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汽车油价多少钱_莫斯科的汽车油价
1.欧盟宣布第四波对俄制裁,包括暂停莫斯科的特权贸易和经济待遇等,这会对俄罗斯产生多大影响?
2.俄罗斯疫情中背靠中国发展经济遭遇结构性阻力
3.因国际油价下调,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经济,引发了2014年12月的什么危机
4.国际油价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5.这次美国油价下跌跟俄罗斯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6.09年,中国用250亿美元“救”了俄罗斯,自此打开能源合作新局面
欧盟宣布第四波对俄制裁,包括暂停莫斯科的特权贸易和经济待遇等,这会对俄罗斯产生多大影响?
欧盟宣布第四波对俄制裁,包括暂停莫斯科的特权贸易和经济待遇等,这会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会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缓慢,甚至滞后负增长。
经济制裁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俄罗斯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对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和农产品市场的同样会产生消极影响,带来波动。
国际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俄罗斯和欧美股市可能会经历明显的下跌、国际油价和稀有金属价格走高,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会快速大幅上升,形成通胀压力。
从近期的油价飙升就可看出对俄罗斯制裁影响到世界的经济。欧盟第4波对俄制裁,无疑会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极大,同时也会给欧盟经济带来不利的因素。
俄罗斯疫情中背靠中国发展经济遭遇结构性阻力
外交官2/2刊发Nicholas Trickett的文章,分析受疫情影响,俄罗斯经济依靠中国加速恢复恐怕会遇到不少结构性的困难。
俄罗斯的经济在去年的危机中比预期的要好。尽管预测较差,但总体GDP仅下降了3.5%-4%。克里姆林宫取了相对有限的危机支出措施,寄希望于中国和其他经济体能够迅速复苏,以隔离经济损失。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产品,但在去年最后几个月却遭受了打击。不过,莫斯科似乎还是很。包括黄金在内的多种非石油和天然气商品在夏季进入牛市,这得益于中国5月的5000亿美元财政刺激。
中国的支出面向投资和企业,其中许多企业生产出口商品或建造房屋和基础设施。当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全球各经济体在多波感染、封锁和服务需求受限的情况下挣扎时,中国的商品出口却在12月前激增到创纪录的水平,仅12月就有780亿美元的顺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俄罗斯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不足,才让俄罗斯决策者,在刺激性支出中免于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然而,好消息还不止于此
过去十年,中国在维持俄罗斯石油出口收益,进而维持经济模式方面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经济体都要多,2008年至2019年间,仅中国就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中国的消费复苏已经落后于工业从危机最严重时期的复苏,虽然经济终于接近平衡,但仍被锁定在结构性放缓的增速上。
炼油巨头中石化目前预测,由于状的影响和电动 汽车 的加速用,中国的石油产品需求,会在2025年达到峰值。没有人能够确定能源市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有一点会很明确:这次冲击与全球金融危机完全不同,油价长期回归高位的概率,最多只是微乎其微。克里姆林宫因自己现有的经济结构已经耗尽了俄罗斯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国对能源需求的支撑作用及其增长构成在疫情后发生变化,莫斯科将不得不努力应对自己在国内政策的失误。
世界的供应方,团结起来吧!
