自外交部网站,2003,8,14)。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2001年俄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经济增长受国际能源市场行情影响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02年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焦炭、机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等(俄国家海关委员会,2003年)。2002年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的36.6%,与独联体国家占17%,与亚太国家占16.4%,与东欧国家占12.9%(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社会经济状况,2003年)。

二、俄罗斯的油气产储量和油气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原苏联解体后所独立的最大的国家,而其经济却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也比较小,但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特别是天然气大国。据不同来源的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储量为70亿~100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可储量的8%~13%。俄罗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储量为66.25亿吨(表8-1),其分布情况见图8-1。与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储量相比没有变化。

表8-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变化表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万亿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气和34%的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其2000年天然气探明可储量为48.1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38%~45%。

在俄罗斯石油工业体系有13.35万口油井和6400口气井。俄罗斯石油行业已经受了多年的严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油量大约减少了25%。俄罗斯石油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生产技术过程复杂、多专业纵向一体化的行业整体。在原油生产方面、俄罗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产量水平见表8-2。但是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停产油井在大幅度减少,投产新井大幅度增加。

图8-1 俄罗斯油气区分布图

(据李国玉,2001)

表8-2 1998年俄罗斯联邦石油开企业生产状况

(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1999)

俄2002年原油产量达到3.7963亿吨,比2001年增产3140万吨,约增长9%(孙永祥、刘倩如,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一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四期)。俄罗斯2000年石油产量为32300万吨,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罗斯天然气2002年的开量达到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产137亿立方米,约增长2.4%,其2000年的天然气产量为5450亿立方米,比1999年减少了20.%(表8-3)。

表8-3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据BP2001;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

俄罗斯每年向本国市场供气超过3000亿立方米,通过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约1200亿立方米,占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的25.7%,此外,还向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出口天然气近800亿立方米。1998年俄罗斯共向国内外供应天然气为5900亿立方米,其中59%供应俄罗斯联邦,25%流向欧洲市场,16%供应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各国。俄罗斯1998年的天然气贸易量为1194亿立方米,而1999年的贸易量为1255亿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增加5.1%,达1255亿立方米。输往中欧的气量减少5.2%,减到393亿立方米,向西欧国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亚(马尔)-欧(洲)输气管道波兰段的完工以及德国段的扩容增大了向德国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力达到191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14.4%。随着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生效,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上升30.3%,达88亿立方米。希腊也大幅度增加了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达15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每年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1303亿立方米,出口石油1亿多吨。它的大量石油运往意大利、爱尔兰、德国、英国、瑞士和匈牙利。此外,还向希腊、奥地利、波兰、西班牙、加拿大、丹麦、美国、土耳其、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以及古巴、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国出口石油。欧洲占俄罗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欧占46%,南欧占26%,东欧占21%,北欧占2%。2002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达1.845亿吨,比上年增长13.8%;汽油出口量达到5800万吨,增长14.3%;重油出口量达到2580万吨,增长38.7%;天然气出口量达到1864亿立方米,增长3%(孙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21.3万公里,2002年输油气总量209亿吨公里(俄国家统计委,2002)。

目前,俄罗斯正在就俄罗斯的石油向亚太市场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俄就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并共同出资修建输油管道的备忘录,但关于俄罗斯是把石油输往中国(安加尔斯克—大庆),还是输往太平洋沿岸(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见图8-2)合算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久,俄一直在两个方案中举棋不定。这主要是日本从中想获得一些油气利益。为了与中国竞争,日本官员也用各种方法向俄罗斯频频示意:日本准备将俄罗斯作为其固定的石油进口国,改变过度依赖波斯湾国家石油供应的现状。目前,波斯湾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进口地,占其进口总量的82%,但是今后日本承诺每年从俄进口近5000万吨石油,这相当于其年进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访问莫斯科时,曾表示日方愿参与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这条长3765公里,耗资38亿至56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设,并许诺在以后的几年中向俄罗斯石油工业投资80亿~100亿美元。

图8-2 东北亚石油管线方案示意图

(据新浪网,2003)

三、俄罗斯的油气消费

1.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油气消费

自从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经济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这样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消费也进入低迷状态(表8-4和表8-5)。

表8-4 俄罗斯的人均GNP及其经济增长 (单位:美元/人)

(据《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 俄罗斯的石油及天然气消费(单位:石油为百万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俄罗斯近几年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为3772亿立方米,石油消费量为1.23多亿吨。

2.俄罗斯的油气消费结构

俄罗斯的油气消费水平比较高,特别是天然气高达50%以上。俄罗斯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见表8-6。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见图8-3。