俄罗斯任何实质性的经济复苏都需要更高的油价,现实的油价在每桶60-65美元之间,高油价能产生超额预算收入和更高的商品和服务中间需求的组合,以维持2018-2019年看到的停滞型增长。油价目前在每桶50美元以上,但是,对欧洲疫苗推广困境和更具传染性的菌株的担忧,正在压低任何积极的前景。俄罗斯在OPEC+内部对油市的供应方管理,会有助于稳定油市,但却加剧了参与减产所带来的问题。它们通过推高价格来管理预算赤字、卢布汇率以及国家货币储备和银行业的 健康 状况,已经成为一种必须。但是,减产减少了国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波及到其他行业,包括制造业,去年制造业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净萎缩。通过缩减产量来确保油价稳定,最终会因为抑制国内需求而挤压经济增长。
俄罗斯的贸易顺差,反映了它的主要出口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因为只有这种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商业周期。有趣的是,就在5月到6月油气价格开始缓慢稳定的过程中,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竟然从顺差变成了逆差。随后逆差扩大,11月份达到55亿美元。看来,中国以出口国为中心的刺激措施,会将更多的生产推向了俄罗斯,这可能得益于比欧元兑卢布更好的汇率。但是,长期来看,赤字对莫斯科来说会是一个大问题。麻烦来自于俄罗斯试图出口更多的东西,如何影响其国内经济,以及双边贸易如何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依赖性互动。
消失的农业
但是,目前农产品出口却出现了问题。去年小麦价格飙升,因为国内消费了更多的粮食,创纪录的夏季高温影响了收成,而俄罗斯的出口配额也挤压了国际价格。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去年收成1.329亿吨,比2019年增长9.7%。尽管产量水平很高,但是,由于出口价格对生产商在国内报价的影响,面包和意大利面等基本商品的价格在2020年底开始大幅上涨。
这在政治上十分敏感,价格上涨使可支配收入减少了近5%。俄罗斯的应对措施是实施更严格的出口配额,提高小麦出口关税,并设定价格控制。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加剧短缺,同时试图迫使贸易伙伴吃下涨价的苦头,消化俄罗斯国内原本会发生的通货膨胀。这并不能给中国决策者带来信心,让他们在扩大俄罗斯市场准入的同时,慢慢改善中亚粮食出口商的市场准入。即使俄罗斯扩大了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也不清楚他们是否能够抵消可能成为持续的贸易逆差,即使是很小的逆差。
达到成熟期
在疫情危机过去后,北京国内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试图保持可持续的复苏。对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使GDP收缩高达5%至10%的担忧,促使银行抑制房地产,可能使未来一年的增长放缓。更多的国企被允许违约,使金融业的一些风险得以化解,但也让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较新的锁定措施也可能进一步伤害到消费支出。虽然中国在2020年大踏步前进,并提振了俄罗斯经济,但这种态势在2021年正在发生变化,增长放缓就在前方。
中国经济成熟为消费型经济,对俄罗斯的经济模式意味深着一记重拳。如果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强劲外需增长,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将面临下降,因为国家政策拒绝刺激内需,同时保护大部门免受贸易竞争。中俄关系早已不需要象征性的紧密联系。跟着钱走,很是明显。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对俄罗斯投资仍持怀疑态度,因为大多数联合项目被政治化,贸易仍受到严格控制。而且,中国从现状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俄罗斯。
因国际油价下调,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经济,引发了2014年12月的什么危机
B 卢布危机
12月11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再次加息,由9.5%上调至10.5%,试图遏制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以及卢布汇率的持续贬值。俄罗斯央行同时表示,如果通胀率仍加速上升将继续加息。俄罗斯央行近日公布加息决议后,卢布对美元汇率不升反降,再次跌至历史新低,1美元最高可兑55.7178卢布。
12月16日,俄罗斯央行在上次加息仅过了5天后宣布年内第6次意外加息,将关键利率从10.5%大幅上调650个基点到17%。俄央行指出,此举旨在阻止卢布贬值、防止通胀大幅走高的风险。卢布一夜暴跌13%,美元对卢布盘中突破66,1美元兑60卢布的“生死线”已是曾经。
在美元对卢布暴涨超12%后,俄罗斯莫斯科交易中心立即宣布,美元对卢布触及64.4459的汇率风险管理通道上限,高于该上限的报盘不会被接受。
据悉,该项法案包括对俄罗斯武器公司和高科技石油项目的投资者实施新的制裁措施等,在卢布出现暴跌的情况下,这一消息无疑是火上浇油。
12月19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下议院)通过一项法律草案,同意向银行业提供最高达1万亿卢布(约合16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应对西方的经济制裁。
国际油价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俄罗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卢布持续贬值。分析人士认为,卢布贬值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下,俄罗斯卢布汇率就会继续下跌。 首先,地缘政治是卢布贬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的支持是造成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自今年3月以来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经济制裁。这些经济制裁涉及能源、金融、军工等俄罗斯经济的主要领域,而且西方国家并不打算取消这些制裁。 其次,卢布贬值紧跟国际油价下跌的步伐。俄罗斯经济学家黑斯坦洛夫指出,俄罗斯经济能够实现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能通过能源出口获得大量收入,而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建立在原有油价基础上的俄罗斯财政预算无法实现,这自然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经济前景的担忧。 内外形势严峻 俄罗斯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俄资本净流出额达852亿美元,规模是去年同期的1.9倍。长期以来,外资对弥补俄罗斯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和促进投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很多西方投资者因担心俄经济前景不妙而大量撤资,对俄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10月相继调低俄主权信用评级以及俄七家主要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穆迪指出,随着大量资本从俄罗斯外流、俄罗斯许多借款人在西方获得的能力受限以及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正在不断减少,这无疑增加了俄经济运行的风险。 此外,俄罗斯前财政部长库德林表示,从俄罗斯国内来看,垄断行业多、对外资投资领域有限制、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也对俄大规模吸引外资构成阻力。 世界银行俄罗斯经济首席分析师汉兹尔指出,在地缘政治风险降低和俄罗斯面临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的条件下,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在2016年才会实现增长。 发展也有机遇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尽管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造成俄罗斯经济运行困难,但这两个因素也为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机遇。 一方面,西方制裁有利于激发俄罗斯人民的爱国热情,有利于俄凝聚人心,加强国内团结和稳定。11月4日俄罗斯全国隆重庆祝民族团结日,在首都莫斯科举行的一场游行活动吸引了7.5万人参加,四大议会政党代表均现身。 普京总统多次表示,俄罗斯不怕西方制裁,制裁只会使俄罗斯更加强大。普京说,制裁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这会促使俄罗斯加快“进口替代”进程,俄罗斯企业开始自己生产之前从国外进口的商品,这有利于刺激俄罗斯国内消费和扩大就业。 为遏制西方制裁导致的资本外流,普京日前为吸引俄离岸资本回流开出优惠条件。分析人士认为,普京此次“大赦”俄离岸资本有望增加俄罗斯的经济总量,促进俄罗斯国内投资。 另一方面,油价下跌使俄认识到,经济发展单单依靠能源产业是靠不住的,这有利于促进俄尽快改革经济发展模式。 尽管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俄罗斯有关改革的讨论由来已久,改革的一些尝试也已进行。俄专家还就此提出了对策。 首先,大力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各种,提高管理机制的透明性和管理效率。 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当然,这需要俄向教育和科技领域投入大量资金。事实证明,投资科教领域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另外,由于大部分油气由国家掌握,为降低国家财政对能源出口的依赖,俄应大力鼓励能源领域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对推动俄罗斯经济整体发展都有好处。
这次美国油价下跌跟俄罗斯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这是打击俄罗斯经济最好的武器,俄罗斯经济现在基本依靠石油出口维系
根据俄罗斯联邦银行计算,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2%,低至80美元,就会导致俄罗斯财政大出血。
俄罗斯财政预算平衡折合国际油价的数字是动态的,在2008年前后是70至95美元。这几年,由于物价上涨和普京近似疯狂的十年扩军,导致平衡点抬升至114美元,原油价格要维持在114美元/桶,俄罗斯才能维持收支平衡。
俄罗斯今年的财政预算就是以2014年初能源产能出口量折算石油价格114美元为基础制定的。国际油价如果低于这个数,俄罗斯财政将发生赤字,现在的油价已经低于90美元,在80美元附近徘徊。如果油价跌至每桶70至80美元,俄罗斯经济将陷入极端困境,深度衰退,大规模财政赤字,巨额资本外逃……
美国曾操纵油价下跌"玩死"苏联
通过能源价格打击对手,历史上有过成功先例。在冷战末期,美国就曾操纵石油价格下跌"玩死"苏联。
苏联解体主要是内部原因导致,但来自外部的颠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价格是促使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1967年11月,苏共总书记、部长会议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红场演说中,首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概念。11年苏共二十四大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苏联这个对外宣称发达社会主义的底气,并非其经济发展有多好,主要原因是石油和能源产出获得的收益。
11年初,国际石油只有1.8美元/桶,13年初涨到2.95美元一桶,到13年的年底突破12美元。15年苏联石油产量超美国,至19年成为第一大产油国。这段时间,苏联因为产能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坚挺,从国际市场上收获了巨量的石油美元,再加上苏联红军的强大武力,这个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表面上异常强大,四处对外扩张,与西方国家搞对抗。