表8-6 1998~1999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

(据中国矿情通报——能源矿产专辑.2001)

四、俄罗斯的油气安全战略

1.俄罗斯储备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其生产的油气不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罗斯近几年不用担心其油气消费的供应安全问题,但是俄罗斯目前仍有许多的油气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图8-3 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油气储运》,2000年第6期

俄罗斯油气安全问题是:

1)国内石油产量在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里从5亿吨逐步下降到了3亿吨。但是出口还不可能迅速地减少。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生产和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伏尔加的油气产量在全俄罗斯的比重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储量很高。从今后5—10年看,俄罗斯必须在它的油气区找到足够的,才能替补或保持全国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气区主要是在季曼诺—伯朝拉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里海地区和北部大陆架,但是前景都远不如老油气区,而且开发的成本相当高。

3)由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比例比较大,受石油价格波动和外部市场的影响之大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外汇和经济基础。

4)目前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岛东欧管道运输仍然面临支付问题,而新的通道建设面临资金问题。亚太地区的需求量潜力巨大,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是本地区的市场开发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有待和工业界的密切配合和解决。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主要体现在《21世纪前2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其总体思路是从全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出发,重新认识和确定能源战略和政策。在今后的20年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战略转移和强化开发是主要内容。

抓紧油气勘探开发。俄罗斯目前的油气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据统计俄罗斯大体有65%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和85%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但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在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北部和大陆架。按目前的规划,东西伯利亚的产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于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俄罗斯已经并将继续在中亚、伊拉克、利比亚、印度和南美一些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其次俄罗斯在本世纪初还将建设第二条到欧洲的天然气管线、到亚太地区的油气管线和控制中亚油气出口的管线。

在保持石油供应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发展战略:

1)开发西西伯利亚天然气,特别是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

2)扩大天然气出口,巩固欧洲原有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开辟亚太地区天然气新市场。

3)进一步提高国内城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气化水平,优先满足商业、民用和农业部门的天然气需求,扩大电站的天然气消费量。

4)进一步修复、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加速建设新的长输管线。

2.俄罗斯油气的储运

俄罗斯管道运输约占全国货运周转量的60%和占货运量的30%。俄罗斯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负责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业务。这两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联邦总统令决定组建的。

通过输油干线向国内消费者提供石油并向国外出口。俄罗斯的输油干线总长度超过4.8万公里。随着俄罗斯石油产量和输油管道运量(指相当于设计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区性输油管道系统的效率和作用随之削弱。输油干线老化形势更加严重。为保证管道的可靠性,必须经常检查管道线路部分和泵站的设备,发展管内诊断是提高这项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针。

从表8-7的数据不难看出,规模很大的俄罗斯输油业与西欧相比是落后的。除了自然气候条件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长的距离决定的。例如,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消费的燃料和动力占全国消费量的60%以上、而自产的一次能源只占46%。1994年俄罗斯运输1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运输距离为2133公里,而法国为300公里,英国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 俄罗斯及西欧国家的油气储运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俄罗斯统一供气网管道总长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气管道),其中设有5508座干线阶段阀,河流穿越2000多处,在管网中设有地下储气库22座,在气田、输气干线和地下储气库共设有压缩机站250座,输气干线按不同直径构成见表8-8。

表8-8 俄罗斯不同直径输气管道所占比重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3.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

俄罗斯联邦和燃料能源部提出,当前对外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用外交手段使国家参与平等的国际能源合作,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要在对外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为此俄联邦的确定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是:

1)把独联体国家放在其能源地缘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合作。俄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战略是发展和深化一体化进程。

由于美国借助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中亚地区大动干戈,派军队留守在中亚地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渗透中亚和滨里海地区,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区最优先的工作是参与独联体国家间多边和双边能源合作,防止美国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新独立国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确保欧洲作为俄罗斯的传统能源出口地。俄罗斯在此地区的主要任务是,保留对临近的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亚国家的竞争力;使俄罗斯能源企业参加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能源产品出售、当地能源企业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证以优惠的价格和可靠的条件将俄能源输向西欧;建立有欧洲伙伴投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3)中近东既是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其潜在的财源。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是为俄能源公司参加有关该地区的能源项目创造条件;巩固俄罗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保留俄罗斯作为向土耳其供气的主角等。

4)把南亚和亚太地区作为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考虑的特殊地区。俄罗斯将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场。

俄罗斯正加紧与中国进行谈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国特别是东北亚市场的油气管道。目前正在论证的管线有:

图8-4 东北亚管线地理分布图

(据胡见义,2001)