1981年,国际油价格继续坚挺,一度高达39美元/桶,这时苏联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完全不把欧佩克的限产措施放在眼里,产量连年增长。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美国在开始实施遏制苏联的战略,一是把苏联引上与美进行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从经济上消耗苏联国力,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二是通过施压对欧佩克施加压力,促使其增产,使世界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切断苏联军备竞赛所需资金来源,从而拖垮苏联经济。
美国的这两手措施非常有效,1985年,在美国怂恿下,沙特阿拉伯指责苏联、墨西哥等产油国无限制开,决定不再捍卫欧佩克价格,迅速提高产量,追回市场份额。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85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其它石油出口国纷纷效仿。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油价下跌,苏联首先在军控领域屈服。
世界石油产量猛增,爆发了战后国际石油市场最惨烈的价格战,石油价格暴跌,到1986年跌到只有12美元每桶。至1990年一直压在20美元/桶以下。据当时计算,石油价格每桶下跌1美元,苏联每年外汇收入就要减少5-10亿美元。天然气的价格也与石油价格挂钩,因此苏联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莫斯科收入每年减少大约20亿美元。
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出口到了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油价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结果,苏联销售量在1986年减少了20%,莫斯科又失去了20亿美元硬通货。
由于油价下跌,使得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致使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美欧则享用了低油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红利。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尽管与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但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到了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其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则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因此,苏联的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
80年代的苏联实质上已经沦落为一个依靠石油换取食物的落后国家,工业体系完全为军工服务,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完全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经济结构失衡,工业技术工艺落后。苏联在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
所有这一切,导致苏联人民在整个80年代饱受生活物资短缺的痛苦。苏联经济接近崩溃、民间怨声载道,随后1991年苏联解体了……
苏联人排队领取面包,生活物资短缺令民众怨声载道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普京面对油价攻势毫无还手之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政治动荡,工业、经济结构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倒是过去10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帮助普京在克林姆林宫站稳了脚跟。普京在2012年提出十年强军,仅2年时间,俄罗斯军费开支就跃居世界第三,军力迅速恢复。过去两年国际油价在高位运行,使得普京在叙利亚、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针锋相对、毫不退让,于是我们现在看到历史重演了。
美国认为仅仅通过鼓励沙特扩大石油开量就能把油价打压到85美元,这价格对俄罗斯相当有杀伤力。为什么沙特乐意按照美国的战略指示行事?因为低油价能帮助沙特挤垮死敌伊朗,一般认为伊朗油价需要超过100美元以上,才够维持其预算的平衡,而沙特的总体出口成本只需60美元。
09年,中国用250亿美元“救”了俄罗斯,自此打开能源合作新局面
对于老股民来说,2007年股票熊市可谓是记忆深刻,从那一年开始,股市遭到重创,股票暴跌,无数人破产。起因就是2007年美国乃至全球遭受到了“百年一遇”的巨大金融危机,从房地产到信贷,再从银行到金融,美元主导的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崩溃。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危机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其中,那次的经济危机对俄罗斯打击最为严重。
对于美国经济危机,俄罗斯的一些专家从一开始对于此事带来的影响是 过于乐观 的,他们认为俄罗斯所依赖的实体经济是十分稳定的,不会被金融危机所击倒。
的确,俄罗斯土地辽阔,国库充盈,是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同时石油天然气这种所有国家都十分需要的天然储备丰富,似乎无须担心经济危机的事情。所以从一开始, 俄罗斯甚至可以看作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 金融状况一度积极发展,俄罗斯的股市持续增长,似乎并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然而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
2008年8月,俄罗斯证券市场就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9月16日,一日之间,俄罗斯股票大跌,俄罗斯交易指数(RTS)下跌11.47%,莫斯科银行间外汇指数(MICEX)下跌17.75%。到了第二天,9月17日,股市再次暴跌,RTS指数下跌超过9%,MICEX指数更是大跌15%, 两家被迫停牌 ,防止股市进一步下挫。
20天之后, “黑色星期一”再次上演,股市又一次大跌,又一次被迫停牌。 同时,俄罗斯为了挽救低迷的股市多次向银行系统注资,然而投进去的钱就像是水滴遇到了火焰,快速蒸发,阻止不了总体上持续下跌的股票。
RTS指数一度从2008年5月中旬的最高点2478.87回落到10月31日盘中最低点758.71,短短5个月跌幅高达69.39%。
俄罗斯的经济政策缺陷导致的巨大隐患被彻底爆发。
因为欧美市场的银行利率比较低, 所以很多国外的投资者都会把钱存到俄罗斯银行里,这让俄罗斯银行的外债逐年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也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然而等到了金融危机爆发,“安全岛”并不安全,很多国外投资者抽资出逃,把自己以前存的钱取出来,这样持续的 资金外逃,后果就是俄罗斯银行面临破产。
要知道,银行的资金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它要靠资金的流动性来获得收益, 只出不进,银行最终会有没钱的那一天,对它的客户无钱可付。
俄罗斯银行在2008年面临的这个问题,让大量资金外逃的同时,没能有新的资金进来,因为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就是严重短缺的,此时没有人想要存钱,也就不会有给银行,与此同时以前的又面临赔偿问题,这样让俄罗斯银行根本支持不下去。
另外,因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俄罗斯本国居民也开始大量从银行里取出钱财,短短几个月俄罗斯银行流失千亿卢布存款。
为了自家的银行能够支撑下去,俄罗斯倒是积极地在进行拯救, 不仅用国库储备多次注资,注资金额达11万亿卢布。
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同时召开紧急经济会议,帮助银行获得了巨额信贷,据估计, 银行从国家的反危机资金中获得了84%。 然而救下的大部分还都是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天然气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 其他中小银行还是摆脱不了破产、并购的命运。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就像多米诺骨牌,俄罗斯国内的经济一个接一个受到影响。
首先就是,银行带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 卢布的贬值 ,资金外逃,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迅速减少,新的外资进入缓慢,卢布持续贬值。同时,俄罗斯经济过于依靠能源出口,卢布的价值与能源价格息息相关。
然而此时国际油价持续性下跌,油价愈加下跌,卢布就愈加贬值, 恶性循环让俄罗斯经济是雪上加霜,状况不容乐观。
金融危机的扩散同时影响到了实体经济,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减少, 俄罗斯的油气公司纷纷面临破产危机 ,公司经营资金短缺。不仅俄罗斯银行需要钱,这些公司同时也需要大笔资金来维持稳定。2008年,俄罗斯4家天然气巨头致信时任普京总理, 要求俄罗斯拨款偿还所欠的外债800亿美元。
除了油气公司之外,俄罗斯的 建筑企业,不动产价格, 汽车 制造业,冶金公司,零售企业都出现了大量的资金短缺,失业人数暴增, 国内消费需求下降,俄罗斯面临巨额偿债,一切在都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2009年,一切发生了转机。
俄罗斯其实是不止一次发生过金融危机了,早在1991年和1998年就发生过两次金融危机,所以即使面临如此困境,俄罗斯也是有过去的一些经验去应对的。
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场打击,但同时也是一次俄罗斯改变的机会。西方资本早就对俄罗斯优厚的天然眼红,他们也想要分一杯羹,俄罗斯面临经济危机恰好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他们想要 蚕食掉俄罗斯的能源企业。
此时,俄罗斯做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决定, 向东看,是时候与接邻的东方大国——中国,合作了。
俄罗斯早就开始 “远东开发” 了,而这次卢布贬值反而会让俄罗斯加快融入 “亚太经济圈” 。同时,俄罗斯与中国合作,也可以让俄罗斯避免过于依赖西方市场,缓解自身的压力, 在政治上达到制衡的目的。
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的经济有问题自然也会影响到自身,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出口贸易等也会受到冲击,所以帮助俄罗斯尽快回复自身经济,也对中国有利。
所以与其说当时是中国向俄罗斯“输血”拯救了俄罗斯,不如说是趁此机会 双方达到了互利合作 。
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同时因为中国的众多人口,中国一直是 能源消费大国 , 进口大国 ,而这次经济危机恰好是 中国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有效时机 。并且俄罗斯的油气勘探开发 历史 悠久,也拥有丰富的储量,他们的技术和能源都是中国所需要的,这次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虽然以前俄罗斯与中国也是拥有多次在石油上的贸易,并且贸易量也是与日俱增的,但大多都 是现货交易 ,中国购买俄罗斯开好的石油,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可以长期合作的规模。
就这样,2009年2月17日,中国与俄罗斯正式签订著名的 “换石油” 协议,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总计 250亿美元的长期 ,固定6%的利率,而俄罗斯则用石油换,从2011-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段供给石油。