路线一:伊尔库茨克州→满洲里→哈尔滨→沈阳→大连→仁川

路线二:A.管输天然气到萨哈林岛南端的南萨哈林斯克,经液化后,以LNG方式销往日本、韩国、中国沿海等地区,其中以日本为主要消费市场,直接参与东南亚地区的LNG市场竞争。

B.萨哈林→海参崴→图们江地区→朝鲜→韩国

路线三:伊尔库茨克州→乌兰巴托→北京→日照→韩国(日本)

路线四:雅库特→黑河→大庆→沈阳

以上管线见图8-4。

俄罗斯不仅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关系,还要发展多边关系。

5)美国既是俄罗斯的竞争对手,又是难得的伙伴。俄罗斯对美国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办法,无论在里海、中东等“热点”地区,还是在俄罗斯国内产油区都出于自身油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战略上的考虑,与美国进行着“秘而不宣”的争夺。

管理因素

国家执政的倾向和国家的友好程度也将会影响到油气贸易。例如,2013年10月梅德韦杰夫访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中俄贸易多元化。中国自2009年起就已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2012年两国贸易额达881.6亿美元,其中俄对华出口441.5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矿产,油气类约占69%。梅德韦杰夫2013年10月22日表示,希望俄中就天然气问题达成的共识能尽快转化为具体文件。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石化签署了对华石油进出口合同备忘录[82]。根据中俄协议,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每年将向中石化新增供油1000×104t,连续10年。俄罗斯一家独立天然气企业宣布同意连续15年每年向中石油供气300×104t。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方面在2013年年底前签署供气合同,俄方在2018年至2020年间就能够开始对华输气,最大供应量可达每年380×108m3[83]。这些信息将预示中国的油气供给安全更加稳定。但是2012年9月因市场流传美国可能在2012年11月大选前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遏抑油价。石油期货炒家趁10月原油期权合约即将到期之际抛售,致使油价急挫2.4%,产生近8周最大跌幅的局面。

国家的管理态度和体制是本国油气开、生产等活动的指南。例如,《中国能源白皮书2012》指出,中国与许多国家展开了包括油气的双边合作,建立了能源对话与合作机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能源工作组、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世界能源理事会、国际能源论坛等组织和机制的正式成员或重要参与方,是能源宪章的观察员国,与国际能源署、石油输出国组织等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

而世界能源供应国的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将会影响到中国油气的供给安全。例如,2013年2月20日,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签署一项法案,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入石油市场,打破了该国从1938年以来长达75年的国家石油垄断局面。那时因民族主义执政纲领,从外国石油公司手中接管石油产业时,国营的墨西哥石油公司获得了全部石油所有权。有人预计,在该法案下,到2018年墨西哥的石油产量将提高到每天350万桶[84]。而2012年4月16日阿根廷宣布雷普索尔-YPF为“公益财产”,并于当天向议会提交相关议案。根据议案,阿将向YPF公司第一大股东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以及第二大股东阿根廷彼德森能源集团分别强行收购9656万股和1亿股的股份,使得阿拥50.11%的股份[85]。这些迹象将显示油气生产国的对外政策的改变。

世界能源市场影响大国的战略走势将牵制油气市场的变化方向。例如,美国将能源战略置于国家战略位置考虑,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单就从能源价格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明显的优势。美国自2008年以来油气产量增加了50%,自给率提高了72%。这一国家战略的实现使得美国在世界油气市场上的角色将发生改变,可能会由油气消费进口国变为油气产品的出口国。

俄要从中国引进武器和技术了吗?

俄专家呼吁从中国引进武器和技术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武器出口大国,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的客户。不可否认,俄罗斯武器是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苏-27、苏-30到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再到S-300防空导弹,俄罗斯武器在解放军各军种中都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俄在军工技术上的此长彼消,近些年不断有俄罗斯专家呼吁俄军应从中国这个“徒弟”手里购买武器以及引进技术,以确保俄罗斯的军力建设。那么中国有哪些俄罗斯急需的装备和技术呢?

受油价下降拖累,俄罗斯大多数的装备都遭遇缺钱的困境。而与乌克兰的关系恶化,以及因克里米亚问题遭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也令俄罗斯装备的发展在资金和技术两方面“雪上加霜”。同时,乌克兰和西方的武器禁运和技术封锁,不仅令俄罗斯的装备发展一再延期,而且成本也大幅上升。受到这一现象影响最大的当属俄罗斯海军。俄罗斯海军的主力战舰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其战备,俄罗斯《消息报》评论称,中国可能是唯一能帮助俄罗斯海军走出困境的伙伴国。