就这样, “贸易油”变成了“合同油” 。
2009年9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中国签署了《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再一次加强了 能源协作战略 的互惠互利。
同时, 2009年10月中俄成立第一家合资石油天然气公司,象征着中俄对于能源领域的合作更为紧密。
“换石油”中的250亿看似很少,毕竟俄罗斯此前为了拯救自家银行、企业,注资就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但是却给了西方资本家一个信号,不仅仅是西方有钱款储备,东方也一样。 如果西方资本家不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停手,让彼此之间能够 相互制衡 ,那么俄罗斯与东亚联手对抗,最后的结果就是 两败俱伤 。对于国家目前这个情况,俄罗斯并不会被搞垮。
最终,俄罗斯度过了这次金融危机,并且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仍然在继续,并逐步形成了 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的模式 ,直到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了 “一带一路” 的贸易发展模式,更好的应对油气、矿产对外进口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随着欧亚地区的紧密合作,有朝一日,“超级霸权”的国家也许不会存在,而 世界格局将会是多极化的 ,都拥有自主话语权的。
俄罗斯与中国的这一次合作,不仅改善了俄罗斯本国的经济环境,长远看, 更是俄罗斯在政治上对欧盟美国的一种牵制。
说起油气的合作问题,能源消费国与东道国的各种博弈中,不得不说各国都在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区—— 中亚 。
中亚地区作为欧洲、亚洲和中东的中间地带自然是具有其独特的地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为权力真空地带,在大国博弈中主要形成了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相互竞争角力的政治格局。
俄罗斯一直都是中亚地区能源政治格局最核心的力量,中亚天然气管道和穿越里海的天然气管道等 欧洲能源走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均在俄罗斯的掌握之中 , 但是这种掌握自然不是美国想要看到的。
多年以来, 美国一直在利用资金优势打入中亚的能源圈,让中亚成为其自己的能源供应基地,打破俄罗斯对于中亚能源的垄断。 同时,美国还从政治军事等方面介入中亚事务,分别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 军事基地 ,还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获得了 多个中亚油田的勘探和开权 。
中国经济发达之后,也在与中亚国家积极建设天然气管道和原油管道,并 成功打破了之前中亚各国对与俄罗斯和美国的依赖, 让中亚各国在大国平衡这一外交政策发挥到极致,更是在提升中国自身在国际上能源政治中的地位。
所以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也是 能源政治中博弈的结果 。
2009年,俄罗斯调整了能源出口的战略方向,能源战略开始向东亚蔓延。由于地理原因,亚太地区的石油煤炭产量有限,很大一部分都要依靠进口,所以整个亚太市场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是十分庞大的。
其中, 作为人口超级大国的中国,自然是对油气能源的需求量巨大,有着巨大的贸易空间。
俄罗斯与中国“协议”的成功,让中国看到了另外一种关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的方式, 2009年,中国继与俄罗斯签订“协议”之后由又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签订了 “协议” ,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逐渐形成多元化, 从一开始单纯的油气贸易到后来的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炼油和油气销售 等上中下游各个领域。
不仅如此,中国还发展出了 多种能源合作的新模式。
首先就是 “换”模式 ,这种贸易模式确定了未来的油气的供应,对于中国本身的油气需求来说,是一种保障。
对于能源供应国俄罗斯和中亚各国来说,能够缓解资金压力,是双赢的局面。但是由于签订的时候本质上还是“空头支票”,从本质上并没有实际控制到油气,还是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价格也是没有办法做到最优的。
继“换”之后,中国又与俄罗斯发展出了 “双向合作”模式, 成立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俄能源资本开始合作。 中国能够学习俄罗斯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能让中国在俄罗斯境内的勘探开发合作打下基础,对于两国的能源政治来说,未来前景光明。
还有 , 与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经营模式 , 此模式的背景就是因为西方国际石油巨头已经在中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合作基础,同时中亚地区因为政治、战争、宗教等因素也是极其不稳定的。中国在中亚各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虽然相对稳定,但同时是有隐患的。 如果中国与中亚各国还有俄罗斯的石油公司直接组成战略联盟,就能够规避风险,进行有效的合作。
最后就是“油气-经贸”合作模式, 也就是 “一带一路”。
现如今,中国已经深入发展了 “一带一路” ,这不仅仅是在能源方面可持续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在其他方面,比如铁路、公路、航空、电网等互通网络,让资金贸易有了显著发展,同时中国也因为其消费大国的身份,在“一带一路”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保证了能源供应的稳定与持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