此前,俄罗斯军舰的动力系统严重依赖乌克兰与西方国家,比如俄罗斯主力战舰——22350型和11356型护卫舰此前装备的是乌克兰生产的动力装置。另外俄罗斯“暴徒-M”小型导弹舰使用的是德国的柴油发动机。在2014年因克里米亚被德国“断顿”后,俄罗斯选择了中国生产的发动机作为德国发动机的替代者。

俄罗斯为了避免被乌克兰和西方“卡脖子”,早就未雨绸缪。俄军方敦促“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为海军制造国产发动机来代替乌克兰产品。但是远水难解近渴,俄罗斯军工企业尚难预料的研发周期,再加上低迷的产能,导致俄海军的换装可能需要等待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军舰成本仍在不断飙升。

俄罗斯从中国引进武器装备已不是新闻 规模超乎想象

如果回顾2017年的中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军工领域,单方面的输出彻底结中终,双向交流已成主流了。我们在接收了大量的俄制航空发动机,以及10架苏35战机的同时,也向俄罗斯交付了大量的电子元件,以及舰用柴油机等。

苏35

俄罗斯从中国引进武器装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数年前,中国就开始向俄方出产品,规模超乎人们想象,2016年起,开始快速发展,先后向俄方交付多项重要装备,不仅有柴油机,还有补给舰设备等,2017年的交付规模更大,这只是仅仅开始,而不是什么最后一次,未来将向俄方交付更多的东西。

中国经过多年发展之后,许多产品已经具备一流的水平,只不过以前难得俄罗斯认可,俄罗斯往往在沉迷于“老大哥”的心理之中,以前总卖中国东西,突然让他买中国货有点不情愿,更喜欢向西方求购,如今被西方制裁了,才想找中国。这也许是西方最郁闷的地方,这不等于帮中国吗?

俄补给舰用上中国补给设备

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军贸出口的最大潜在客户原来是它:俄罗斯,目前俄方已签订大批订单,正在等待交付中,而且俄方正在谈更多的交易。

长期以来,西方一直试图让俄方去工业化,故而很愿意向俄罗斯提供各式各样的装备,后果就是将俄相关的产品给废掉,比如:舰用柴油机,原本俄罗斯有生产能力,却因德国产品竞争,硬生产给废掉,后来俄罗斯想恢复才发现,已不可能马上恢复生产了。

中国柴油机

俄罗斯也从教训中明白过来,试图进行国产化,这个努力一直在继续,也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说以后不要中国货,那也是笑话!俄罗斯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处于衰退之中,即便本世纪初起,进行所谓的振兴,只是一种调整,实质上没有改变其衰退局面,只能用重点保障的方式,许多项目实际被放弃了。

中国拥有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近年的高速发展更让我们在许多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甚至超越了俄罗斯。我们生产的许多东西都是俄罗斯自已无法解决的,且俄方也开始接受逐步接受中国产品。比如:2017年11月,一次交付了4台CHD622V20STC柴油发动机,俄方将其用于21631型护卫舰,这就不是第一批次,而是后继合同了。

俄护卫舰

如今俄方不仅想购买中国的货,更开始与中方进行技术合作,中俄大客机,重型直升机等,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变化。也许现在谈在技术全面超越俄罗斯也许言之过早,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向俄罗斯出口,这已是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无人机技术和产品 俄罗斯是真没有

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关于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发展目标的法令》,确定了为使俄罗斯实现突破性发展、增加国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创造舒适生活条件以及发掘个人才能的重点任务目标。9月23日,俄正式批准《俄国家经济复苏》草案并已准备开始实施第二阶段——取措施恢复消费需求、提高私人投资,在预算调整的情况下,这将确保俄GDP在2021年增长3.3%。俄希望2022-2024年不仅为了恢复经济,更是为了实现正在更新的国家目标而吸引私人投资。

2019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106.5亿美元,增长2.2%。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565.3亿美元,增长0.9%,占其出口总额的13.4%,提高0.9个百分点;俄罗斯自中国进口541.2亿美元,增长3.6%,占其进口总额的22.2%,提高0.3个百分点。俄罗斯对中国贸易顺差24.1亿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俄经贸指数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俄贸易指数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较2018年上涨12.66%。从中俄经贸指数(月度)来看,1月份肺炎疫情出现后,中俄进出口总额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月份达到低点,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中俄贸易逐步恢复,进出口总额稳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达到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俄罗斯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基本情况与投资环境,接着深入分析了俄罗斯经贸发展、中国投资合作情况以及俄罗斯重点区域投资机会。随后,报告对俄罗斯汽车、钢铁、机电、农业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做出细致透析。最后,报告阐述了俄罗斯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税收制度、外国企业在俄罗斯设立与人员进入程序以及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俄罗斯投资环境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